《独异志校证》三卷,志怪小说集,唐李伉撰,李剑国校证。或著录为十卷,今本已非完帙。《独异志》取材广泛,上自先秦,下讫唐朝。作者自云: 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 神仙鬼怪,并所摭录。 有原始神话如女娲兄妹为夫妻、黄帝灭蚩尤等,亦有民间故事如韩朋夫妇死后化为相思树、木兰代父从军等;有历史传闻如纣王糟邱酒池、张良师黄石公等,亦有灾异变怪如汉灵帝时夫妇相食、洛阳女子两头四臂等。今以《稗海》为底本,凡三百八十三条,校以明抄本,另辑得异文三十余条。《稗海》本、明钞本均无标目,为便于阅读,今代为拟目。
《物色:金瓶梅读 物 记》是一部结合了名物学与文学研究的开创性著作。全书聚焦出现于《金瓶梅》小说中的金银首饰(如金丝?髻、满池娇分心)、家具(如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酒器茶具(银执壶、杏叶茶匙)等日常器物,以文物与文献对照、互证,精彩地还原出丰富的明代日常生活细节,既为解读小说的文学世界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也为我们今天感知古人的生活提供了文物与图像的依据,在古与今、文学与历史、文字与图像/文物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顺治三年春,在兄长因抗清罹难后,死里逃生的嘉定士绅侯岐曾始以 半生道人 之名作日记, 以备后人稽考 。透过日记观察侯岐曾 奉母保孤 的 遗民 生活,诗书游戏只是短暂的慰藉,与疟疾的抗争亦无成效。清廷的打击步步紧逼,侯岐曾竭力调度社交网络,却也无力改变大局。虽然心怀故国,他却对复明运动持谨慎态度,并无殉死决心。但最终精神趋于崩溃的侯岐曾还是卷入 松江之变 ,家破人亡,成为明清易代史上又一幕悲剧。 本书引入日常生活史的视角,较完整地还原了晚明士绅真实的生命图像,展现了侯岐曾的求生渴望与赴死结局之间的张力,在学术理性之外亦饱含人文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