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也是力量和技巧的智斗。神探武伯欣潜心研究“测谎”技术数十载,并成功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成功率达到98%以上,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书中的主人公就像一个武装侦察员,正悄无声息地逼近目标。攻击就要开始,血战即将拉开帷幕。谁是隐藏真容的凶残杀手?谁是吞食羔羊、披着人皮的豺狼?本书将为你揭开一个个险象环生,扑朔迷离的“惊世”之谜。一旦打开本书,你就会爱不释手。
福克纳(1897-1962),美国著名小说家,一九四九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部成熟的作品,也是作家花费心血最多、本人最喜欢的小说。《喧哗与骚动》进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手游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恨疚交加,竟至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全通过这三下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做一补充,归结全书。小说大量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手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
这本《西方音乐美学史》是一部完整的西方音乐思想史专著。时间跨度从古至今,包括了西方音乐美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详细介绍了从荷马以及早期的音乐神话,经过扎尔林诺及其关于和声的新概念,直至莱布尼茨及其对于感觉和理性的调整和等历史;接着进一步集中了音乐美学的关键性讨论,包括浪漫主义、形式主义、十二音音乐以及后威伯恩的美学思想,把它们置于历史的角度加以观察,使美学的概念在更加广泛的角度得到理解。 书中涉及历史人物400余个,其中重要人物近百人,基本上涵盖了西方音乐思想主要的领域,包括了许多我们还不熟悉的人物及论述,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本书作者恩里克·福比尼,1935年生于意大利的都灵,曾着重研究18世纪音乐美学,后转向当代音乐美学研究。现在他是都灵大学音乐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