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里流亡》是一部不多见的中学生抗战流亡个人史述。战火岁月中西南联大迁徙流亡的故事广为人知,而在全国抗战的大变局中,许多沦陷区中学也一路西迁。刘可牧以独立的目光、生动的笔触详尽记述了全面抗战爆发后随中学流亡大后方的经历 艰难跋涉七千里, 读书救国 ,弦歌不辍。轰炸、险途、饥寒、疠疫、贫困、无助、死亡、从军、革命、逃离 展现了抗战大时代里,同学、师长等各色人物的种种际遇、命运,在实录笔下,众多人物的归宿也补叙于文中。作者还以情志盎然的文字,形象地再现了战争笼罩下流亡沿途五省的民情风物,是不可多得的抗战社会生活史料。本书以个人史的姿态为那个年代、那段历史做了可贵的注脚。
当战地记者成为母亲,家是新的战场: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私人战事,也是所有女性面对的现实 辛辣吐槽女性社会角色的不公,细腻坦陈生育带来的身心洗刷,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寻回自我的回忆录 在你们家,谁做饭,谁照顾孩子,谁刷马桶? 你如何走向外面的世界?如果你在外工作,谁在家里呢?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女性,总会有那么一刻,你仍然只是一个女人。 女性的日常生活被怀孕、流产、婚礼、家庭暴力、葬礼、生病的孩子和学费打碎。我的,你的,全世界女人的那些事情。 家务就是一切。这种无处不在的生理需求,一直阻碍着女性的发展,让女性保持缄默。 这个故事关于每个在为人母后依然想要自食其力的女人。同样的故事在全世界重复发生。 我听得到你。我看得到你。我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