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新编全宋词》是在各种版本宋词基础上重新进行编校整理的新版本全宋词。它广泛吸收近年来宋词发掘整理和研究的*成果,通过多种版本参校,纠正错讹,以宋词词牌(包括相近词牌的沿革变迁)为纲,进行编排,按照汉字笔画将宋词归于各个词牌。 《分类新编全宋词》对每种词牌从产生、发展到成熟,有详细介绍,叙述源流,归纳演变,补旧续新,简明扼要。 《分类新编全宋词》对同一词牌的不同称谓、不同词牌的相似称谓都有准确说明,帮助读者了解宋词和宋代词牌的变化和发展。 在每个词牌下,作者的出现、同一作者的词作,均依时间顺序编排,有助于读者详细了解每个词牌的创作概况和面貌,见到词作者在某一特定词牌沿革中的艺术创新。 《分类新编全宋词》有弥补宋词研究、编辑和出版的空白之功,是编纂者、出版者花费十余年时间精心打造
《黄氏画谱》,明代黄凤池编,明万历四十八年集雅斋刻本。这部画谱篇幅很大共《八册,包括五、六、七言唐诗画谱凡三册,唐解元仿古今画谱一册,草本花诗谱一册,木本花诗谱一册,梅、竹、兰、菊谱四册,张白云选名公扇谱一册。木刻画在我国起源是很早的,现存传世最早的木刻画,当属出自敦煌石室的一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卷前有扉画佛说法图,卷后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一行(咸通九年当公元八六八年)。这幅图刻画工致,是比较成熟的作品,看来当是经过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纔达到这样水平的。唐五代以来木刻画的应用和创作逐渐兴盛起来,这期间宗教画的佛像、神像常常是单幅印行,作为供养之资,后来又出现了装饰鉴赏之类的画幅。
词起于唐代,盛于两宋,是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唐宋两代的词人们留下了大量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思想价值的作品,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现代的读者仍有很强的吸引力。不少古典文学爱好者,也想在欣赏之余,自己来填填词,作为怡情养性、抒发情感的方式。但词“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它的格律与近体诗相比,要复杂得多,不遵从词律,而随意填写,那就不是词了。而现在唐宋词的读本较多,关于如何读词的书籍也不少,但真正讨论如何填词的却不多见,因此浙江古籍出版社嘱我编写一本关于如何填词的小册子时,我也就不自量力地欣然承命了。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前五节主要介绍词体的性质、形式特点、格律要求等,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词本身以及它和近体诗的不同之处,有一个较完备的了解;后四节,主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