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莎士比亚五部悲剧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剧作以狂放的想象、富有张力的语言和严密的结构承载激烈的戏剧冲突,着重刻画人物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暗含对人性的关注和探究。
《三岛由纪夫戏剧集》 本书包含十部三岛由纪夫代表性戏剧作品,体现了作者在戏剧领域的深厚功力和独特的美学追求。篇目包含:《尼俄柏》《大障碍》《鹿鸣馆》《清晨的杜鹃花》《黑蜥蜴》《源氏供养》《萨德侯爵夫人》《朱雀家的灭亡》《我的朋友希特勒》《癞王的露台》。作者以卓越的表现力、丰富的剧作手法与严密构筑的舞台空间,追寻人性深处的幽微情感。 译者玖羽译有三岛由纪夫戏剧集《近代能乐集》,此番甄选最能体现三岛美学的十篇戏剧作品,更参考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导读。 《近代能乐集》 《近代能乐集》是三岛由纪夫对传统能乐剧目进行颠覆性改编的戏剧集。作者自幼喜爱能剧,在本书中,他着眼于能剧自由处理时间与空间的手法,大胆尝试将能剧外在的形而上学式主题在现代世界的环境中重现,创造出独特而前卫
本书为《尤内斯库戏剧全集》第三卷,共收录八部剧作:《犀牛》《学走路》《怒气》《煮鸡蛋》《学会煮鸡蛋》《二人妄想症》《空中行人》《饥与渴》,写作于1959至1964年。其中《犀牛》是 贝朗热系列 的第二部,讲述了普通人小人物贝朗瑞和朋友在咖啡座聊天时,看到一头犀牛出现在城市的大街上横冲直撞,随后他们身边的人陆续变成了犀牛 《犀牛》代表着荒诞剧的一次转折,向更成熟阶段的一次转折。《空中行人》是 贝朗热系列 里的第三部,讲述贝朗热来到英国乡间度假,不料德国轰炸机扔下了炸弹,贝朗热奇妙地登上了天,在空中行走、滑行、骑自行车 但他从空中降落后,描述自己在天上看到的可怖景象,犹如地狱一般(尤内斯库称之为 反世界 )。其余几部剧作也都反映了尤内斯库在这一时期日臻成熟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写好剧本:编剧是聪明人下笨功夫的活儿》是编剧大师写给影视编剧及创意写作群体的成长心法。知名编剧史建全以凝练、朴拙的 大白话 ,将数十年行之有效或行之有误的经验尽书其中,知无不言。 本书主体部分围绕剧本写作的技术与艺术娓娓道来,语言风趣又不失严谨,引导读者领会创作要义,将编剧这份须 下笨功夫的活儿 做得得心应手而充满趣味。此外,特别收录 对话大家 ,作者邀请黄丹、邹静之、曲士飞、汪海林、全勇先5位大家,围绕17个焦点、热点问题,为青年编剧答疑解惑。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代杂剧的唯一元刊本,保留了元刊杂剧的原始样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此次整理《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作者在广泛吸收学界研究 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之前的校勘破陈出新,全面修订。修订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修改了初版一些编校错误;2.修改了正文中不同于底本的文字讹误;3.补充校例, 如 频婆 补充了数则方志释例等;4.修改校例,如《风月紫云亭》中 恁尊君 ,初版 君字,形误为居 ,修订版改为 原本君,作居,非形误,音假也 。后两种修订,也是 修订版的最重要价值所在,体现了作者在元刊杂剧整理工作上的进一步精进,对推动元刊杂剧研究的深入意义重大。
本书以我社《汪曾祺全集》中的 戏剧卷 为底本,分上下两卷,共收入包括《范进中举》《沙家浜》在内的,自1957年至1995年汪曾祺独立创作或参与集体编剧主创的京剧、昆曲、戏曲歌舞剧、喜剧小品、电影文学等各类剧本19部,是目前收剧本全的汪曾祺戏剧创作的总汇本;其中每个剧本有题注,介绍该剧本发表时间、原载、剧种、改编底本、合作者等基本信息。本书是继《汪曾祺小说全编》《汪曾祺散文全编》《汪曾祺诗歌全编》《汪曾祺书信全编》出版之后的又一个新品种,满足戏剧爱好者的阅读需求。
《太阳》 内容简介 : 2012年荣获第63届读卖文学奖戏剧 剧本单项奖。 21世纪初由于世界性细菌战投放的病毒,人口急剧减少,政治。经济混乱不堪,社会基础分崩离析。数年后,感染者中有人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然而他们的体质已发生改变:免疫力和代谢能力远在一般人之上,并由此得以长期维持年轻、健康的肉体,但他们忍受不了紫外线,无法在太阳光下活动。这部分人自称为 诺克斯 ,头脑聪明,生活条件优越。普通人为了摆脱生老病死,想尽一切办法变成 诺克斯 ,而 诺克斯 则羡慕普通人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欢欢喜喜地生活。双方以河为界,在自治和交流中不断进行思想碰撞,建立情感纽带。 《白条肉》 内容简介 : 2009年荣获第15届日本剧作家协会新人戏剧奖。 戏剧以东京近郊的属宰场为舞台,借由寻找丢失的延髓串联起主线,通过农场接
《秃头歌女》是罗马尼亚裔法国戏剧家、荒诞戏剧的代表、先锋戏剧的象征欧仁 尤内斯库戏剧全集的第一卷,是尤内斯库早期的剧作合集,以1950年5月首演并引起轰动的成名作《秃头歌女》为首,收录他在1950年至1953年创作的十四部剧作,其中《秃头歌女》《上课》《问候》《雅克或顺从》《未来在蛋中》《头儿》《车展》《职责的牺牲品》《待嫁姑娘》等九部在此期间写作并于五六十年代陆续演出、出版,《梦呓性感冒或药店小姐》《您认识他们吗?》《大热天》《侄女-妻子》《子爵》等五部也写作于这段时期,但到九十年代以后才依据作者的手稿整理出版。这些剧作,以夸张、跳跃的喜剧情境对庸常、权威、等级、从众等观念提出质疑,对传统戏剧是一次大步的革新,创造出一种 反戏剧 。
《鸟》:两个雅典人厌倦了人间生活,由鹪鹩指引找到了鸟国的所在。二人带领众鸟实施了自己异想天开的计划:在天地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自由的理想国度 云中鹁鸪国 。 《蛙》:酒神狄奥倪索斯冒险远赴冥府,恰逢冥府的诗人大赛,便担上了裁决诗艺的重任。为了拯救萧条的剧坛与陨落的城邦,他决意将夺得桂冠的悲剧诗人从幽冥带回人间。
.
欧仁 尤内斯库,罗马尼亚裔法国戏剧大师,以《秃头歌女》掀开了荒诞派戏剧的页,引起了戏剧技巧中的一场革命。 《尤内斯库戏剧全集》汇集戏剧家1949至1980年间发表的39部剧作,共分五卷。 《国王正在死去》收录尤内斯库登上才华之巅的代表剧作《国王正在死去》,以及舞台剧本《空白》《美国大学生法语语音与会话练习》《屠杀游戏》,电视影像脚本《淤泥》《该娶妻的青年》。《国王正在死去》是一部莎士比亚式的悲喜剧,被《法兰西晚报》誉为 世纪之作 。尤内斯库一度否认 荒诞派 的说法,他强调自己的戏剧不是荒诞剧,除非这个概念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才会接受。
当代 在这里代表了距今60年左右的时间跨度。更具体地说,书中所选择的12部剧本是在1961年至2012年之间完成的。它们的诞生地凸显了这60年的复杂性。在此期间,东欧的地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考虑到剧本创作的时间,《幻变:东欧当代戏剧选(套装上下册)》所选的剧本来自4个存在已久的东欧国家(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2个 新 国家(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以及2个已经 不复存在 的国家(前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后者有意地通过2部作品 一部斯洛伐克剧作和一部捷克剧作来加以展现,从而对应现状。您可能会注意到,所选作品中并没有任何波罗的海国家的剧作。
欧仁 尤内斯库,罗马尼亚裔法国戏剧大师,以《秃头歌女》掀开了荒诞派戏剧的页,引起戏剧技巧的一场革命。 《尤内斯库戏剧全集》汇集戏剧家1949至1980年间创作的39部剧作,共分五卷。 《拜访死者的旅行》收录尤内斯库创作后期的代表作《麦克白特》《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带手提箱的男人》《拜访死者的旅行》。尤其这后三部戏的自传性质一部比一部明显,这种所谓的自传性并非指具体的经历,更多的是指人生体验。 尤内斯库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更倾向于回归自我,倾向于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倾向于从自我出发,折射人生困境。
《大宋宫词》是《大明宫词》原班主创的*续作,以独特影像美学再现了大宋王朝的风雅与柔情。 《大宋宫词》以宋真宗赵恒与平民皇后刘娥的传奇爱情为原型,展现了自宋太宗至宋仁宗数十年间的风起云涌 宋太祖与宋太宗的 烛光斧影 金匮之盟 ,前朝与后宫的诸多纠葛,对宋王朝影响深远的 澶渊之盟 ,以寇準为代表的宋代名臣的卓然风骨,以及流传后世数百年的 狸猫换太子 众多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本剧*重要的笔墨,则是描绘了赵恒与刘娥的爱情长歌。尚是皇子的赵恒与蜀地孤女刘娥一见倾心,自此倾心以待,百折不回。围绕着皇嗣与大统,女性与生养,一场旷世之恋的漫长跋涉就此开启 为了捍卫这段情,赵恒要冲破家庭、朝堂、世俗眼光的千难万阻,纵千夫所指,犹一以贯之。作为帝王的妻子,刘娥则要为宋真宗生育、养育、培育一个
\"【内容简介】: 欧仁?尤内斯库,罗马尼亚裔法国戏剧大师,以《秃头歌女》掀开了荒诞派戏剧的 页,引起戏剧技巧的一场革命。 《尤内斯库戏剧全集》汇集戏剧家1949至1980年间创作的39部剧作,共分五卷。 《拜访死者的旅行》收录尤内斯库创作后期的代表作《麦克白特》《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带手提箱的男人》《拜访死者的旅行》。尤其这后三部戏的自传性质一部比一部明显,这种所谓的自传性并非指具体的经历, 多的是指人生体验。 尤内斯库在创作这些作品时 倾向于回归自我,倾向于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倾向于从自我出发,折射人生困境。 \"
《自然的音符:118种化学元素的故事》由Nature科研译自《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In Your Element专栏。是所有图书中为数不多的,覆盖当前全部已发现的118种化学元素的科普图书,每一种元素都是邀请世界上对它研究 为深入的科学家之一撰写,专业 ,生动有趣。适合中学生及以上所有对化学元素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由Nature Chemistry 编辑作序。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
这是一个关于《哈姆雷特》的故事。 2016年,享誉世界的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戏剧巡演 将《哈姆雷特》带到全球! 本书由这次巡演的导演和制作人,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前艺术总监多米尼克 德罗姆古尔写就。书中,多米尼克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戏剧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这次环球之旅。在整个巡演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奇特的人,遇到了许多让人吃惊和令人捧腹大笑的事儿,每一个国家都为这部剧增添了新鲜的元素,令人感动,也使他倍受鼓舞。 400年前诞生的丹麦王子,在21世纪走遍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从炽热的墨西哥到沙尘暴中的难民营,从瑙鲁、梵蒂冈到中国的台北、香港、上海和北京 这次巡演是如何开始的?*次走向世界时是什么样的?400年来,《哈姆雷特》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次巡演在所到之处引起了怎样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