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引诱》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多年读诗的心得结晶:既有对盛唐的王维、李白、杜甫,晚唐的李贺、杜牧等大诗人及其作品的独*分析,也有对极具代表性、能反映一时文化风潮的诗歌的深度剖析。作为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国学者,他一方面注重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方法及规律,寻找解读唐诗的密码;另一方面,从西方人的视角解读唐代诗人的生活轨迹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照角度和阅读体验。
波斯语汉语对照?波斯经典文本?完整汉译首次面世 《鲁拜集》早期写本中收诗数量最多、“最全”的版本
无
无
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取材於春秋时代吴越兴亡的故事。首出《家门》云:“看今古浣纱新记﹐旧名吴越春秋”﹐可见此剧系依据名为《吴越春秋》的旧本改编而成。《录鬼簿》著录的元杂剧有《进西施》(关汉卿作)和《越王尝胆》(宫天挺作)﹐剧本已佚。梁辰鱼曾“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白苎》﹑《浣纱》诸曲”(《梅花草堂笔谈》)。他的作品可能吸收了元杂剧的成果。《浣纱记》的情节比史书上的记载和有关的历史传说更加丰富。如开头写范蠡与西施在苎萝西村的溪水边相遇并相爱﹐西施范蠡一缕溪纱作为定情之物。後越国为吴国所败﹐范蠡以国
这是“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祝勇的散文精选集。祝勇的故宫系列文化散文文笔细腻流畅,有着较高的文学性与审美性,主要分为书画、古籍、文物三个类别,《纸上的故宫》从这三个角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佳作,力图呈现作者的散文创作风貌。此书选目包括《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纸上的李白》《李自成在北京》《“定远”的碎片》等代表性的篇目,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无
词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以浑成之一境为学人必赴之程境,更有进于浑成者,要非可躐而至,此关系学力者也。清嘉庆间,张惠言校录《词选》,所选宋词只六十八首,且不录柳永及吴文英两家。是其所选,诚不免既狭且偏。彊村先生兹选,量既较多,而内容主旨以浑成为归,亦较精辟。
《八月未央》是安妮宝贝时期本小说散文集,虚构和纪实文字均有收录,低调清冷,诠释宿命和无常、爱情和死亡、告别和流浪。每一个青春,都是百转千折,心有怅惘。似乎总在为寻找某个地方或某个人而流离失所。但我们始终一往无前,因为时光继续着。看到的,想到的,很多不欲再说。于是留下克制和沉默。仿佛繁花满枝桠的花树,起起落落地开与坠。但有一种轮回中恒定的自知。它使一个人和心和文字,越往前走越寥落坚定。 写作使人留下历史。那也是时间的历史。仿佛黯淡变旧的照片。仿佛曾经写给自己的信。仿佛在水中消失的眼泪。仿佛记忆中剧烈的芳香气味。仿佛闭起眼睛感受到的光。光在黑暗中得以映照。黑暗的是彼时的年少时光。在出发的最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