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又分为脂批抄本系统与刻印本系统,其中脂批抄本系统因其更接近作品原貌,更受人重视。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正文与脂砚斋批语(含其他评语),以清乾隆甲戌(1754 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为底本;缺失各回,用清乾隆庚辰秋月(1760 年)脂砚斋评本补齐。其中,原书所缺第六十四回、六十七回全文,以及第六十八回的一段文字,另以清蒙古王府本文字补入。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红楼梦》原稿面貌,并对80回后情节有所提示,是学习研究《红楼梦》的良好版本。
《红楼梦》状写 吃喝玩乐 之精彩,古今中外小说无出其右者。著名红学家周岭从《红楼梦》饮食文化说开去,透过虚实食单、南北食材、茶事析疑、饮具鉴真、酒与酒令等妙趣横生的单元,品读红楼滋味,重温中国传统文化醇厚丰富的细节。 原著中的一饮一馔,不为 炫吃 ,是为了写人物、写故事、造气氛、讲道理;吃的用的有真有假,并非 疏漏 ,而是蕴藏着独具匠心的艺术意图和哲理意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原为王力先生主编的汉语言专业大学教材《古代汉语》通论部分中的 古代文化常识 ,由马汉麟先生执笔,自成体系且架构完整。全书分为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十四章,涉及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内容详明,干货满满。每章结合古代著作里的案例讲解该部分最核心的概念或常见的习俗、器物,行文平易简洁,雅俗共赏,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入门经典。 《中国古典文学讲义》 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从《春秋》、诸子百家、《史记》到明清小品,从元曲、杂剧、志怪传奇到白话小说,横跨两千五百年的时空,让我们体会不同的人生境遇,回归诗意的精神世界。 我们进入中国文学的世界,在语言所构拟的空间投入自己的情感与想象,体验前人
《唐宋词十七讲》是当代著名学者叶嘉莹著作中影响大、广受读者欢迎的经典之作。本书原为1987年叶嘉莹先生应辅仁大学校友会、中华诗词学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老干部协会及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 唐宋词系列讲座 之邀请,先后在北京、沈阳、大连三地连续所作的一系列讲演的整理稿。全书以唐五代两宋的重要词人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十五家为代表,以点带面,讲述了唐宋词的演进和发展过程。叶嘉莹结合十五位词家生活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艺术才能,提炼出他们显著的风格特色及其所传达的感情品质,既能从历史的高度勾勒出他们的贡献和在词史上的地位,又能从赏析的角度体悟不同词家相似词作的深微的差别,极见功力。 叶嘉莹先生自
新红学大家胡适一生推重的程乙本,白先勇心中蕞好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集大成者。它写尽乾隆盛世,也暗伏了乾隆之后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下坡;既是一部细致描摹18世纪社会风俗、贵族衣食住行的百科全书,又是展现人世枯荣无常的一阕史诗式的挽歌。传世至今两百多年,是家家的案头经典。但由于年代久远,《红楼梦》的版本繁多,文字出入甚大,读者在阅读选择上极为混乱。 本书以1792年程伟元、高鹗蕞早印刻120回全本、二次精修后的 程乙本 为底本。程乙本的问世终结了曹雪芹逝世后红楼手抄本繁乱的局面,让中国人有幸读到全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新红学大家胡适一生注重程乙本的推广,促使其成为影响力极大的红楼普及本。如今此版《红楼梦》已是名家课堂指定教材,是华文世界诸多版本中的上佳
孩子不爱读名著,原因有三:字太多;情节太复杂;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啥。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语言和手绘漫画,不仅让砖头一样厚的名著瞬间变得轻松有趣,还能给孩子讲透名著背后的历史、社会、思想、人性。 《简 爱》实际上是一个孤女的逆袭之路。 《格列佛游记》本质上是一部对英国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剧; 《老人与海》本质上是硬汉老头儿的四次不认命故事。 翻开本书,一个半小时了解24部世界名著的精华,像追剧一样追完《简 爱》《小王子》《老人与海》《堂吉诃德》《哈姆雷特》《悲惨世界》《海底两万里》《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汤姆 索亚历险记》
打动千万人的经典《蒋勋说红楼梦》推出 青春版 ,这一次蒋勋先生将数十年阅读《红楼梦》的心血之作献给青少年。蒋勋读红楼,林青霞、海清、林怀民等一众名人倾力推荐,著名教育家叶嘉莹先生称赞 不但细致,而且非常深刻 。 跟蒋勋读《红楼梦》,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青少年读者逐字逐句地细读小说,感受少年人的成长,看懂每个人在自己处境的不易,发掘人性的闪光点。 蒋勋曾说:《红楼梦》对他蕞大的帮助是让他能够回到十二三岁,《红楼梦》想表达的是,活出你生命美好的部分,让这个生命发光。它是好的青少年读物,甚至西方写青少年的书,都没有像《红楼梦》写得这么好。 《蒋勋说红楼梦》(青春版),在蒋勋包容和善意的解读中,让青少年感悟美,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 白先勇 作为一部旷世经典,《红楼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探索不完的秘密。自两百多年前问世以来,关于它的研究与阐释众说纷纭,汗牛充栋。白先勇正本清源,回归小说文字本身,把这部经典完完全全当作小说来解读 从第1回到第120回,一字一句,一段一落,解析《红楼梦》的神话架构、人物刻画、文字风格、叙事手法、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千里伏笔 以小说家之艺术功力,检视红楼为何能远远超拔于它的时代,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 一部红楼包罗万象。白先勇一一细语评说红楼中的饮食男女、人情世故、妙想哲思和深浅雅俗,将其中大时代的兴衰、人世无可挽转的枯荣无常、命运无法料测的变幻起伏,都化为真挚体悟;更从小说本身延展开去,漫谈美学、哲学、佛学、昆曲;同时仔细比对 程乙
赫西俄德的《神谱》描写的是宇宙和神的诞生,讲述从地神盖亚诞生一直到奥林匹亚诸神统治世界这段时间的历史。《神谱》是迄今仅存的完整神谱诗,早系统地记叙了古希腊诸神的统绪,在系统性上胜过荷马的诗。 神谱 的篇名虽非原有,但诗中主要讲的是宙斯神族的家世,即便涉及宇宙的形成,也附着于宙斯神族的诞生这一主题。《神谱》的长度虽然大约只有《伊利亚特》一卷的篇幅,却不失为一部伟大的诗篇。 《神谱》内容庞杂,主题跳跃,变换不断,内在关联隐晦玄妙,不少段落意思含混,好些诗句充满歧义,与荷马诗作的明晰不可同日而语。对《神谱》这类既具有重要经典地位又看似文意 断烂 的典籍,仅仅有汉译,难免会让读者无从识读,因此有必要借助于注疏来阅读。这部《神谱[笺注本]》便是这样的读本。 《神谱[笺注本]》共分三个部分,首先介
诗文同源。古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枝绚丽奇葩,与古诗一样多姿多彩,源远流长。古文,以文体论,有狭、广二义。狭义的古文,专指秦汉使用的散体文,后泛指以文言所写的散体文章;广义的古文,则指古代以文言所写的文章,包括以骈体写成的辞赋。本书所收古文,即以广义而言,包括历代散文、辞赋的名篇和代表作。 本书在已出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增加了清末民初名家名篇二十余篇,对附录《古文书目》做了大量的增订,并对全书的开本、装帧、版式、字体、字号进行重新设计,增配古文相关的书画作品四十幅,分上、下两册出版,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书力图秉承先进的历史观点和科学的方法,从文学艺术的角度,鉴赏、评价中古古文的辉煌成就,帮助读者了解其发展和流变,以科学的态度,汲取其中有益的养分。希冀这部《古文
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是风靡华人世界的红楼梦公开课主讲者,本系列将欧丽娟教授一百七十多讲的红楼梦公开课逐字稿整理出来,打造成更为面向大众的以红楼人物为中心的 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 ,以此系列泽惠红楼梦的爱好者。 全书系根据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系列的录音整理的第二部,主要内容包括人物论总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欧丽娟教授以台大公开课红楼梦得到广大红迷的喜爱,本系列为欧丽娟教授一百七十多讲的红楼梦公开课逐字整理稿,《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三):贾府四春》为第三卷,内容为贾府四春 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的人物细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文学评论集,作者选取了三部世界文学名著作为切入点来讨论现当代政治哲学问题。作者认为小说伴随着现代而诞生,记载了现代个体的希望、恐惧、苦难和伟业。透过小说这扇窗户,对现代之本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有一种深入的了解。 《格列佛游记》 问世于现代国家诞生之初,是一部革命后文学;小说以一个游历者或探险者的眼睛,展望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预言了作为现代国家之重要特征的技术统治。 卡夫卡小说 含义隽永,对现代国家另一重要特征 官僚统治 的揭示,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新型政治的 可见性 的丧失,很大程度上正是技术统治和官僚统治的深化的结果,二者联手打造了现代国家机器。 奥威尔小说 是一部政治 预言 ,是对如何化人为物、 机器 组装的完整流程的 见证 ,进入 21 世纪,人
不哭不笑也不痛骂,这才是阅读红楼梦的至高境界。 现象级的红楼梦公开课,网上点击量达天文数字,一百七十多讲逐字稿,一字一句,精雕细琢,主讲人欧丽娟教授亲自审定,嘉惠华人世界广大红楼梦爱好者。本册为第1 27单元的内容。 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红楼梦在今日世界的百科全书式主讲者欧丽娟, 用学问一提 ,让《红楼梦》的视野 作高一层 。
全书分为四册,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
本书是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埃里希 奥尔巴赫(1892-1957)的经典之作。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曾再版九次,被译成西方主要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作者从美学角度出发,用文学史家的眼光,对西方三千年来*影响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荷马史诗、教会文学、骑士小说以及法国、西班牙、德国、英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各种写实风格及其发展,做了精辟的分析。其着重于 表现严肃性、冲突性或悲剧性的尺度和方式问题 的分析方法已广为学术界所重视。 奥尔巴赫的拉丁系语文学研究,通过仔细考察语言和文学的形象化描述,指明了自罗马帝国一脉相承而来的欧洲各民族文化的各自特点和发展,对欧洲从古代史诗到现代长篇小说的艺术革命中人类的自我认识提供了全方位描述。
《元曲鉴赏辞典》是我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的主干产品。共收一百三十五位元曲作家的作品,其中小令五百四十四支,套数四十五套(含三百一十九支曲),杂剧一百三十七折(涉及八十八本,含四百六十四支曲)。共有篇目七百十二篇。鉴赏文章由王季思、王运熙、王水照、蒋星煜、隋树森等撰写。新一版以该书的第二版为基础,通过各种数据库的检索,订正文字包括注释方面的错误,对全书100多张图片一一审核,删掉质量不高的图片,补充新的图片,对附录进行修订,以期反映近年来的元曲研究成果。对全书的开本、装帧、版式、字体、字号等进行全新改版,以全面提升本书的档次和品位。
这是一本讲《水浒》的书,小说中的林冲、宋江、鲁智深,跃然纸上;这又是一本不仅仅讲《水浒》的书,现实中的权力、人性、道德,深入探讨。鲍鹏山以热烈的情感,钻入《水浒》的字句文本之中,将封建专制社会中的劣根性一一拉扯出来,平展在读者的面前。面对梁山好汉的困境,你会做 权力选择题 吗?
在罪恶横行的社会中,如何确知生活的意义,怎样才能肯定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小说中为我们展现了清醒的现实主义和顽强的乐观主义,他直视人世真实的罪恶与苦难,同时又在思想上坚定地肯定生活和人世,肯定人与绝对真理和上帝的扎根关系,为此哪怕坚定地爱罪人,也要反抗把人心灵抽干的现代理性。 本书带领读者走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五部作品(《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领略陀翁笔下的人性本质 不断朝向希望与美好的努力,哪怕注定是屡屡失败的努力。
这是一本非常感性化的文学史。鲍鹏山认为,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本书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下至《红楼梦》三千年中国文学名家、名作的新异解读和诗意感怀,试图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与思想,展示这个民族三千年的理智与情感。在书中我们看到,感情热烈而思想敏锐的鲍鹏山,以其极富个性的文字带领读者,去寻找那些在文学中避难的心灵,去无限接近古人的真实情怀,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美大善、大哀大痛、大喜大悲。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问世六十多年来,依然以其理论的前沿性和逻辑的精密性对当代学者产生着巨大影响。《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修订译本)》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全面整理、叙述、建构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和批评实践,不仅提供了认识解读这一文学运动的理论框架和批评语言,同时扩展深化了读者对总体文学现象的认识,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 模仿说 实用说 表现说 和 客观说 。另外,艾布拉姆斯还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世界、艺术家、受众。
《鲍鹏山品水浒》篇幅长达60余万字,内容极其丰富。该书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鲍鹏山新说〈水浒〉人物》系列电视节目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同时查漏补缺、改正错讹;并在正文中以黑体字形式,来凸显作者的睿智评说 这正是其品读《水浒》的精华所在。 一部《水浒》大书,古往今来,仁智互见,莫衷一是。鲍鹏山品读《水浒》,独辟蹊径,独树一帜。他从文化、制度、人性等角度解读《水浒》,少讲情节,多讲细节;少说是什么,多讲为什么。他从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等人入手,突破了对《水浒》故事情节的简单复述,读出了藏于故事背后无比丰富的人性内涵、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读出了新的角度、新的观点和新的精彩。显然,与明末清初文学家兼批评家金圣叹、明代思想家李卓吾等人,主要限于从道德层面来臧否《水浒》人
本书是曲黎敏解读《西游记》系列的第一本,也是她继解读《诗经》《黄帝内经》《伤寒论》《说文解字》之后,再次细品经典。 曲黎敏以《西游记》原著章回为主线,挑选近百个问题和令人迷惑的点,如西游的故事因何以石头开始?法名里有什么秘密?悟空为什么做不了取经人?为何不能驮唐僧去西天? 引导读者深入西游的故事,娓娓展开、细细拆解,缓缓打破盘中之谜,让读者真正读懂《西游记》背后蕴藏的人性幽微和人生智慧。在曲黎敏的独到解读下,读者将进入《西游记》的奇幻世界,收获一次重新认识自我、颠覆自我、实现自我的超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