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辑了自远古到近代中国花鸟画的代表作,按时间顺序分为远古、汉、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近代几个部分。以名家名作为选择基准,每一幅都配有作品介绍,着重以意境、构图特点、笔法、设色以及画家独特的风格为主,使读者能对整幅作品有一个深入、透彻的理解。另外每幅作品前也都有质地、大小尺寸、收藏馆所的介绍,图文合一,成为一个完整的观赏品。
竹子美而不俗,淡中见雅,观赏性。自古以来,竹子在东方园林园艺中就占有重要地位。形容竹子,可用“生、形、体、色”4个字来描述:生,百笋齐发;形,潇洒飘逸;体,婀娜多姿;色,青翠欲滴。扬州的瘦西湖的个园、北京的紫竹院、成都的望江公园,都是以竹子造园的东方式园林,可见其魅力所在。在中国南方像“茂林修竹”、“竹径通幽”、“水中竹影”、“移竹当窗”、“竹林夹径”等以竹为景的景观,随处可见。谈到竹的实用价值,历史十分悠久。唐宋时,竹是生活在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人们生存的必需物。苏东坡曾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此外,竹子还可以当盛器,可做竹筷、工艺品等。中国的“丝竹”乐器,笛、萧、笙等都是
李苦禅,原名李英,号励公,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的美术教育家。1899年1月11日(戊戍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在民间艺人的影响下,走上了艰苦的艺术征途。1919年到北京,先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坚持学习。同时,又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先生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到“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学习。这期间,经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他“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1923年,拜齐白石翁为师。此时,齐翁名气尚微,加之当时北京摹古风盛,唯齐翁别开生面,大胆创新。因此,颇受讥议。1925年,于“北京国立艺专”毕业,任北
黄润华的作品中有些与李可染作品共同的题材,并在对景写生的作画方法上深受李可染的影响,画风近似,但他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自己的观察角度。经过组织、加工、夸张、取舍,表现了自己的“浪漫情怀”。作为一位北方画家,他钟情于万里长城、巍巍太行、奔流不息的黄河水,画了红叶遍山的金秋长城,又画漫天的冬季长城。他擅长于画水口,他笔下的黄河壶口、镜泊湖、九寨沟的瀑布奇观,激发了人们壮美的情怀。
《中国画》内容介绍:20世纪中国画最突出的成就在人物,水墨人物画以“现代浙派”为一大劲旅,而出身于“现代浙派”的吴山明又开创了不同师辈的“当代吴家样”,贯通了传统与现代,融会了人物与山水.形神并至,笔境兼夺。人物形象化入氤氲的自然.神韵生动;笔墨像闪烁的黑水晶.单纯璀璨;意境像竟陵派的诗篇,淡远空明。其意象、境界和笔墨之美.显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思考其成功之美和所致之由,显然是饶有兴味的,也会引起宝贵的启示。
牡丹入画可以追溯到东晋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卷》,在南北朝时期亦有杨子华画牡丹的记载;到了唐代,据董首《广川画跋》记载:“边鸾所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五代南唐时(923—936年)徐熙画的《牡丹图》用笔清秀,意趣生动,堪称一绝。到了明代,徐渭、陈道复创作的牡丹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势酣畅,并称“青藤、白阳”。清代的八大、石涛、恽寿平、李蝉的牡丹画作形神兼备,荡气回肠,皆为牡丹画作中的精品。乃至近代的吴昌硕、虚谷、任伯年、王雪涛等人所创作的牡丹画也各具特色,白成各家。清代恽寿平画牡丹,润秀清雅,而绘画大师齐白石画的牡丹画,用笔简练,常常是寥寥数笔,却生机盎然。
王鉴(1593--1677),明末清初画家。字玄照、后改字号元照、圆照,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等,江苏太仓人。为明代者王世祯的孙子。与王时敏同族。明崇祯六年(1633)中举,曾官廉州(今广西合浦)。家中富有收藏,少时曾遍临五代、宋、元名画,远师董、巨,近习“元四家”,长于山水。
本书结合绘画讲述了自宋代以来墨竹的描绘历史,介绍绘画工具、运笔,从基础入手讲述墨竹的画法,并对历代名作进行欣赏。
《画境:许曼克工笔花鸟画探微》收入了《半生缘2》、《凝固的绚烂》、《爱的契约》、《残酷的谢幕》、《纷繁的寂寞》、《不羁的信仰》、《凝固的午后一》等画作,并对部分作品介绍了创作步骤。
扇面是传统中国画的特殊形式,以其独特的形制和敦厚的文化承载延续至今。本书收录了方楚雄先生多年来创作的扇面小品,他的这些作品色墨兼溶,所涉及的绘画题材已大大了传统花鸟画的限域,开拓出一条新的艺术道路。从这些小品中可以体会到,他注重画面意境氛围的经营,在隽雅鲜活的风致中,洋溢着宁静的乡村诗意和温馨的人情味。读者也可以体会到方楚雄先生借助对自然的细致描绘,来倾诉自身的审美情感和人文情怀。本书除收录大量精美图片外,还收录了画家艺术简介、画家艺术随想及感悟、当今理论家点评,便于读者更全面了解艺术家成功的成因。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近现代名家经典:刘子久花卉册》形成了严谨精妙,空灵洒脱,淡雅明快的绘画风格,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称赞。
本书是“中国名花工笔线描画谱”之和绣球篇,该书立足于学习者的艺术素养和实际技能,收工笔线描花卉画概述、步骤图、用笔、用墨方法、工笔画花卉笔墨纸砚及使用方法,使学习者易懂、易学,易于操作。循序渐进、实物对照、步骤演示,对于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参考读物。书中还附有作品范例以供读者欣赏。
《老年国画大学堂·写意花鸟画技法》是在总结作者曹国鉴五十余年写意花鸟画艺术实践和二十年老年大学教学经验基础上编写出的。本套丛书内容详实,尤其侧重于基础技法的讲解,在笔法、墨法、色法、水法及构图方面论述充实,文字与图解相对照便于初学者自学。本书为《老年国画大学堂·写意花鸟画技法》之《葡萄》分册。全书切中老年人学画心理,总结老年人学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融入到具体技法讲解中,使本书更具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