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合了莫晓松、方政和、雷苗、李金国、高茜、叶竼、郑雅风,这七位年轻画家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他们是活跃在当代画坛前沿的艺术家,他们在工笔画追求中别具个性也深有共性,饱含了时代精神和自身高雅的审美情趣。书中除了有这七位画家的花鸟画作品展示,还设置有工笔画技法剖析,糅合了理论和实践。本书将画家的心血和编者的才智融合在一起,版式设计舒朗明快而雅致,图文并茂,用*完整和*鲜活的前沿信息,带给读者美的体验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借鉴。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形式,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更能拓宽人的心智、怡人心神。从古至今,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风骨神韵,一直被教育家、文学家、画家等所崇拜,被广大民众所喜爱。而本书正是秉着给读者开拓视野、增加文化修养的目的,让读者在品鉴、研习古代名家作品时,能够深入了解每一幅作品的重要细节、传统绘画艺术的形式、内容和精髓。学习国画时通过细致描摹教材中展现的名家名作,来掌握中国画中特有的程式、构图、章法,以及中国画中特有的皴、擦、点、染等技法。本书可以让读者近距离观察名作,解决了很多人无法近距离观摩名画原作的难题。让古画走下“高大上”的神坛,来到绘画初学者面前,让初学者真正地、面对面地学习、观赏、临摹名家名作。本书是“经典国画原大版”系列中的一本,一共收录宋、元、
本套国画初学者之友系列,均由专业画家精心打造,书中收集了大量优秀作品的范本,为您阐述了工笔花卉的绘画技巧,对于正准备美术考试的读者和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临摹范本。 花卉、禽鸟、草虫是自然界美丽的产物,它给人以美的享受,象征着祥和、友情、美好与幸福,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不满足于在园林中观赏,还需要用画笔为其造像,装饰生活环境,陶冶性情,以此寄托对生命的讴歌,对理想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初学者之友 白描荷花》 荷花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又名莲花、水芝、芙蕖、水芙蓉、藕花、菡萏等。荷花碗形,多以单瓣入画,瓣形如汤匙,有平行叶脉,花蕊生长于莲蓬周围,叶大而圆似伞形。叶背泛白,叶柄细长挺立。花蕾形如笔,叶芽如梭,莲蓬如斗,藕如船,有如此丰富的形象素材而和谐统一,的确能组合成一幅绝美的图画! 本套书还有: 《初学者之友 白描牡丹》 《初学者之友 白描仕女》 《初学者之友 白描草虫》 《初学者之友 白描百花》
高茜的画属于一种需要我们不断介入、“阅读”的序列。它的色调冷静、和缓;它甚至太慢了,竟渐渐逼近了一种音乐,一丝丝地,它几乎就是一个人的低声倾诉。当一个画家面对世界说出了内心的隐秘话语,我们好安静地倾听,那些借以虚构艺术空间的形式从创造中抽离出来。本书收入了高茜的多幅作品,让我们来慢慢地欣赏吧!
导言 上编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下编中国画颜色的研究 *章中国画颜色的品种及性质叙说 第二章中国画颜色发展的情况 第三章中国墨的特色 第四章民间画工使用颜色的情况 第五章古代画家着色及研漂颜色的方法 第六章现代国画家研漂及使用颜色的方法 范图欣赏
本书是 工笔新经典系列 图书的第四辑,是继《人物画技法》《畅神秘境 陈林》《花鸟画技法》《春华秋实 李传真》之后以工笔人物画为题材的精品技法图书。书稿内容以工笔画家袁玲玲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为主体,既有整幅作品的呈现,还有局部细节图的设定,让读者能够看到细致入微的细节。书中除了画家的作品展示和丰富的绘画步骤和技法剖析外,还有其作品创作心路、创作感悟等丰富、真切、纯粹的信息深度解读作品。
具有近三十年历史的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始终以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工笔画艺术为己任,以推动工笔画艺术向当代性发展为目标。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青年工笔画家及艺术院校学生的创作状态,注重对年青画家的扶植与培养。因而,本次“学院工笔——首届全国青年工笔画新锐艺术展”的举办,对于所有参与活动的年青画家来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对当前全国青年工笔画创作状况的一次检阅。相信对促进今后青年工笔画家特别是艺术院校学生艺术创作与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书为该次展会的作品集。
《百鸟画谱:画出美的工笔花鸟》为了让更多工笔画爱好者轻松掌握工笔画的基本知识,特意从中国工笔画所需要的工具入手,详细讲解握笔、运笔的方式,并精心呈上17种花鸟的数百幅分解示范图以及精美作品,从易到难,步骤明确,为你设置一个较可靠的学习过程。全书风格细腻、唯美、古典,除了尊习传统花鸟画正统派大师恽寿平、圣项谟等人的风格,还借鉴了17、18世纪日本画中的某些风格元素,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感。另外,全书古典唯美的风格不仅表现在作品上,还表现在全书的装帧形式上。本书的装帧采用仿古线,内文使用的纸张非常有质感,力图为您呈现一本有品位、有情调,让您赏心悦目的绘画集。
竹子美而不俗,淡中见雅,观赏性极佳。自古以来,竹子在东方园林园艺中就占有重要地位。形容竹子,可用“生、形、体、色”4个字来描述:生,百笋齐发;形,潇洒飘逸;体,婀娜多姿;色,青翠欲滴。扬州的瘦西湖的个园、北京的紫竹院、成都的望江公园,都是以竹子造园的东方式园林,可见其魅力所在。在中国南方像“茂林修竹”、“竹径通幽”、“水中竹影”、“移竹当窗”、“竹林夹径”等以竹为景的景观,随处可见。谈到竹的实用价值,历史十分悠久。唐宋时,竹是生活在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人们生存的必需物。苏东坡曾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此外,竹子还可以当盛器,可做竹筷、工艺品等。中国的“丝竹”乐器,笛、萧、
工笔画又称为 细笔画 ,是中国画技法类别之一,是以精湛细腻的技术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从传统走向当代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繁荣,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本书是一本主讲鱼的工笔画技法书,本书主要针对零基础的读者,由浅入深地讲解:首先,详细地介绍了工笔画的基本工具(笔、纸、墨、颜料)和基本技法,尤其是线条的运用;其次,对鱼的结构做了详细的解析;接着,分别对鲤鱼、金鱼、鳜鱼、金龙鱼这四种鱼的绘制方法做了步骤精湛详细的讲解,并配有详细清晰的图例示范。本书通俗易懂,可以帮助初学者掌握*基本的工具和技法,读者参照本书即可独立绘制出一幅完整的工笔画 鱼。本书适合作为工笔爱好者的自学教材及各大院校艺术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用书。
本册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部分为“总序”,即本序,主要阐明画派涵义、包容范围、对研究画史的特殊意义。第二部分为“画派叙论”,着重叙述该派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艺术渊源背景,开派或领袖人物的生平、画学道路、艺术主张和风格特点,重要成员的艺术特色,该派总体的绘画风貌。第三部分为“名家名作赏析”,选择开派人物和重要成员的代表作品,逐件进行赏析,图版约40幅作品,文字说明包括画家简介、作品自然状况、题材考证、内容叙说、画法渊源、风格特点、独特价值等。第四部分为“影响与评论”,从美术发展的角度,旁征博引画史文献,说明该派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并站在今天的高度,评论该派在艺术文化上的独特价值及可资借鉴之处,倘该派画家传世作品存在真伪问题,还适当进行鉴考。第五部分为“年表与资料”,年表分历史背景、艺
《宋花今华——宋华工笔花鸟画集》是一本宋华工笔花鸟作品集。宋华的工笔花鸟画游刃于五代两宋之间,他追索的古意、古朴和古拙都和当代工笔花鸟画拉开了距离,也让人们从他的画面蠡测到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距离。宁谧与古朴、凝重与丰厚赋予他的花鸟画以内敛隽永的文化品格,他的作品总能让人们从车水马龙的喧嚣进入清风朗月的沉静,从信息过量的浮躁渐进平湖远影的淡定,从当代社会的焦虑沉入天高云淡的平和。他一反当代花鸟画那种格式化的视觉图式,而回归花卉植被的生态环境,由此体现纯朴自然的生动之趣;他降低了鲜花、翠鸟、碧草的色彩明度,由此追索古朴醇厚的典雅之韵;他创造性地将传统的丝绢、熟宣替换为油画的亚麻布,由此形成跨越千年的沧桑感,让古朴、儒雅和优美成为那些花鸟承载的审美品格。他在古意、古朴和古拙
甘苦耕和王媛媛是一对年轻的夫妻画家,两人并肩在工笔花鸟画这快园地里艰苦创作,他们长期致力于工笔花鸟、动物、人物国画创作,几十年创作过程中积累相当经验,沉积部分精品在全国二十余个大中城市展出,广泛被艺界和收藏家认知和好评。本书收录了这对夫妻画家的工笔国画,供读者朋友欣赏。
本书是一本经典美术技法书,讲解十分详尽,并附步骤图以及步骤技法解析、示范作品、技法指导、白描画稿及作品赏析等。
《桑建国工笔人物画深度解析》是作者桑建国的工笔人物作品,题材主要以少女为主,作品构图巧妙,形象刻画细腻,设色典雅,画面意境唯美感人,风格雅俗共赏。书中重点深度解读了工笔人物画的各种技法,让读者对工笔画的技法有基本的概念。本书可供工笔画爱好者进行学习、分析与欣赏。
白描,看似简单,实则深奥。 画家范曾,在其论述白描的文章中写道:“艺术总是水涨船高的,由于‘骨法用笔’成了每一个中国画家的看家本领,每一个画家都在线条上竭智尽虑,因此,对线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苛刻,我们要原谅艺术家和鉴赏家们的这种苛刻。这逼大家精益求精。为了使线条过关,献出积年累月的劳动,然后,渐渐入门窥奥。这之中,来不得半点虚假,也决无捷径可走,重要的是科学求实的精神。你想在中国画上有所造就,你就得在线条上痛下苦功,其中的崎岖曲折、坎坷不平的道路,不会那么轻松的。如果谈中国画的基本功,那么线描应该列于的位置”。画家的肺腑之言,可谓真知灼见。 《中国白描》一书,尽可能全面的汇集了历史上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白描作品。同时,顾及了不同风格的各种绘画流派作品,论述了它们之间的渊源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