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山水画须从临摹入手。初学者面对古画名作,往往无从下手。本书作者为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教育家,且具备数十年山水画教学经验,为初学者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临摹学习方法。 全书分三卷:*卷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法,第二卷为初级临摹,第三卷为高级临摹。*卷中,作者亲手绘制近百幅基础技法解析图。第二、三卷,精选六十余幅意境、笔墨俱佳的历代传世珍品画作,展示原图,划分临摹步骤,示范临摹画法,一步一图,以精致笔触配合精到讲解,使得本书极具可操作性。 独特的大开本设计能够完整展示名画的画面和笔触,配合精心设计的画面解析、局部放大等环节,更使得本书具有与众不同的实用性。 本书美轮美奂,还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松江绘画是指明代后期出生于松江地区(今属上海)或曾较长时间活动于核地的画家的创作的绘画,是继明代吴门绘画之后的又一画坛主流。其画家主要包括董其昌、顾正谊、孙克弘、宋旭、李流芳、赵左、沈士充等。其中尤以董其昌的影响著。 br 本卷总计收入松江诸家画作106件。其中以董其昌绘画为重点,所收24件皆为精品或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作品。此外,为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松江绘画,除选取主要画家的精要作品外,还根据鉴考董其昌书画笔的成果,收录一些极罕见的代笔者的存世作品。编选作品的序列,也是以董其昌的绘画为重点,以创作时间先后而依次排列。其他各家的作品,大体亦是以创作时间为序,本署年款者置后排列。
范曾将画家分为正六品,负三品。正六品与官品位的排列次序,北辕适楚,数愈大者品位愈高:正一品者称画家,作品能赏心悦目,满足视觉之快感,而于心灵之启示则付关如;正二品者为名家,作品风格独特,面貌自具,代有百数;正三品者乃大家,作品突兀于群伦,天下从,代有十数;正四品者是大师;正六品者曰魔鬼,违至高至极之境。负三品,依次而下,数愈大则品愈低。 范曾现为南关大学历史、文学两院的博导、终身教授,对于年已六十有八的这位大学者、大书画家来说,正是笔墨神驰之岁,诗文鹏举之年。 八大山人的画当然有着以沈雄郁茂和深文隐蔚为底蕴的崇高修养,然而它并不费解和艰涩。
《黄宾虹入蜀山水精品册》是黄宾虹当年游历四川时所画的作品,是市场上首次出版,也是其作品首次面世。黄宾虹作为现代杰出国画大师,在书画界影响深远,其作品一直被书画爱好者临摹学习以及收藏。本书精装装订,配以书匣采用特种纸印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此册山水为黄宾虹晚年绘画中的精品,浑厚华滋,多记游之作,技法精湛题字也多有精妙画论。本册绘画属于首次面世,《黄宾虹全集》里收入的这一时期山水画,也无此精彩之作。对我们研究学习其山水画艺术尤其珍贵。
《山右书画》仅是三晋文化名人中小小的文墨整理,却包含着组织者、编辑者热爱家乡、崇尚书画艺术的情怀。愿这一朵小小的浪花能为厚重的三晋文化锦上添花,这也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李可染的世界 山水篇 江山无尽》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李可染先生的绘画作品集,本书是既《李可染的世界·写生篇·千难一易》后的第二本绘画集,以山水画为主。本书中收录了画家150多幅山水画作品,主要有画家早期的临摹、中期的写生、晚期的风格演变作品构成,系统而完整的展现了李可染先生的绘画历程。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早期的山水作品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中期的作品,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李可染的山水画还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
曾刚以山水画名世,是因为他的艺术总带着特有的诗性和强烈的个人气息,形成了一种独具气魄与内涵的笔墨语言。曾刚生长于峨眉山脚下,巴蜀文化的丰厚、沉郁、神秘、博大给了他生命的初启蒙,也滋养了他日益茁壮的艺术之树。《曾刚画集》收录了作者百余幅作品,作品为梦开始的地方,雪乡风情(之一),独红一枝映沧桑,生命,寻幽图,青山不老绿水长存,蜀山秋韵,红树秋山雁来多,幻境,龙啸(之一),雪域圣峰,登高壮观天地间,波间不断千峰雨林上争喧七涧泉,晨曲,悟禅,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等。
张彦,1962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l991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论研究生班。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材料工作室研究生班。现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山水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该书收集了部分微山籍和在微山工作的书画名人以歌颂宣传微山题材创作的书画作品,并收录了*的艺术大师为该书所作的题字、刻石作品,是一部印刷考究,装帧精美的宣传推介微山的文化礼品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种绘画能像中国画那样,具有一套流传有绪、体系完备而又灵活多变的图式规范,无论赫赫大师还是莘莘学子,都无法绕开这套图式规范而取得成功。可以说,历代国画名家既是图式的创造者,也是图式规范的承传者,正是承传和创造的完美结合,才使他们赢得了中国发展长链上富有意义的一环。也正因如此,中国画教学采取了迥异于西方的“课徒”方式,既通过先临摹后变革、先接受后理解、先专一能后兼多方的“以法致道”之途径,来训练培养新一代国画家。 然而,受历史条件和思想方法所限,人们往往拘囿于非常有限的家数甚至一家一派的狭隘圈子子,使得这种教学方式的应变性很小,成才率极低。如今,随着现代印刷术的普及,人们虽能看到大量的画册和课徒稿,但由于画册比原作缩小了许多倍,无法看清细部技巧,课徒稿则沿袭
萧海春,1944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西丰城,别署抱雪斋、烟云堂。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会员。本书为2010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深山问道》画册。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中国画 山水》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共选入我国自民国以来的山水画家70余位,入选作品200余幅。本书所选作品大多来自全国各大博物馆及个人所珍藏。多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名家名作。充分展示了20世纪前半叶我国山水画的面貌与发展。本书编排以作者生卒年代为序,每幅作品附有图版说明及有关这一时期山水画方面的论文。
李可染,男,1907年生,江苏省徐州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两年后毕业回乡任小学美术教员。1929年考取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同年参加进步美术团体“一八艺社”。1932年因“一八艺社”被国民党当局解散,被迫退学回乡,在徐州艺专任美术教员。1938年在武汉参加政治部第三厅,从事抗战宣传。1943年到重庆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讲师。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专副教授,同时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1956年起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曾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1、2届理事,第3、4届副主席,北京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50年代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西安等地举行山水写生展,并出访德国、捷克。1986年于中国美术馆举行大型个人画展。同年德国艺术科学院授予“艺术
在新中国美术院校培养的代山水画家中,贾又福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崛起早、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继承了近现代山水画写实传统,不仅创作出富于浓郁山村生活诗意的小品,而且以独特的笔墨图式在山水画中注入充满人文关怀的哲思。他获得的独特成就,早已产生广泛的世界影响,他是一个生活根底雄厚又用画笔作哲理思考、创造意识极强的画家。贾又福与我是大学时代分别攻读中国画或美术史的同学,又在新时期一同供职母校。我亲眼目睹了他的崛起,他的成就,并引为自豪,但因论者甚多,也便没有更多置喙,避免攀附高明之嫌。近他的学生,刻苦力学,尊师重道,偶然听到我对贾又福艺术的评论,一再催促我铺述成文,我于是草成此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无意看低其他各有千秋的山水画家的成就,也无意把贾又福对山水画精神的探索看成的途径,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