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七百五十年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古典绘画成长、成熟并走向繁盛的辉煌时期,各种典范性的风格和样式,不断地被创造和衍生出来,其间开宗立派的名家,被后世画家奉为圭桌和基点;后人遵从这些规范,并根据时代的需求和个人的才情,不断生发、变革和创新,推出新的范本,从而使中国绘画掀起一波又一波师古开新的浪潮。 日本和中国几大博物馆联袂举办之“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精品展”,全面地展示了唐宋元中国绘画发展之恢宏脉络。
河南省美术馆一直致力于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木刻版画艺术的发掘整理、重新审视,并且已逐渐形成规模,收藏中国早期版画界的代表人物刘岘、马基光、沙清泉、夏风、刘铁华、古元、彦涵等人的版画作品达数百幅,这些艺术家在中国版画界享有重要的地位和盛誉。本书收录河南省美术馆抗战时期的版画作品100余幅,这些作品简洁而流畅的线条,夸张而协调的造型,传统与现代在版画上完美融合在一起,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版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画”鉴赏一书将从中国数千年丹青画史中甄选出百幅中国画佳作,从现存早的帛画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到周思聪于1979年创作的《人民和总理》,按照时代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明清绘画和近现代绘画6个单元,每个单元下又按专题划分。全书共25讲,每一讲首先对专题进行概述,然后是对本专题作品的分析解读,配以对应的细节插图并穿插美术知识术语的讲解,最后附上思考题和拓展阅读以帮助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
此画是花卉类题材的长幅巨作,全图以兰竹、山石为题材,并以兰花为主体层层展开。每丛兰花穿插有致,疏散俏丽,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繁而不乱。画面中巧妙地融入了山水画的意境,将怪石、古松、劲草、洲渚陂陀穿插其间,因宜配景,错落有致。文徵明的花卉画法出自沈周,后集众家所长,自成特色,以细秀为主,潇洒劲逸,具有文雅恬静的格调。《漪兰竹石图》中,文徵明以书入画,全图以精细中带工拙,勾、擦、皴、染多用中锋参以侧锋。兰草以中、淡墨为主,线条转折轻松自如,流利秀劲,熟练中又见生涩。山石以淡墨、干笔的勾勒为主,简洁整体,用来烘托兰花。整幅长卷墨色淡雅,工细中蕴含着质朴,体现了文人画清逸、苍劲的风格特点,也呈现出文徵明晚年花卉作品的风格样式。
本书以历史的脉络为主线,有重点地对传统中国画艺术主题与风格、画家与画派、名作以及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而具体的介绍分赏析全书分为历代帝王图赏析、古代贵族人物画赏析、古代仕女画赏析、历代宗教人物画赏析、隋唐五代宋初山水画赏析、北宋水墨山水画赏析、历代青绿山水画赏析、南宋山水画赏析、元代文人山水画赏析、明代山水画赏析、清初复古山水画赏析、清初遗民山水画赏析、历代四君子画赏析、历代花鸟画赏析、历代人马画赏析和历代风俗画赏析等若干部分,分析透彻,图文并茂。
楼阁亭台是中国传统画科中经常表现的题材,也称 界画 。该书从传世的历代名画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楼阁、亭台等界画作品汇集成册,书中作品皆采用制作高仿真复制品的电子文件及精良印刷工艺,并首创性地摘录相关的历代画理、画论或画者语录原文予以对接,比照结合、*限度地还原作品的原滋原味。
李文秀是深圳市福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李文秀师从画家苏葆桢先生,擅画葡萄、梅兰竹菊、牡丹等,尤所画葡萄与众不同。2001年以“杰出人才”身份旅居美国后回归,并于2001年、2004年、2006年在美国举办个人画展。 本书介绍了工具颜色准备、果实基本画法、叶子画法、一组叶子画法顺序、藤的画法等内容。
源远流长的中国画史,形成了浩瀚宏大的审美体系,以中国独有的宣纸、墨笔为材料,以书写为手段的中国画,抒情达意,以形写神为宗旨,让高度概括的笔墨语言成为传达交流的媒介。这一一神奇的表现手段形成中国特有的绘画语言。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散发着独到的视觉冲击,使你不得不驻足品味,令人在感悟中体会其内涵,而且使其产生回味和联想。国画的笔墨是艺术语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依物写神的生命体,讲究的就是高度提炼,不但笔墨自身具有阴阳顿挫、轻重缓急、干湿浓淡的形式美,而且还有着灵动自然、贯通运笔、以形写神的语言表达功能。 受老庄哲学影响,中国绘画以抒发心中之意气为主要追求,其作品多重表现,不唯刻画,以现自然之陛,力达内涵之神。依据画者的主观意象,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象,将其有序组织安排,以绘画
《黄山神韵》用摄影的方式写出来与同道们共同探讨研究,俯看云海、山路弯弯、曲转河溪、山间片片水田的景象,让人惊叹大自然之、神奇和美妙,“黄山天下奇”也就更具奇趣。学画山水者不来黄山体验、写生,就无法领略山川的丰姿神韵,因为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树都自然生成,非常入画,其奇松、怪石、云海、飞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有独特性的天然绘画素材。
郎世宁的作品既有欧洲油画如实反映现实的艺术概括,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之笔墨趣味,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此次收录的是其有名的花鸟小品册页20余幅,以六开的形式出版,既可以用于临习欣赏,也可以裁切下来表框装饰。
本书从最基本的技法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山水画中树林、山石、云水以及建筑物的画法,适用于初学和深入掌握山水画技法。图版清晰明了,文字讲解详实,能够激发学习者兴趣,步步深入,取得佳绩。 本书从最基本的运笔、用墨、赋色入手,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带领研习者进入中国山水画的奥秘。是初学者、提高者、晋级者最实用的中国画教材。
本书收录了画家范曾与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均系水墨画,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等。范曾现为南关大学历史、文学两院的博导、终身教授,对于年已六十有八的这位大学者、大书画家来说,正是笔墨神驰之岁,诗文鹏举之年。八大山人的画当然有着以沈雄郁茂和深文隐蔚为底蕴的崇高修养,然而它并不费解和艰涩。
本书是一本以《诗经》部分诗歌进行国画创作的师范教程,旨在让热爱国画与诗经的艺术爱好者,能够通过本书进行简单的诗意国画的艺术创作。本书内容包括基本的国画绘画工具技法介绍,诗经内容简析与国画结合创作,绘画创作方法讲解与绘画赏析。
《时代国画》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支持下诞生了。我们希望它能够真实地展示中国画的时代面貌,准确地反映当前中国画的创作方向,捕捉时代文化的强音。21世纪的今天,中国文化正以它深厚的底蕴和独特魅力影响着这个世界。正治走向强势,经济走向强大,必能促使中国画向着新的大发展盛世风格。然而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任何新的风格必须体现出中国的文化精神,所以,“关注传统”、“关注当代”、“关注文化”是《时代国画》的责任。《时代国画》会在传统文脉与现实生活泉源的汇流中不断演化出它的现代品格而永葆青春! 回望从古至今的中国山水画,体察山水画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我们可以直觉地感觉到:创新精神是中国山水画房屋不变的主题,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艺术的创新向来都是有源之水、有本
中国文物局主持编写的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中国考古》、《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中国陶瓷》、《中国青铜器》、《中国书画》、《中国古代建筑》,自199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以来、在文物、博物馆界和社会各界乃至海外同行中反响强烈,受到文博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好评,多次应读者要求重印。 近十年来,全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各方面的新发现、新成就不断涌现,为了及时反映文博事业的新面貌,使这套教材更加完备,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国家文物局再次组织原编写人员对教材重新行了修订。本次修订,除了补充*研究成果和内容外,对原书中误之处也作了更正,(《中国考古》的内容因故未作修订)并在部分教材前增加了彩色图版。同时首次出版了《中国古钱币》
入选《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的画家均为当代著名中国画家。入选的画家有:孙其峰、周韶华、刘文西、孔仲起、于志学、李宝林、贾平西、邵昌弟、贾浩义、张桂铭、杨延文、郭怡宗、王成喜、彭先诚、杜滋龄、李魁正、林墉、郜宗远、姜宝林、戴卫、杨明义、赵振川、崔如琢、刘大为、程大利、何水法、陈永锵、方楚雄、施大畏、王玉山、赵奇、胡宝利、马海方、何家英、杨晓阳、杜军、卢禹舜、毕建勋、莫晓松、董希源。 出版《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的宗旨是让广大读者能有机会看到艺术家们很少有机会展示和出版的小品创作。很多艺术家的大幅创作是从小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简练、单纯的艺术语言中,凝聚了作者的智慧和技巧,艺术家之所以能在轻松和短促的时间完成小品,全靠长期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积累。这些国画家创作的小品风格各异,从另一
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所用原料为炮制工序,用纸讲究,色彩艳丽,庄重深厚,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年画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葩。本书从旅游的角度对朱仙镇年画的由来、历史历程、传播、种类意义娓娓道来,旅游工作着若读此书,既得到自身享受,同时也积累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可谓一举两得。
本书分别介绍了金鱼的画法,鱼的画法,虾的画法,螃蟹的画法,青蛙得到画法,水族补景示范图例,后是水族册页,便于读者理解、临摹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