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铭书法大系 计两辑八册,此辑为两汉三国卷,共计四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砖铭书法的时代、地域风格特征,是我们研究书法史、进行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砖铭书法大系 两汉三国砖铭书法(合集)》即《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一)》《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二)》《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三)》《两汉三国砖铭书法(四)》四本的套装,收录两汉三国砖铭七百余种,涵盖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等多种字体,便于书法、篆刻、金石类读者研究借鉴、观赏临写之用。
砖铭书法大系 计两辑八册,此辑为两晋至宋元卷,共四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砖铭书法的时代、地域风格特征,是我们研究书法史、进行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砖铭书法大系 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合集)》即《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一)》《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二)》《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三)》《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四)》四本的套装,收录两晋至宋元砖铭七百余种,涵盖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多种字体,便于书法、篆刻、金石类读者研究借鉴、观赏临写之用。
武威简,主要指《仪礼简》《王杖简》和《医药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星发现的汉晋简。《武威汉简书法》就是从上述三种汉简中精选而出。 《仪礼简》和《王杖十简》分别于1959年出自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和18号汉墓。此地东北距武威市15公里,西北距旱滩坡亦15公里。大致坐标在北纬37 47 5.76 ,东经102 38 53.85 。地处祁连山东麓,往东30公里范围田畴沃野,正是走廊的绿洲地带。再往东往北,即为腾格里沙漠。从1959年到1972年,文博部门先后在此清理过72座汉墓,说明这里是两汉时期人类生活聚居的理想之地。 武威《仪礼简》是当时流行的儒家经典,全部书写都以当时成熟的八分隶通贯而成。典雅端庄,风格凝练,容字多,篇幅大,为两汉书法史上罕见的珍品。 同时出土于磨嘴子18号墓的 王杖十简 是汉代养老敬老,尊礼高年的制度条文,亦是出土的书法艺术珍
《居延新简书法(合集)》为 简帛书法大系 新出西北汉简图书。本书一函四册。 居延新简,1973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破城子遗址。两汉时期,此地是居延都尉甲渠候官的军事驻地。从今天的酒泉东北走,沿额济纳河一直到居延海,是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派强弩都尉路博德修筑的居延边塞。从北到南,由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驻兵屯守。北有居延都尉下属的殄北候官、甲渠候官(王莽时改为甲沟候官)和卅井候官,南有肩水都尉下属的肩水候官、广地候官、橐他候官、仓石候官和庾候官。再南还有酒泉北部都尉下属的会水候官。居延新简就出自其中的甲渠候官。 候官 一名,既指都尉府下属的军事驻防机构,亦指该机构的军事主官。候官的秩级比六百石,略低于六百石的小县县长。居延新简就是甲渠候官长期驻守此地形成的上报下达的屯戍文书。 居
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南宋精刻本为底本,汇集现今能见到的几乎全部共十五种汉、唐、宋竹简本、古抄本、古刻本进行校勘、考订,参考明清以来各种研究资料,对《庄子》全书逐字反复校勘,对异文进行研究考订,提供详尽的校勘记,保证校订后的《庄子》文本准确可信。本书力求打造一部校订精审、校勘客观详尽的《庄子》文本,尽量接近原来面貌,为《庄子》阅读、研究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关于行书的含义,唐代的张怀瓘早在书断中指出:行书“即正书之小(言为),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正因为它有着“小(言为)”“简易”及“相间流行”的诸方面特点,所以在体态的造型方面是很不平衡的。对行书之中楷法多于草法的被称为“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被称为“行草”。就这样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书法品种,便始终伦为枇收和草书的属,岂不冤哉!我们且从客观实际出发,王羲之兰亭序的楷法和乐毅论中的楷法相比,颜真卿祭稿中的草法和同时代旭、素二人草法相印证,其用笔,结体都是大相径庭和。因此,行书毕竟是行书,自从逾越了晋代简牍的樊篱,被李世民、李邕、张从申等人移植到碑刻中以后,便已奠定了它自己独立的地位。延至宋元两代,蔡、苏、黄、米、赵孟頫、鲜于枢等大家辈出。异彩纷呈,实已睥睨书坛,入纉大统
清乾、嘉之后,考据风炽,碑学大兴,学者士人摇旗呐喊、政要硕儒推波助澜,或考订源流,或躬身临池,魏碑书法的光芒方照彻寰宇,使人们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一时访碑者众,习碑者夥。赵之谦、包世臣、康有为、梁启超、李瑞清等皆为一时之选。
文物馆2005年展览图录第二版。结集一代草圣于右任(1879-1964)早中晚期的书法作品共90项。于右任是革命报人、辛亥元老、诗人、教育家和政治家。在投身动荡多变的政局之余,书法艺术成为他毕生的追求。他早年从王羲之、赵孟俯入手,其后转研魏碑,中年以后专攻草书,汇今草、章草、狂草之美,创立了自成体系的「标准草书」,书风兼具柔美与沉雄的韵致,影响至巨。展品精选自于氏后人及海内外公私珍藏。每一作品附释文,并有张清治撰写赏析文章,傅申、张清治、杜忠诰、李萧锟、林章湖、郑聪明、黄智阳为全部作品撰写赏析文字。
行草套装我们选用了30种行草的经典碑帖: 1章草选辑 2王羲之《兰亭序》 3王羲之《十七帖》 4陆柬之《文赋》 5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6孙过庭《书谱》 7张旭《古诗四帖》 8怀素《自叙帖》 9怀素《小草千字文》 10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座位帖》 11李邕《麓山寺碑》《李思训碑》 12隋唐名家行草选辑 13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 14黄庭坚《诸上座帖》 15黄庭坚《廉波蔺相如列传》 16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寒山子庞居士诗》 17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 18米芾《虹县诗卷》《多景楼诗帖》 19赵佶《草书千字文》 20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 21赵孟頫《归去来辞》《秋兴诗卷》《心经》 22鲜于枢《王安石杂诗卷》 23文徵明行草选辑 24祝允明《草书诗帖 25王宠行草选辑 26董其昌行书选辑 27张瑞图《前赤壁赋》 28王铎
《中国书法出版工程·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函)(套装全10册)》包括了:《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涵)·刘江卷》、《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涵)·李章庸卷》、《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涵)·魏哲卷》、《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涵)·张旭光卷》、《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涵)·陈羲明卷》、《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涵)·李木教卷》、《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涵)·王亚洲卷》、《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涵)·郑培亮卷》、《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涵)·龙开胜卷》和《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第10涵)·陈智卷》。 近日,王亚洲先生来电话说,经过三年多的筹备,他正在编辑的《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即将付梓,该书收录了当代中国书坛老中青
梁邦植编*的《历代草书通用符号典辑》囊括、搜集、节选历代书法家在写草书体时,通常共同采用多种草书符号;全书分上、中、下集。上集是草书共用符号,中集是草书独用符号,下集是草书特殊符号,易混淆的近似字和异字同写例证。
《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1部)》是按《新华字典》里的文字顺序进行编排,同时囊括了《新华字典》里的全部文字,并对手编的8000多个汉字逐一考证,然後用简帛书法艺术重新创作。加上序、前言、拼音索引表、笔画检字表、後记等,共约6400页,初步拟定全套4册出版。
1. 零基础,先描后写打根基。本书法套装包含《永字八法基本功》《杨老师楷书描红练习:基础?进阶》《杨老师楷书硬笔练习:千家诗》,从练字方法,到描红基础,再到书写练习,一步步递进,为不同年龄和基础的读者学习书法打好坚实基础。 2. 成效快,易学就会有惊喜。本书法套装的字帖及教具由作者杨老师根据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独家打造,符合书法学习规律,经过反复试验证明,通过杨老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书法学习成效。 3. 应用广,教材自学两相宜。本套装配套的独创教具“神奇书法贴”,能够同时实现描红、临摹、拼字教学等多种用途。 说明:光盘经过加密,对播放硬件有一定的要求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 对立统一 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中国的书法是建筑在对汉字的艺术加工之上的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造型艺术。它早在中国文化开始以书面形式积累、传承时就已萌芽,以今天所见的材料而言,殷商的甲骨文可视为中国书法的滥觞。据研究,甲骨文可分为四期,各期的书写风格已有不同,尽管只具有一些简单的形式美,但也明显可见甲骨文具有讲究对称的质朴书风。甲骨文之后,中国书法经历了金文、篆(包括大篆、小篆)、隶、草、行、楷等
忆昔从髫龄时开始弄笔涂鸦,到现在已经八十来年了。课外活动,不是专业,谈不上深刻研究。近承朋友们的关怀,资助我出版这本大型册子,并建议由我自己写点文字。我想这也好,其中甘苦,如水到口,冷暖自知,堪以自慰。倘或遇到一些复杂、难以澄清的问题,写出来,引起重视,也是好的吧: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谈到中国汉语时,有这样两段话:『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的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中国人的一封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所以要想懂得书面汉语,尤其是我们所谓的高度优雅的汉语,你就必须使你的全部天赋IJ心灵和大脑,灵魂与智慧的发展齐头并进。』这日疋说汉语,其实记录它的汉字,本身也具有无穷的『诗意和韵味』它也是高度发展的『心灵和大脑、灵魂与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