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吴玉如先生书写的三幅作品组成,分别是草书《离骚》,小楷《黄庭经》,小楷《乐毅论》。其中《离骚》全文是吴玉如在莫斯科期间,在彩笺上用草书书写而成。吴玉如在莫斯科期间,还临写了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这些作品作为信物送给了其爱人,保留至今。 吴玉如生前还曾临写王羲之的小楷《乐毅论》数本,此次出版的为留在其爱人处的手迹。此临本是一九三一年(岁次辛未)春天所写,当时吴玉如先生春秋正富、精神饱满,功力却已臻于人书通会之境,显得神完气足。如果对照原碑帖,会发现此次出版的《黄庭经》《乐毅论》与其极其相似,这也正是他所倡导的 临古人书必先极似,能似得其貌,而后任己为之,可言得其神 。这一理念能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提供借鉴。
米芾是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 北宋四大家 。其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 八面出锋 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 尚意 书风的代表书家。由于米芾的书法风格表现出爽捷、痛快的审美特点,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因此得到了众多学书者的喜爱,取法、研究者甚众,其书法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继承。本书法集收录了米芾的传世书法精品,力图全面展示米芾书法的韵味精髓和整体风格,本书特别适合书法爱好者、书法鉴藏者及广大读者收藏、赏阅。
\"孔子被称作“圣人”。一部《论语》道尽人生百态,思想穿透千年,其文约意丰的言辞语句,蕴含着鲜活的中国智慧和包罗万象的人世道理,可助人修身、为学、齐家、治国。这《论语》一共20篇约500章,每天只需读懂、 读透一两章,一年便可读完整部《论语》,用每日一读的简约方式,享受 硬核的中华文粹,建立终身学习的思维模式。 本书一大特色是把书法和《论语》有机结合, 书法家、中国书协 孙晓云女士用精致小楷抄写整部《论语》,力求把枯涩的文字变为书香墨趣,这本书饱含着她独特的艺术情思,通过书法墨迹传颂出国学的精髓,传统的要义。同时由府建明教授对原典原文斟词酌句且饶有趣味地进行了细致、简明的解读,既可以帮助初涉古文的学生翻译古文,也为深入阅读提供知识性的注解和引导。这部《日读论语》是一部极为独特的“国学书法
朱省斋是一个学者型的鉴藏家和书画商人,他先后撰写和出版了五本有关书画鉴赏方面的书籍:《省斋读画记》、《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画人画事》、《艺苑谈往》和《书画随笔》。由于朱省斋曾出任过国民政府的高官,又曾主编过著名的文史杂志《古今》。加之他又是出生于书画世家,精于鉴赏,所以他在当时的香港收藏界中颇具人脉渊源,也与大陆文物机构和日、美公私藏家关系甚密,他因此见证了许多中国书画名迹的流转海外或回归大陆的经过。本书即是对其著述的汇集整理,并在其内容的基础上,配置高清大图,以期符合读者鉴赏之需求。
2017年8月,王冬龄先生在OCAT深圳馆举办书法个展"竹径",由巫鸿先生策划。展览的主要内容是王先生的"乱书":书法和竹子的结合呈现。现场通过装置墙、镜面反射和移步换景的空间设计,在厂房中复制了一条"竹径",在竹身上三维呈现书法,使观者产生穿梭感,强化了"乱书"的视觉冲击,开拓了当代书法艺术的一种新态势。 作为展览图录,全书分成两部分,靠前部分是对"竹径"个展的评论与研究集萃,包括研究文章、学术对谈与艺术家自述。第二部分是关于作品和创作过程的图片,包括个展从酝酿到开幕的记录、展出的"乱书"作品和实验水墨手稿。
2017年8月,王冬龄先生在OCAT深圳馆举办书法个展"竹径",由巫鸿先生策划。展览的主要内容是王先生的"乱书":书法和竹子的结合呈现。现场通过装置墙、镜面反射和移步换景的空间设计,在厂房中复制了一条"竹径",在竹身上三维呈现书法,使观者产生穿梭感,强化了"乱书"的视觉冲击,开拓了当代书法艺术的一种新态势。 作为展览图录,全书分成两部分,靠前部分是对"竹径"个展的评论与研究集萃,包括研究文章、学术对谈与艺术家自述。第二部分是关于作品和创作过程的图片,包括个展从酝酿到开幕的记录、展出的"乱书"作品和实验水墨手稿。
本书精选了刘少椿的琴谱、书法,按照原书形式以传统装帧设计手法及材料出版。全书内容包括:广陵散、流水、楚歌、鸾凤吟、秋江夜泊、箫韶九成、秋鸿(残卷)、塞上鸿等。
本书为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鲜于枢赵孟頫行草书字典》,《鲜于枢赵孟頫行草书字典》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主编,集鲜于枢、赵孟頫二人的行书、草书字范,是一部内容详实的书法工具书。 “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囊括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 鲜于枢( 1256-1301 ),字伯机,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大都(今北京)人。以草书为精妙,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经》、《韩愈进学解卷》、《论草书帖》等。赵孟頫( 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各体皆精,尤擅行、楷。对后世书法有重要影响。传世作品有《洛神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有“王右军”之称。本书收录其尺牍作品数件,其中包括袁生帖、谢生帖、东旋帖、知欲帖、寒切帖、西问帖、知念帖、昨见帖等,对广大书法爱好者有很好的欣赏价值。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有“王右军”之称。本书收录其尺牍作品数十件,其中包括章草帖、飞白帖、四纸飞白帖、十七帖、逸民帖、瞻近无缘帖、龙保帖、丝布衣帖等,对广大美术爱好者有很好的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