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是生成的,而不是学成的。”这句常言承认剧作家至少要具备其他艺术家的一个条件,即天赋,但却企图否认他要受建筑家、画家、雕塑家、音乐家所应受的艺术教育。可是剧本审查者收到的剧本有两类:一类是写得还够格,但在主题和处理上去是老一套;一类是某些方面虽然新颖有趣,可又写的太糟,不能上演。“前几年,异常萨法奇先生在《文人》杂志上,以《剧作家的美国》为题写道:这个问题,审阅剧稿的导演和经理一致同意于否定的答复。在每天收到邮寄而来的剧本中,只有个别剧本里找得出若干实例可说明它对于编剧科学还有一点儿知识。几乎所有的剧本都显得极矫挨造作,非常缺乏称为人情味的物质。
《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将“小剧场”戏剧置于中国当代社会三十年变迁的大视角,从一个体的领域出发,以小剧场戏剧在当代三十年的演变为个案,折射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历程。《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参与式的田野调研为基础,将社会学方法融入文艺研究中;二是以文化研究为理论基础,既将文化研究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戏剧领域中,也加强了戏剧史研究的理论性。《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打破了以往戏剧史研究的封闭视角,是一本以扎实的田野调查、文化研究的理论背景以及对于戏剧史的新解读方式综合而成的文艺社会学著作。
本书是根据现代音响灯光技术的发展,对曾获广泛好评的《新版歌舞厅音像与调音调光技术》一书(重印达8次)的全面修订。本书着重阐述现代剧场、会堂歌舞厅的舞台音响、建声、影像、灯光的技术特点,操作方法,使用技巧及工程设计等,并介绍舞台音响灯光技术的成就。书中还列举了大量实例和资料。 本书的特点是突出实用性和新颖性,适合于剧场、会堂、歌舞厅、电影院、俱乐部、演播室等场所从事音响工作的人员和影视灯光工作者阅读,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广大业余爱好者参考,还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调音调光技术培训班的教材。
《明跟大师学国学:明清戏曲史读曲小识》是有意接续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而作的,书中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读曲小识》著录戏曲钞本40种,每种先作总的版本介绍,然后分别介绍各出的牌调、脚色及内容概要等。其中著录的许多剧本都毁于战火,因此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温州鼓词》卖点: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温州地区的说唱艺术,于2006年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温州鼓词有着鲜明的瓯越特色,其伴奏乐器——牛筋琴更是独具特色。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该书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种。《温州鼓词》细细梳理了温州鼓词的起源传承历史、乡音俚语代表的瓯越特色、传承人物及曲目,是对温州鼓词相关知识的系统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