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无国界的艺术语言,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DK精选中世纪以来的158位音乐家,通过一段段鲜活的人物故事和历史背景知识,带您深入了解音乐家们的心路历程和音乐人生,讲述他们与古典音乐的故事,并诠释他们的作品精髓。书中还提及了音乐家们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知识、相关人物介绍及音乐技巧方面的理论,更有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各流派的兴衰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内容,令您观全局且知精微。 书中囊括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音乐家们的个人照片或画作、乐谱手稿、家庭照片以及重要的私人物品等,邀您进入生动且丰富的古典音乐世界,感受大师们的个性人生,聆听他们创作的精彩乐章。
理查德 瓦格纳(1813-1883)是音乐*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作曲家之一,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创作了众多引人入胜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其丰富性和调性实验挑战了音乐的传统,*终为现代主义铺平了道路。 这本书对瓦格纳的生活、创作和时代进行了深入而又平易近人的描述,包括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广泛主题:从作曲家的灵感来源、他对异国丝绸的迷恋、他与妻子和情妇的关系,到反犹太主义的指控,歌剧的原始电影性质、以及动荡的拜罗伊特音乐节。 利用*的学术成果 很多都是作者自己亲为,巴里 米灵顿重新评估了对于瓦格纳及其作品的看法,指出了错误的观点,支持正确的批判,其结果是对这位令人困惑的作曲家的一次激进的 偶尔是挑衅的 重新评价。
西方音乐历经了早期(包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的重要发展,从 单调 的程式化逐步走向丰富多彩、颇具个性的 复调 式展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西方音乐1500年(套装共2册)》共有25万字的文字叙述,配合所述内容同步提示CD赏析指南,使理性文字解读与感性音乐引导巧妙结合,让您从视觉和听觉上全面感受西方音乐,全方位领略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为了配合波兰 国家版 《肖邦钢琴全集》,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特地从环球唱片公司引进出版了《肖邦全集》作为配套,为我们提供了一套音响上的样板。这是全世界目前*的一套*完整的肖邦作品录音,不但包括了肖邦创作的全部钢琴作品,还包括了肖邦写的4首室内乐作品和全部歌曲。这是Deutsche Grammophon(DG德国唱片公司)为纪念肖邦逝世150周年而出版、发行的。 《肖邦全集》共17张CD,这些录音从1959年到1999年历时四十年,主要部分都是选用历年久经考验的DG公司的录音,其中*早的是由Stefan Askerlase演奏的《F大调克拉科维亚克回旋曲》(Op.14, Piano Concertos CD2第三轨),录于1959年。在1999年准备出版前,又补录了一些不常演奏并且缺少当时录音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是没有作品编号的,包括:3首《新练习曲》、《c小调葬礼进行曲》、3首《苏格
人,生到这个世界,只有奋斗才“不白活一回”,追赶是“不白活一回”;被人追,也是“不白活一回”;学鲤鱼玩水,是“不白活一回”;大鹏腾空,更是“不自活一回”;人,就要有一种精神,一个奋斗目标,不达目的永不罢休。
《百年乐府》 中国近现代歌词编年选,是由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由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音乐文学学会承办、编辑出版的中国音乐文学文史系列工程。这套书主要是收集、整理、研究辛亥革命以来百余年*有代表性、影响*、*普遍、*久远、*有特色的音乐作品,力求选出*有文学、史学价值的艺术佳作,为百年华人镌刻了时代的光辉印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贡献。 《百年乐府》是源于 汉乐府 的开示,在21世纪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再一次用音乐记录中华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圈历史的一项重大系列工程。这是当代音乐人对我们这个国家百年沉浮所做的一次系统文化梳理,是面向整个民族从屈辱挣扎到觉醒抗争直至走向复兴的一次集体致敬。这项历时三年,近百人参与的项目以 集成 的形式进行梳理、分类、编
本套书系精选辛丰年先生曾经出版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5本音乐文集,经重新编辑排版,再次出版,包括:《处处闻乐》《乐迷闲话》《如是我闻》《音乐盛宴》《音乐笔记》。辛丰年的音乐随笔在国内乐迷和书迷中享有很大的名气,受到诸多名家喜爱与推荐。辛丰年先生的随笔深入浅出,即适合深度的古典乐迷阅读,也适合入门级的读者。本书邀请著名设计师担纲设计,具有审美和收藏价值。
大型典籍《百年乐府》共11卷,由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文学学会承办,是上海音乐出版社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一期工程为 歌词编年选 ,共4卷于2018年12月出版完成;二期工程为 歌曲编年选 ,共7卷于2020年12月出版完成。11卷共收录自清朝末年以来1531位作者的3003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歌曲作品。《百年乐府》这项重大工程历时七年,近百人参与整理汇集,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领衔,以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粹铸。编辑团队将每一首入选作品均标注创作年代、时代背景,对词曲作者的生平佐以考证,并附加简介评述。在历时111年的悠久岁月和沧桑年轮中,编写者定位扫描、集结选粹,整理出流淌在时代记忆和人民心中那些不朽作品,她反映现实生活,还原历史本真,
本书是对中国儿童歌曲百年发展历程的一次集中梳理,选取了1900年至2015年间,由大中华地区词曲作者创作、填词或译配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持久影响力的儿童歌曲500首。全书分四卷:*卷 1900-1948,第二卷 1949-1978,第三卷 1979-1999,第四卷 2000-2015,有简谱和五线谱两种版本,目前出版的是简谱版。每首歌曲后均有对歌词、调式、曲式、演唱、音乐表情等方面的分析和提示,并对部分作品做了有价值的文献材料链接,如作者手稿、首发出版物封面、内页等,帮助孩子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歌曲;每首歌曲均标记有和弦,便于孩子和老师在学习、教学中弹唱伴奏;按演唱难易程度为每首歌曲划分了等级,供演唱者选曲时参考;按歌曲先后顺序介绍了200多位词曲创作者,是我国首次对儿童歌曲作者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集中搜集整理。同时,所有歌曲均重新编曲、录音、缩混
我国每一个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中都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杜亚雄编写的这本《聆听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音乐遗产》涉及中国56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各个领域,是我国多民族音乐文化的百科全书。
关于现代音乐的是非从未消失。在毕加索和波洛克的画作售价过亿的时候,自斯特拉文斯基的《春祭》以降,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仍在向听众传递不安的涟漪。现代音乐无处不在。先锋之声在好莱坞的惊悚电影配乐中大行其道,从地下丝绒乐队开始,极简主义对摇滚、流行和舞蹈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纽约客》的杰出音乐评论家亚历克斯 罗斯照亮了这个秘密的世界,并展示了它如何弥漫于20世纪生活的每个角落。 《余下只有噪音》讲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抵制对古典主义的过去的崇拜,与广大民众的冷漠作斗争,并违抗独裁者的意志。无论是用*纯净的美来吸引听众,还是用*纯粹的噪声来打击听众,作曲家们一直都洋溢着当下的热情,拒绝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式微艺术的刻板印象。 从*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从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
\\\"本书是一本多次再版的音乐入门经典教程,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案头 之书。 作者首先在 部分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本乐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解读各种音乐要素。在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中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西方音乐 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爵士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摇滚乐等对音乐史的贡献。在第十一部分中,作者着意介绍了非西方音乐。 书中的“作品导聆”和“声乐导聆”是本书的 亮点,配有相应音频文件,读者可以对照书中对作品配器、力度、旋律、结构的分析以及对声乐作品歌词的解读, 加轻松而深入地欣赏音乐。 \\\"
本书是一本多次再版的音乐入门经典教程,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案头之书。 作者首先在*部分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本乐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解读各种音乐要素。在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中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西方音乐史上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爵士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摇滚乐等对音乐史的贡献。在第十一部分中,作者着意介绍了非西方音乐。 书中的 作品导聆 和 声乐导聆 是本书的*亮点,配有相应音频文件,读者可以对照书中对作品配器、力度、旋律、结构的分析以及对声乐作品歌词的解读,更加轻松而深入地欣赏音乐。
\\\"本书是一本多次再版的音乐入门经典教程,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案头 之书。 作者首先在 部分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本乐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解读各种音乐要素。在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中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西方音乐 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爵士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摇滚乐等对音乐史的贡献。在第十一部分中,作者着意介绍了非西方音乐。 书中的“作品导聆”和“声乐导聆”是本书的 亮点,配有相应音频文件,读者可以对照书中对作品配器、力度、旋律、结构的分析以及对声乐作品歌词的解读, 加轻松而深入地欣赏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