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全面记录了安藤忠雄50年来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和人生的关键时刻。他著文总结了他在建筑中浓缩的思考,并在和 Lens 的对话中呈现了他对当下社会的看法,以及对年轻人的建议。 他以“挑战”和“自由”展开自己人生的讲述,以“住宅·原点”“光与影”“留白的空间”“解读场所”“旧物生新”和“培育”来分析自己对建筑和生活的看法。 他说,“人心是很难居住在这个数字时代的,我想建造的是那种能让人心居住、扎根的地方……” 安藤忠雄为本书手写了的小标题和说明文字,他与Lens深度协作完成了392页的书稿,并评价为:“这本书和一般的建筑书籍不一样,非常特别,非常有趣。”
设计院校花了90%的努力让学生做出棒棒的作品集,但这并不是让你走向成功的那90%。事实上,它就是浮云。团队协作、客户关系、沟通技巧、社交能力、工作效率、商业嗅觉,以上这些,无论对于自由设计师、全职设计师,还是设计公司老板来说,都是走向成功的要素。本书便会告诉你这些学校不会讲,但极具实用性的知识。把你的作品集撕掉,重头再来!好吧,这话听着有点恐怖,但本书中的经验教训的价值不逊于各种设计大奖得主告诉你的那些事儿。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再亮出你那棒棒的作品集,你就能在设计行业中发现更高境界的成功。
汪芳著的《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锦绣卷)(精)》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国丝绸文物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子课题“中国明清丝绸锦绣纹样信息提取与设计元素分析”的研究成果。本书将明清锦绣按纹样题材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自然元素及抽象纹样五部分,在采集了大量纹样信息后,精选了其中170幅织物纹样绘成矢量图,并附上所采集的原图和简要纹样分析。希望本书可以在程度上弥补出土和传世古代丝绸实物之不足,丰富中国传统织物纹样宝库,为从事纺织品设计、艺术创作及艺术史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本书挖掘整理中草药在书画装裱中的功能和应用,并附书画装裱的理论介绍和名家名论。对于药物非治疗学应用的诸多方面,也作了论述,尤其是药物在中国文房文化的制作中的应用情况,阐发甚多。本书不拘于书画装裱一般技法的讲解。着重论述了书画装裱艺术文化与医药文化、书籍装帧艺术文化、服饰文化、文学艺术文化、书画艺术文化等等之间的内在渊源关系。在装裱理论研探中,对装裱历史回顾及装裱中“力”、线条、色彩等因素,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重点论述了装裱美学中的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结构美、线和美和实用美。对装裱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当今装裱艺术界面临的问题,也作了理性的分析。在本书的最后,还收灵了书画装裱秘诀和历代名家论装裱经验辑要。
晚明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更替阶段,其世俗现象的张扬值得关注。从艺术设计的视角观之,这阶段的艺术设计是中国传统设计经受“天崩地陷”的思想变化的阶段,是中国传统艺术设计在范围内拥有独立话语权、设计经受“世俗成风”洗礼、面貌一新、枯荣交替的特殊时期。本课题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对“晚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艺术设计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上。以“化”的视野来观照晚明,这阶段的艺术设计是中国传统艺术设计在范围内拥有独立话语权、艺术设计经受“世俗之风”洗礼、面貌一新的灿烂时期,艺术设计的发达与社会、政治混乱的错位是对“晚明史”研究的补充。其次,晚明时期在社会思想上的变化具有诸多“近代化”的因素,“一种背离传统礼教的社会观念开始在明中后期潜滋暗长,继而突兀奔腾”,“一股不安分守己而别开生面的新鲜
刘勇主编的《地方重塑(国际公共艺术奖案例解读3)》汇编解读的国际公共艺术作品包括壁画、雕塑、社区改造、空间转换、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关注和诠释城市生活和地域文化,关注环境空间,也关注人文、历史脉络和公众日常生活,体现出公共艺术对于社区再造及重塑市民文化生态的意义,艺术家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表达出对城市发展的特定思考。
“事理学”是柳冠中先生提出了有别于西方的设计理论,它了现代设计的“功能论”“生活方式说”等在设计历目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思想,而将设计问题与中国哲学的思辨结合起来,是探索设计造物的“事”“理”关系并应用于设计尤其是复杂产品设计和的社会设计问题解决的重要理论,提出以来,在靠前外学术界都有广泛影响。 珍藏版中增加了很多珍贵的照片、实际案例等珍贵资料。 本书可作为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参考书。
《威廉 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之家》一书部分讲述了威廉 莫里斯(现代艺术之父、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倡导者)的实践活动,了解他是如何构想和实施自己的住宅及其他住宅的内部装修计划,尤其是装饰与设计部分;第二部分以六个当代住宅的“案例分析”为线索从现代伦敦乡镇住宅到马萨诸塞州的传统艺术与手工艺住宅这些住宅在不同背景下遵循并适应着莫里斯的指导原则,它们展示了莫里斯风格如何应用于我们当今的生活空间。 莫里斯在装饰与设计方面极具天赋,深信美丽的周边环境能够提升创造力和幸福感。其中,书后详尽的文献资源,包括美国和英国的供应商名单,还有能够启发灵感的地点,对于任何对艺术与手工艺生活风格感兴趣的人来说,都可看作原始资料。 ,莫里斯的设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他对品位、风格和功能的深
汉语的“设计”在中国经历了太过于复杂的道路。形而上地看,中国人近现代的生活质量、文化的尊严、传统和现代问题的纠结,可以相当夸张地体现在“设计”的层面上。作为我们内心中由“坚船利炮”阴影构成的西方先进文化的代名词“设计”以及它所体现的“物”,成为一种先进生活方式的象征,在中国不同时候的改革中成为许多先进人物的向往和追求,但是,由于中国社会发展形态的局限,“设计”的变体工艺、图案、装饰、工艺美术等等,就相继成为中国设计曲折发展的表征,无数具有超前思想的设计师或设计教育家,不可避免地成为悲剧英雄。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写出自己的“设计史”了。本书主要介绍了设计与当代、设计史学、设计史、设计与教育、“考工记”等五部分内容。
本书简略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设计思想历史。全书内容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编排: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代、清代。每个朝代都相应地介绍了当时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作品和思想。尽管本书内容不算详尽,但也大致概括出了我国古代的文艺设计思想全貌。
本书以西文字体的基础知识和西文排版中的9个基础练习开篇,进一步讲解了西文排版的关键点,以及西文排版所必需的19个知识要点。细致讲解了设计师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名片、信纸、请柬和证书的西文排版,简要描述了广告与包装、导向标识系统、网络设计、产品设计和企业字体等各个设计领域中西文排版的运用,以及日西混排的问题、现状和未来。 作为日本著名西文活版印刷所“嘉瑞工房”主持人的高冈昌生,其父高冈重藏是该工房创始人井上嘉瑞的弟子,几代人专攻西文活字印刷术,并藏有极多一流西文活字。最后一章高冈昌生娓娓道来自己是如何进入字体排印的世界,接受了“嘉瑞工房”的字体排印教育,并逐步掌握字体排印的技术、知识和历史,体会到字体排印是一份心意。这不是一本单纯讲解排版规则的书,更注重思考如何排版才能让读者舒适地理解
全球知名的视觉艺术家在本书中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美学观,并且在对话中用人称的方式叙述了他们在幕后所做的努力和尝试。 介绍了摄影、插画、记录片、多媒体以及新媒体等领域的先锋理念。 在“平面设计实践”练习中,为读者提供了客户委托的设计项目,突出了设计的核心理念。这些项目有许多曾是作者亲自完成过的设计任务。 本书的内容安排在视觉传达理论、美术史、创意策划、案例分析以及设计实践之间,把握了良好的平衡。 贯穿全书的彩色图片,为读者展现了当今创造力的视觉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绝妙作品,包括Mary Ellen Mark、Rodrigo Satlchez、Fred Woodward Conniee Phelps、Tracy Wong、Steve McCurrry、Pat Samata、Pete Docter以及D.J.Stout。 本书的封面设计和内页排版都曾获奖,向读者展示了当今秀的书籍设计。设计师是五角星设计公司合伙人之一Kit Hin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