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10位设计艺术家包括:高校(主要是广州美术学院书籍设计专业)设计专业教授和广东省从事书籍设计的资深设计师。本书力求从书籍设计师的角度去诠释其作品,让读者融入到书籍设计师所要表达的信息环境中,了解他们的艺术创造轨迹,见证艺术与阅读推广的完美结合。
这本书收录了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家、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近年与中国、韩国及印度的六位著名设计师 吕敬人、黄永松、安尚秀、郑炳圭、R.K.乔希(R.K.Joshi)、柯蒂 特里维迪(Kirti Trivedi),就东方各国的文化异同,亚洲的书籍、文字、设计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对谈,通过他们的对话使读者得以分享这些设计师们对本国的文化、文字的思考,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实际设计工作的体会和经验。而书中配合各处对谈内容分别选刊的杉浦康平和六位设计师的作品,也为读者提供了从思想到实践的典范。
《游弋在方寸天地:徐晋林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由徐晋林著
《Design+全球设计精粹(第2辑)》丛书收录*、前沿、*秀的国际平面设计案例,对其进行更为精细的筛选和更为合理的分类编排,分为《包装设计》、《画册、书籍设计》、《标志、名片与vi设计》、《广告、宣传页、卡片设计》、《界面与网页设计》、《图案设计》6个分册。收录作品涉及全球约40多个国家及地区,旨在加强设计师间的国际交流,开阔设计视野,开拓设计思路,启发设计创意。可供广大的艺术和平面设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参考。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画册和书籍两个部分。
爱书的人离不开书桌、台灯、笔尖,自然更不可离不开的是存储知识与生活的书架。 书架是很常见的居家摆设,而我们常常忽视了设计对它产生的影响 无论是功能性抑或美观性。书架的历史悠久,它的发展历史充满趣味,而当前已有很多设计师对书架做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本书将梳理书架的发展历史与演变历程,并将向读者展示百余种来自世界各地、功能和形态各异的书架,希望对相关设计专业的读者有所帮助。
《书籍装帧设计完全手册》向读者展示来自世界各地极具创意的书籍设计作品。书中的作品在开本、结构、装帧、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点,我们通过精美的图片展示的同时也通过文字将作品所使用的材料、工艺、开本、页数以及创作的理念进行详细地阐述和介绍。 这是很特别的书,将书籍的设计样式用图片展示出来,将书籍的具体尺寸和纸张等信息一一罗列,再附上一段说明。展示书籍设计的方式毫不拖沓,同时也清晰明了的把一众信息展示全面。同时也将一些新颖有趣的装帧方式运用到自己身上,将自己装扮成一个艺术品,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实体的范例。
《世界*美的书店》中的 20 家书店是由美国娱乐网站 Flavorwire 的编辑跑遍全世界而收罗并评选出来的。这是一个即使没有纸张也可以读书、不需要直接到书店就可以买到图书的时代。尽管如此,人们依旧对书店很是着迷。试问,究竟它们的身上有着怎样的独特且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继续走进这些书店呢? 通过《世界*美的书店》,作者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 世界*美的书店 的旅行,一窥这些书店的成功奥秘。本书精选出独具个性的 20 家书店,它们分别位于欧洲、美国、南美以及亚洲。《世界*美的书店》中不仅展示了每家书店的多幅内景图片,而且包括了记者因深入到每家书店、进行实地采访而写出的介绍性的文章。 《世界*美的书店》的设计者是曾为代官山蔦屋書店负责设计的原研哉。 另外,《世界*美的书店》还设有多个专栏和访谈,可以让
十年的收获除了硕果累累的作品,更在于国人对书籍设计的理念与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典籍浩如烟海。中国的书籍设计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逐渐确立了自身的设计语言。古人说笔墨当随时代,对当今中国设计师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在接受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从现代日益多样的设计元素碰撞中汲取新的活力,以强烈的创新意识,赋予个性化的设计语言,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书籍设计风格。这也是中国美的书评委会十年不懈追求的目标。
虽然《我是猫》为人熟知,但未必被大家仔细读过。为了让读者能重拾它的独特之美, Graphic 社计划为此书重新装帧,并集结出版,因此特邀了一些设计师,实实在在地对本书进行了重新打造,并在《设计典藏》上刊发了题为“装订道场”的连载。本书收录了连载的全部作品,另又为本书的刊行特别邀请了一位设计师加入,因此总计有 28 位设计师的作品收录其中。面对《我是猫》这部文学巨著,设计师们前所未有的奇思妙想和表现手法,定会让读者在翻动书页时惊喜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