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期刊收藏家谢其章先生撰稿。书中简述了中国期刊的发展历史,各个时期的期刊以及收藏期刊的基本知识。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对这些国宝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何出版陈列?藉以发扬我国艺术与文化,实是我中国人之共同责任。
《国宝档案:佚名·九歌图》为国宝档案系列之一,由周玉全编著。国宝档案系列,是对历代横幅的经典绘画的系统整理,每本以作品为主,以高清的图片和册页形式展现,每本有专家对每本图书系统的文字介绍,包括画家生平、作品艺术价值及特点、作品流传情况等资料介绍。
流传于世的书画佳作,从来都是藏家访求的宝玩,也是书画家借鉴的典范。书画鉴定名家张珩、谢稚柳、徐邦达、启功、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李霖灿、傅申、方闻等,在书画鉴定领域经验丰富、成就卓著。
本次出版的《古玩图鉴》系列丛书主要有以下特点:《古玩图鉴》共有8册,分别是:铜器篇、玉器石器篇、陶瓷篇、书画与碑帖篇、家具篇、玺印古钱篇、文房清供篇、杂项篇,内容上大大超过原著《古玩指南》;原《古玩指南》仅仅是单本单色,没有图片,改编后的《古玩图鉴》共分为8册,全书插有近3000张的精美图片,大大提高欣赏和阅读的效果;鉴于在赵汝珍时代的科技和考古的局限性,书中难免有悖论,编者对原文作了一些修正并增加现代考古的成果。赵汝珍是清末大理院少卿、古玩大家余戟门的女婿,琉璃厂萃珍斋的主人,有着广博的古玩知识。他所编著的《古玩指南》自1941年出版以后,一直受到古玩界的推崇,被认为是古玩界的入门宝典和文献。《古玩图鉴》系列丛书忠于《古玩指南》原意的基础上,大胆融入了诸多现代元素极力展现当代古玩界的新
葡萄寓意吉祥、多子,且形态生动、多样,是极入画的题材。本书从基础、实用的角度讲述紫色葡萄、绿色葡萄、红色葡萄的画法,同时分步骤讲解黄色叶子、绿色叶子、紫色叶子的绘画方法,并且穿插讲述了露珠的画法,而后辅以不同幅式的步骤以及作品展示,生动、直观,利于作者临习。
谈及收藏,人们往往首先会联想起古代钱币、青铜器以及陶瓷艺术,再深入些,则容易想起名人字画……简言之:收藏,古玩、字画而已。其实,就收藏本质而言,应该理解为搜寻有价值的珍品而藏之。藏品的价值包含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因稀有而带来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距今约2000年历史的艺术精品、作为我国美术史上的艺术奇葩,被专家称之为“敦煌前的敦煌”的汉画像石理应为收藏珍品中的珍品。在画像石的主产区的屋基、桥墩、小院中的简易饭桌及其脚下践踏的石板街也往往是由汉画像石构成。
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文房用具中的代表,被历代中国文人视为至宝。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载体和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在整个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女性绘画一直作为男性绘画主导的画坛的点缀而存在。女画家及其作品在绝大多数的画史著作中都几乎不被提及,只是在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中才有关于她们的简单而重复的记载。从画迹的角度看,她们的传世作品不足千件,其中多是明清时期的作品。故宫博物院现藏古代女性画家作品约250余件,这其中有很多代表性画家的代表之作。可以说,通过这些藏品可略窥中国古代女性绘画的基本面貌。不过,在进八这些传世品所构筑的女子绘画世界之前,还应该提到本书,它就是清代学者汤漱玉撰写的《玉台画史》,这是我国部古代女性绘画史。它将上古至晚清的女画家分为类:宫掖、名媛、姬侍、名妓。这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女性绘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只是,汤氏所说的“宫掖”画家,其留传的作品已如凤毛麟角,缺少时代的连续性,作为一
图书典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藏书历史。在春秋战国时,已有私人藏书家出现;历经汉魏六朝至五代,日见其盛;有宋一代,私家藏书已与官府国家、书院道观,成三足鼎立之势。对于唐弢的藏书,巴金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学馆有了唐弢的藏书,文学馆就有了一半。”作为一代文学大师,巴金深知唐弢藏书的质量。唐弢藏书的数量虽然仅占中国现代文学馆诸“文库”藏书总量的四分之一,不及全馆藏书总量的八分之一,但唐弢藏书的质量大大超过其他文库。我们曾对唐弢文库进行了一年多的著录整理,其结果证实巴老的话千真万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