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之大道:G219高原篇》聚焦G219西藏段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发展,是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和西藏地区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科学知识普及而编制出版的一部自然科普图书。本书聚焦G219西藏段,以广阔的地理视角,通过精美的摄影作品、充满故事性的科普文本、生动形象的科学解析图以及丰富实用的科学旅游导引信息,行走精品旅游路线,饱满呈现这条景观大道、科学大道、文明大道和旅游大道的独特魅力。 书中精选展示了G219西藏段沿线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 代表性地理景观,包括边疆之路、大道巅峰、高山、冰川、河流、湖泊、沙土、粮田、生态、旅游发展等主体内容。从地球系统科学视角讲述了地理景观背后的科学知识,创新性地阐释国之大道科学旅游的内涵和资源优势,对沿线自然地理景观进行科学知识普及
本书是一部系统梳理和挖掘入藏的八条路线的旅游图书。青藏高原高奇险峻,进藏之路宛若登天。从古至今,人们走出了哪几条入藏道路?它们在哪儿,地理分布又有什么玄机?每条道路的特色景观和独到体验是什么?旅行者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本书重新挖掘了三条入藏历史古道:鲜为人知的克里雅古道,清朝的官道 川藏驿道,文成公主入藏与唐朝外交官王玄策出藏的国际线路 唐竺古道,让古道重生,璀璨重现;同时对5条传统入藏线路 川藏南线、川藏北线、青藏线、滇藏线和新藏线进行了梳理,将各线路特点及沿途每一站的精彩,悉数奉献给读者。
这是为即将开始西藏之行或向往西藏之行、西藏文化的人设计的西藏指引书。除了例行的示意图和交通情况、旅行提示等(大多经作者实地考察或对资讯进行核对更新)之外,还特别筛选提供了适当的背景和词汇解释,以使旅行更加丰满和深入。因为我们知道真正好的旅游绝不只是感官的旅游。 书中多方收集了精关照片和资料图片,以展现西藏之旅中的特色风景和文化景观。希望这本进藏旅行的全身心的攻略相信会对你的旅行有所裨益,有所增值!
\"西藏,对于没去的人来说,它是一方令人神往的佛界净土;对于去过的人来说,它是一个令人怀想的精神家园。 本书是一本是为向往西藏之行、西藏文化的人和即将启程去西藏旅行的人设计的西藏旅行百科全书。除了例行的示意图和交通情况、旅行提示等(大多经作者实地考察或对资讯进行核对 新)之外,书中的精美照片和资料图片,展现了西藏的特色风景和文化景观。另外,特别筛选提供了适当的背景和词汇解释,以使读者能够全面领略西藏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信仰,从而获得超脱尘世的体验。 西藏在上,催我远行。 \"
李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摄影师。 近十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建筑的设计与研究,先后主持设计了多座建筑作品,其中包括四川阿坝州九寨黄龙机场航站楼、办公楼、四川甘孜州康定机场航站楼、西藏阿璽机场航站楼、西藏拉萨民航酒店、湖南张家界机场新航站楼、山西运城机场新航站楼、哈尔滨机场新航站楼多项建筑项目。 近十年以来,先后几十次前往四川阿坝州、甘孜州以及西藏自治区拍摄高原藏区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专心于中国西部风光,人文地理以及历史文化题材的拍摄和建筑文化方面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摄影艺术风格,并且开创性地探索了区域性传统文化和当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设计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建筑设计界和摄影艺术界颇具影响。
布达拉宫(汉英明信片)
中国西部大开发,被称为“世纪工程”。它给世界带来了振奋,因为西部蕴含着蓬勃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商业机遇。人们在关注中国西部、探寻中国西部、研究中国西部,他们想了解那里的一切。于是,一个个参观团、考察团、记者团相继西去,一封封索要资料的信函、电子邮件接踵而来。他们的心情是急迫的,因为迟缓就有可能落后于人而坐失良机。为了让中国西部向世界撩开面纱,展示自己,五洲传播出版社编写了这套《中国西部概览丛书》。 中国西部具有神奇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需要介绍的内容实在太多太多。 ——那里是我国境内发现早原始人的地方,云南的元谋猿人距今约有170万年,陕西的蓝田猿人距今也有80万年。 ——那里是10世纪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历时1100多年。
新藏线是一条真正的‘‘天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L海拔、路况险的公路,也是我国西部边境极为重要的国防公路。这条“天路”,要翻越5000米以上的达坂(维吾尔语中意为“山口”)10处,过44条冰河,时遇泥石流、塌方或暴风雪,但这西域边陲3000多千米的边防线,从没有因为新藏线的艰险而在给养和物资供应方面出现短缺。其中的界山达坂一一海拔高达5248米,界山达坂和死人沟,是几条进藏路线中危险的路段。所要面临的挑战就是在半天时间里,要驾车从海拔900多米急升至500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