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巢 : 美国金融目前很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内容简介:迈尔·米尔肯被誉为“美国金融界影响力仅次于J.P.摩根的人”。他曾影响并改写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进程、经营模式和政府监管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起,以米尔肯为首的“华尔街四大金刚”,组建的内幕交易网破坏性之大、波及之广、情节之恶劣、影响之深远,在金融目前无人能出其右。 他们利用资金、人脉优势和监管漏洞,疯狂进行股价操纵、内幕交易和恶意并购。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投行到上市公司、财经媒体、律师事务所、监管机构,美国几乎所有相关机构都涉及其中,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亿美元。以致媒体评价,这个案件是世界金融目前极具代表性的犯罪案件,其他的金融案件,都只能说是这个案件的缩小版、删减版或复制版。 这个案件直接促使美国新证券法出台,间接引
迈克尔 米尔肯被誉为 美国金融界影响力仅次于J.P.摩根的人 。他曾影响并改写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进程、经营模式和政府监管制度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以米尔肯为首的 华尔街四大金刚 ,组建的内幕交易网破坏性之大、波及之广、情节之恶劣、影响之深远,在金融史上无人能出其右。 他们利用资金、人脉优势和监管漏洞,疯狂进行股价操纵、内幕交易和恶意并购。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投行到上市公司、财经媒体、律师事务所、监管机构,美国几乎所有相关机构都涉及其中,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亿美元。以致媒体评价,这个案件是世界金融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犯罪案件,其他的金融案件,都只能说是这个案件的缩小版、删减版或复制版。 这个案件直接促使美国新证券法出台,间接引发了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和1989年的日本股灾。美国花费十余年
本书的论述以西欧、北美与东亚若干重要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为主,兼及其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史实,按照世界金融发展历史的脉络将人类金融发展史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论述,*阶段农业革命时期的金融发展,这是金融发展的先驱,阐述了金融在农业文明中诞生;第二阶段商业革命时期的金融发展,阐述了商业革命时期金融业的崛起;第三阶段工业化过程中的金融发展,阐述了工业革命中金融业的大迈进;第四阶段当代金融业的发展,阐述了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科技进步与金融发展、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协调等。本书试图把金融的历史变迁、发展与当今国际经济、国际金融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是一部全球货币、全球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史书。
一部基于各银行发行的纪念币章写著的世界银行史 这本书是 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 系列出版物第3册,以饱经历史沧桑的银行纪念币章作引,娓娓道来,抽丝剥茧,以轻松的语调讲述隐藏在这些币章背后的跨越百年的银行史、金融史。这本书深度挖掘、整理大量原始实物史料,深入描述了外国银行的历史演变,承接前两册近400枚银行币章,汇聚了150余枚稀罕的银行专题纪念章,涉及数百家银行,史料丰富,内容独特,兼具可读性和收藏性。 书中收录的*早的银行纪念章发行至今已逾百年。这百年间,许多当年的发行银行已经不复存在,那些历史也早已被人们遗忘。但是,这些坚硬的金属币章,犹如一枚枚金融历史的 指纹 ,在今天这个世界金融业*精彩的时代,继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本书探讨了当前全球货币体系的构造、特点及其缺陷,并对与之伴随的美式全球化的兴衰,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解释。此外,本书分别从政治和人口角度探讨了利率曲线的短端和远端定价机理,并对货币国际化和汇率波动提出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货币份额幂律、债务定价币种、人口春秋比、汇率定价机理……书中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视角、新主张,将为读者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从国内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2011年,我国克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外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对外经济交往更加活跃,全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较2010年增长22%。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11亿美元。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8%,较2010年下降1.2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总顺差4228亿美元,下降19%。跨境资本流动波动较大,由前三季度资本净流入同比增长62%,转为第四季度净流出290亿美元;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
本书站在国际的视野,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对信用评级的历史发展、技术方法、监管改革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全书为六个部分:*篇介绍了信用评级的基础内容;第二篇是信用评级的历史发展;第三篇是信用评级的质量检验;第四篇是信用评级的技术方法;第五篇是信用评级的监管;第六篇论述了我国信用评级的发展和展望。为了有益于理解书中的内容,部分章节还安排了案例,与经济社会现象相结合。 本书可以为金融市场及信用评级行业的从业人员、相关有兴趣的人士了解、研究信用评级及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也可以为高校和研究部门的研究人员开展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对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特征和理论基础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和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对中国的外汇储备战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一研究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新型金融危机的特点、机制和路径进行归纳和总结,重建关于现代金融危机的基本理论框架;二是根据新型金融危机的理论启示和经济影响,结合危机后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总体趋势,将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置于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框架下进行研究。
2014年,全球经济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各国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取向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改革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明显增强。 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在震荡中趋向基本平衡。经常项目顺差2 19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8%,与GDP之比为2.1%,仍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之内。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扩大54%。同时,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明显增强。季度延续了2013年底的净流入态势,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40亿美元。第二季度以来,受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等因素共同影响,资本和金融项目转为逆差,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累计逆差557亿美元。具体来看,直接投资持续较大规模净流人;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等非直接投资形式的跨境资本由净流人转为净流出,主
检查2014年绩效评价工作要求落实情况,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选择4个2014年开展绩效评价且有代表性的项目,对其绩效评价准备、设计、实施、报告编制、结果运用与公开各工作阶段的合规性、有用性、公正性、方法适当性、利益相关方参与和成本经济等质量控制要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别编制了绩效评价再评价报告。 为更好地指导后续绩效评价工作,我们从31份报告中精选出了7个项目的评价报告作为案例,修改完善后汇编成书。这7份案例报告结构均符合《操作指南》要求,内容翔实丰富,评价方法得当、证据充分、分析细致,结论客观明确,特别是都设计了能反映项目特点的评价指标框架。同时这些案例也各有特色:河北、山东、新疆、农业部和吉林在评价框架中赋予了每个评价指标权重,制定了明确的打分标准,对每个评价指标、关键评价问题和
美联储是私人的?美联储是政府的?美联储是一个怪胎,它是 政府的一部分,却又小心翼翼地置于选举程序之外,它是华盛顿与华尔街之间的旋转门。作为资本的政治代言和监管者,美联储决定了谁将贫穷,谁将富有。 这是一本开创性的畅销书,记录了保罗·沃尔克任职美联储 的8年中,强势扭转美国被通货膨胀吞噬的命运,奠定了迄今为止世界经济的基础。本书在 经济玩家大量采访的基础上, 次带领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中情局 机密、比总统和国会 强大的神秘机构。 这是一本经典却通俗的著作,让你可以轻松学会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华尔街的金融大佬,是不是普通人的敌人?他们遵循什么样的金融动力学?为什么说货币是一个神秘的心理操纵术,每个人都深受它的影响?央行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全国经济系统,美联储为何能够执 经济的牛耳
本书基于 一带一路 的时代背景,针对外向型经济时代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审视当前涉外人才培养机制弊端,明晰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方向,以此针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 外语 专业 的培养方案、多元化的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设置等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从而在 一带一路 背景下为高等院校提高国际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耦合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借鉴与解决思路。
当前,将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因子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的ESG投资已经成为全球性潮流。ESG投资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未来,中国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35年现代化目标都需要更进一步的转型和改革,而兼顾社会和环境影响的ESG政策框架有助于加速这一进程。本书分析了全球18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经济体在践行ESG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的做法,总结了主要经济体的ESG政策法规及其相关实践,以期为中国制定和完善ESG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本教科书以概括性的引论开篇,随后展开三个部分:外汇市场;汇率风险、敞口和风险管理;长期靠前融资和直接投资。每个部分从一个短小的案例开始,各章以写给财务总监(CFO)的概要结束,概要考察了一个假想的财务总监如何将本章论题应用于管理情形。本书还安排了章后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各章的内容。
本书基于对新世纪国际金融格局变动的基本估计,通过对二战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体制的变革的比较和新世纪面临挑战的审视,特别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为我国新时期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借鉴,并提出适应新世纪国际金融形势变动和我国国情的相应对策。书是就不同类型经济体的金融体制、监管及立法进行综合比较,寻觅其共性与特性,从而依据中国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