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航海大发现开始讲述全球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聚焦于美国、欧洲主要经济体,以及印度、韩国、墨西哥、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历史演进;描述了美日、中美、欧美、中欧、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内部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以及未来发展和应对方案。本书还对世界贸易体系的利益格局变迁、贸易战与贸易谈判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行业、企业、个人从业者等维度探究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国方案。 作者对贸易保护史的描写信手拈来,从历史与地理的多重维度梳理全球贸易保护的脉络,这种宽广的历史性描述有助于我们摆脱对当前贸易格局的脸谱化认知,并从尘封的历史记忆中寻求全球贸易保护的真相。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在第五消费时代即将到来之际,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出了社会将更加孤独和分裂,并指出了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研究不仅针对日本,对我们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作者在书中指出,少子化、人口老龄化让日本步入了孤独社会,而疫情更加速了这一进程。作者曾在《第四消费时代》中提出第四消费时代是“走向创造链接的社会”,但近些年,作者研究认为日本社会正在往孤独与分裂发展。作者认为应该探索现代意义上的“必要的链接”,因此提出诸如“单身社会”“共享照料”“共享住宅”等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150余年前,伟大导师马克思根据观察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革命,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资本论》。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颠覆了传统的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建立起一个在现实中能得以实践的社会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在书中他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其实就是现代社会全部体系赖以运转的轴心。而在该书出版150年后的今天,仍旧在被人们反复阅读和研习。 日本经济学教授的场昭弘,结合自己在 二战 后数十年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经验,对《资本论》进行了补充和发挥,将《资本论》与现代经济发展相结合,独创出《 资本论 轻松读》一书,将人们对《资本论》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米塞斯创造性地将所有经济学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过去伪存真,用无懈可击的逻辑和洞察力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科——《人的行为》,这是整个经济学传统中第一本真正综合性的专著。在这本巨著里,市场不再是分散隔离的局部现象,而是彼此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不仅如此,他还少有地将社会、政治、历史等学科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理解。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在人的自利驱动下可以造福整个社会。而米塞斯则进一步提出自利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根本原因。人在理性的指引下认识到,交换、分工和合作能给每一个人带来好处,而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协作,一定可以带来更持久的物质繁荣和精神富足。 《人的行动》是经济学的很好;它是一套完整的经济学体系,它立基于行动着的人,即在现实世界中有目的地行动的个体的分析之上。
本书是一部经济学经典著作,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本书对英国资本主义、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促进作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将市场比作 看不见的手 。几百年来, 看不见的手 已经成为市场的代名词。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曾被无数次的引用和解读。为了真正理解他的经济思想之原貌和全貌,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国富论》的全译本。
内蒙古、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湖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山西……数十个城市,上百家企业,几百名受访者,何帆老师说:我做了一场“报复性”的调研。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很多故事:现在的创业者是什么样子,支持他们的投资者又是什么样子?包头这座城市如何由衰落再度兴盛?养猪户如何在空间逼仄、利润微薄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小微企业如何构建出一条花椒产业链?基层医疗体系发生了哪些变化?常州技师学院的职业教育为就业问题提供了哪些新思路?……你将看到对很多问题的探讨:新能源产业是否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中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我们即将面对的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不会带来金融风险?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不会带来债务风险?“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
该书为日本著名经济学伊藤隆敏和星岳雄研究日本经济的集大成之作,讲述了日本二战后从追赶到接近世界发展前沿,再到经济增长停滞的经济发展史。该书时间跨度大、资料翔实,但并没有使用大量晦涩的模型。该书前半段的分析,即追赶式发展及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非常相似,如何避免追赶式增长后的断崖式增长下跌,该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该书后半部分对日本“失去的20年”的分析,对我们了解发达国家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比如监管、低利率、人口老龄化、信贷、财政政策、社会保障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在国际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研究日本的经验,以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在全球低利率、低增长、低通胀的背景下,日本的经验尤为重要。
在人们通常的意识形态中,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很多只能算是经济波动,而不能算是危机。但作者认为,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六十年间,已经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而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阶段性特征有关:在“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体制的改革所产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农”转嫁,因而城市的产业资本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得以维持;而不能直接向农村转嫁的危机,就导致产业资本在城市“硬着陆”,引发政府财税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连续增加数万亿投资以吸纳数千万“非农”就业的举措,很后成功地应对了2009年
《漫画资本论》内容简介:《资本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对人类社会进程和人类思想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漫画资本论》意在通过漫画的方式,为读者架设起通向《资本论》原著的桥梁,期待有更多的人以读《资本论》为契机来接近马克思主义,这在金融危机阴霾笼罩下的当今时代极具现实意义。《漫画资本论》不仅以生动的故事详细解说了现代贫困与差别的本质问题,揭示了资本的内涵,还描绘了马克思的一生以及他与恩格斯的友谊。随着一幅幅漫画的展开和十篇精彩的解说,马克思名著的精髓也就随着故事情节的铺陈而跃然纸上。《漫画资本论》中译文由《资本论》研究专家张钟朴审定。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部书之一,影响人类丈化进程的100部经典之一,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的经济学译著。 这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经济实践活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书,一部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敏感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他能对其笔记本中的所有材料进行甄别筛选;这个人还有着非凡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引入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他对当时的各种学术思想极为敏感。他像后来的卡尔·马克思一样不是与世隔绝的“书斋学者”,他仿佛全身都装着天线,能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他在开启之时写作,他不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作,他的思想不仅对经济学和国家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直至仍影响着人类的整个生活环境。
大卫 李嘉图(1772年-1823年)是英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价值、地租、贸易、工资、利润等领域都很有建树,在比较优势理论和等价定理问题上更是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李嘉图的经济思想,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我们现在依据英国经济学家彼罗 斯拉法主编、M. H. 多布助编的权威版本将李嘉图的作品重新整理,形成系统,作为《大卫 李嘉图全集》出版。 本卷收录了李嘉图就金价、汇率、利润、税收、公债、偿债基金、经济停滞、生产过剩等问题与马尔萨斯、穆勒、麦克库洛赫、边沁、图克等学者进行探讨的书信137封。
本书解释了资本主义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其运转有时并不如我们所愿,以及在长期内它如何改变了自身的运行方式,也变革了我们周遭的世界。本书所采用的经济学三维方法的关注点没有局限于正统经济学著作所强调的市场竞争,也包括统制的关系——在企业中、国家间和社会群体问权力的运用,还包含了对历史变革进程的关注。将竞争、统制与变革这三个维度统一起来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对利润的追逐。在这一核心概念下,本书分析了企业问的竞争,作为投资和技术变革的驱动力的对利润的追逐,以及追求利润作为所有者、工人、政府、雇主和消费者之间冲突的根源。 本书命名为《理解资本主义》(而不是《理解经济学》),意在将读者的兴趣引向经济本身,本书的主题是实际的经济制度而非经济学家的观念和模型。基于此种考虑,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其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对ESG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进行系统和深入探索的学术专著,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书共分五篇,分别为历史沿革与基本理论分析、国际准则与欧盟准则研究、气候披露与“漂绿”行为研究、很好实践与典型案例分析、中国准则制定战略与挑战。本书能够为学界和业界了解国内外ESG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历史演变、前沿动态和热点难点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和作出一定的贡献。
本书从制度创新、结构变迁、经济增长、政府作用四个维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脉络作了系统的梳理,其中既有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描述,又有对经济学理论进展的总结。全书从古代中国经济的历史实践、中国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开篇,通过 制度创新 开放发展 结构变迁 政府干预 经济增长 等五大部分的分析架构,形成中国经济学分析大纲,分别综述了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国特色的开放和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国特色的结构不平衡及其变迁过程,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侧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中国经济赶超型增长的奇迹和模式及其转型。
大卫 李嘉图(1772年-1823年)是英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价值、地租、贸易、工资、利润等领域都很有建树,在比较优势理论和等价定理问题上更是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李嘉图的经济思想,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我们现在依据英国经济学家彼罗 斯拉法主编、M. H. 多布助编的权威版本将李嘉图的作品重新整理,形成系统,作为《大卫 李嘉图全集》出版。 作为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李嘉图曾多次在任职期间发表关于经济问题的证言、演说和发言。本卷就是这些讲演稿的汇集,体现了李嘉图对济贫税、偿债基金、预算案、高利贷法令、农业萧条、银行特许状、养老金议案等多方面问题的看法。
芯片是现代世界赖以生存的稀缺资源,就像石油一样。如今,军事、经济和地缘政治力量都建立在芯片的基础上。从制导导弹到微波炉,从智能手机到股票市场,一切都离不开芯片。谁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谁就能在科技和经济等领域产生巨大的优势。长期以来,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各国,都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进行激烈的竞争,以图赢得这场立足于科技之上的战争。经济历史学家克里斯·米勒在书中较为完整地描述了各国为控制芯片技术而进行的长达数十年的斗争历程,解释了半导体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美国是如何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军事系统的。 本书集科技冒险、商战故事、大国博弈于一体,分析了芯片崛起的历史,以及以控制芯片行业的未来为目的的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权力斗争
大卫 李嘉图(1772年-1823年)是英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价值、地租、贸易、工资、利润等领域都很有建树,在比较优势理论和等价定理问题上更是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李嘉图的经济思想,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我们现在依据英国经济学家彼罗 斯拉法主编、M. H. 多布助编的权威版本将李嘉图的作品重新整理,形成系统,作为《大卫 李嘉图全集》出版。 本卷是由对李嘉图的生活和经商经历的介绍、他与家人的通信、他在欧洲大陆旅行的游记等内容构成的,可以使读者更好的了解李嘉图的思想和学术。
《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上中下》由刘克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