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学生来说,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是困难的。课程中所涉及的定义十分晦涩,并且不同学派之间的理解也有着的分歧,这都使得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很难有全面的理解。本书的出版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消除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本书难度适中,没有特别复杂的数学推导,同时,本书涉及门前宏观经济学中的所有主流学派,不带偏向地将各个学派的思想与方法予以介绍。《高级宏观经济学基础》逻辑清晰,涵盖面广,语言的叙述流畅而易于理解。每一章都独立地介绍了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领域,在每一章的开头会标明本章的关键要点,在每一章的结尾会列出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参考文献,以便学生检查白己的学习效果,并就白己感兴趣之处作进一步的阅读和学习。本书对于数学基础的要求不算太高,掌握了常微分和偏微分计算以及矩阵运算知识的读者在阅渎
准备本书第三版的奢求是保持内容的新颖鲜活。为此,我以怀疑的目光重新审视了本书的每一页、每一章节。我躬身自问,是否所列材料仍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是否展示这些内容的方法也依然是最适宜的。反省的最终结果则是对本书进行广泛的修订:完全改写了有关投资理论、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波动理论以及不完全名义调整的微观经济基础的章节,其他章节也通过删旧添新的方式进行了修订。整个修订工作旨在确保本书的内容尽可能地与时俱进。在完成这些工作的过程中,我竭力保持对基本问题而非模型的关注,竭力保留精华内容,竭力保持理论与经验工作的恰当平衡。 本书的完成得益于许多人的鼎力支持,它是我在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特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授课的结晶。我对许多学生在上课时所给予的积极反馈、耐心与鼓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来看,保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是我们面对种种不利国际环境的基础,也是消除金融风险的根本保障。为此,必须把结构调整作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尽快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一方面,结构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另一方面,必须对我国资本市场进行改革,着力于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本书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迫切需求出发,主要探讨了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问题,力求探索应对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经济、金融、国际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作者曾以此为主题,于1999年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当时正值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各有关人士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东南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