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60年(1949~2009)》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实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1949~2009年我国台湾经济60年来的发展脉络与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轨迹,既透视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前景,又对推动祖国大陆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台湾经济60年(1949~2009)》可供经济学学习者、研究者以及相关实务部门工作者参考使用。
《"全产业链"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山西为例》内容简介:“全产业链”是由中粮集团提出的由原料生产、加工到最终消费品的产业组织形式,由于其在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方面的突出表现,得到了产业界的认可,并被应用到许多行业。在此背景下,剖析“全产业链”存在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探索其相应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全产业链"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山西为例》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进化论等多学科知识揭示了“全产业链”形成的影响因素、演化机理、分类和治理模式,为分析和构建“全产业链”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选择了部分外不同类型的“全产业链”案例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了这些案例中“全产业链”构建的背景、特点、效益及启示,为理论的应用奠定了实践基础;再次,以山西为例,通过统计年鉴获取数据,运
本书介绍了经济学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地理经济学,其主要解释经济活动跨空间分布的问题。本书力图把经济学不同领域的观点联合起来并加以应用,所以对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以及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这些领域的研究工作的学者大有裨益。我们提供“介绍”并不是说我们有意避开经济模型或是艰深的概念,而是我们在努力写一本能把对地理经济学感到陌生的读者和学生带进这片领域,使其更易于理解的书。尽管我们介绍并讨论的经济模型和途径各种各样,但我们尽量少用所需的专业术语。不管何时,只要有可能,我们就用专门的注释框帮助读者领会重要的概念并大量使用例子和图表来解释模型的运作。第3章解释了地理经济学核心模型的结构,并用六个专业注释介绍其形成背景。整本书所要求的算术能力水平并没有应该为经济
当今,创新是新经济时代发展的专享出路。科技服务业作为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当务之急就是要在自我创新和推动社会创新中寻求发展。张寒旭、邓媚编著的《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广东省的战略抉择》全面阐述了科技服务业的概念、特征、分类,详细分析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新趋势、新业态,并结合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本书适用于广大科技服务业从业者、研究人员及科技管理部门相关工作者。
《解读珠三角:广东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包括广东经济发展概述、广东产业形成的历史环境、生产要素的聚集与使用、广东产业结构形成变迁路劲及升级前景等内容。
《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按内容归类为粤港澳经济合作研究、区域经济运行探索和中国经济特区发展与广东经济转型研究。书中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设想的提出》、《从经贸、投资角度比较珠江、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及发展前景》、《香港澳门践行CEPA的绩效对两岸经济关系影响分析》、《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粤港经济合作问题》等数篇论文,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全文转载。《关于新时期广东经济发展转型的若干思考》,被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为广东改革开放30年优秀论文(2008年)。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两篇论文,先后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香港、澳门回归十周年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和一等奖(2007年,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