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通关业务指导》对海关及通关业务进行系统梳理,涵盖海关管理与报关、报关程序和流程、对外贸易管制制度、进出境货物海关监管、通关作业规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商品检验、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报关单填制、法律制度(统计、稽查、知识产权、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裁定等)等内容。尤其在通关作业流程、报关程序和对外贸易管制制度中将关检融合后的关键点进行了阐述。
《天九湾贸易金融丛书:国际商会信用证案例评析》针对UCP600实施以来2007至2011年间国际商会的信用证案例做了逐一点评,共136个案例。这些案例是学习、理解及应用信用证游戏规则的资料。《天九湾贸易金融丛书:国际商会信用证案例评析》可以作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国际贸易从业者、国际结算业务从业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作为“链改”专著,意义重大。“链改”简言之是用区块链的技术特点、运作方式和思维范式对企业、经济、社会进行改进和完善,进而实现帕累托优化的过程。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其内涵和外延已不限于技术本身,且区块链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金融、社会和文化逻辑。作者秉承“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行业责任和历史使命,力图从经济、政治、金融、社会和文化等多角度阐述区块链的发展,吸取了区块链行业“币改”的教训,回顾了中国21世纪资本市场“股改”的利钝得失,奠定了通证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整体框架。在区块链行业诞生十周年之际,建立健全“链改”体系、深入推进“链改”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8年起于美国,之后重创全球经济的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并考验着国际金融体系的可靠性。受到此次危机的激发,IMF和世界银行目前已经启动了各自的改革进程,WTO必须也开启新一轮的改革进程。本书解释了WTO的制度改革为何在这一世界历史的关口如此必要。它包含各位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对WTO需要被重新设计以应对21世纪挑战的重要方面提出的看法。而且,它还包括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来自发达国家的研究者作出的贡献。该书不是简单地分析WTO目前的功能、问题和挑战,而是呼吁开展行动,提出的倡议有可能成为WTO作为一项制度进行改革的蓝图。
《中国口岸年鉴》(2010年版)是由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管,由中国口岸协会的叶剑主编的一部全面、翔实记录中国口岸发展状况的编年书,是一部具有基础性、史料性、性的工具书。本年鉴采用条目体结构,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纂,点面结合、条块结合,记载了2009年口岸各查验部门的主管部委的工作综述,逐个记载了2009年各省级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5个计划单列市口岸委或口岸办的工作综述,以及口岸各主要查验部门的工作简述和主要业务数据表格。主要内容还包括2009年新颁布实施的有关口岸工作的法规,以及口岸各类统计数据。
在中世纪前期各方面都明显发达予欧洲的世界,为什么后来却走向了与欧洲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甚至到现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落后于欧洲?无数的社会科学家试图对这个历史之谜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综合运用了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各学科的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和历史分析,对中世纪后期东谣方的大分叉给出了制度上的解释。本书是制度经济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堪称经典。
本书作为“WTO法律规则详解丛书”的组成部分,主要对《原产地规则协定》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在章节编排上,本书主要按照WTO《原产地规则协定》的条款顺序,逐条对协定的内容进行介绍和讨论。在内容上,本书主要包括条文阐释和条文评析两大部分。其中,条文阐释部分主要对协定条文本身的内容进行解释和阐明,以使读者清楚地知道协定条款的具体内容和含义;条文评析部分则在对协定条文内容进行阐释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协定相关条文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及意义,以及协定相关条文、制度与WTO其他多边贸易协定相关制度的关系等,以使读者在弄懂协定本身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弄清楚协定条文在整个WTO法律制度里的涵义和意义。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功能是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制度创新。《自贸区实践指南图解工作手册》主要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功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新形势和新政策,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度创新层面、主要任务层面对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运行给出了实践操作的描述。《自贸区实践指南图解工作手册》既对自贸试验区的国家战略意图进行了准确解读,又对制度创新及主要建设任务的操作规范作了图文并茂的“指南”,有助于新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及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
《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14)》正文内容分为9个部分:1.综合;2.消费品市场;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饮业;5.国际收支;6.对外贸易;7.外资;8对外合作;9.旅游。为便于读者使用,《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14)》对所用略语和主要统计指标的含义、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作了简要说明。
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对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构建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梳理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数字服务贸易、跨境数据交易、数字文化贸易以及数字平台五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数字贸易规则这一热点专题探讨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本书集中专家力量,汇聚专家智慧,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切实有效推进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提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59801.9亿元,较2021年增长12.9%,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为28522.4亿元,进口额为31279.5亿元,与我国建立服务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 地区 )增加到200多个。 本书分为总报告、行业篇、专题研究篇、比较与借鉴篇四个部分。对2022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热点、亮点、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梳理分析服务贸易 10个细分行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显著特征,并结合热点专题与国际经验,探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趋势。 本书集专家学者之智,取产业实践之长在更高水平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背案下,为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拓展服务贸易发展新空间,培育贸易强国竞争新优势,提出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对策建议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贸易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增速也有所放缓,进出口总额为1663.6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484.05亿美元,进口额为179.58亿美元。本书分为总报告、行业篇、专题篇、实践创新篇和国际借鉴篇五个部分,全面梳理和分析了2023年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实践,既有对不同细分行业、细分领域的文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趋势的呈现,也有对精选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与探讨,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