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恰好于此时刊出,其意义自然十分重要。这是部系统研究宋代海外贸易史的专著。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发展过程曲折波动,发展进程迟缓。宋代是中国古代实现对外贸易重心的转移时期,是贸易制度和航海技术创新的时期,奠定了我国古代海上贸易的基本范围。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已是学界共识,毋庸多说。关于宋代海外贸易的研究,自桑原骘藏、藤田丰八等先驱者的研究成果在1910年代问世以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期中,中外学者付出了大量努力,到今天已是硕果累累。因此要在此领域中做出突破性的成果,难度自然非同一般。大概也正是因此之故,近年来在宋代海外贸易研究方面少见有新观点推出,也未见有能够总结20世纪末外研究成就的综合性专著面世。一方面宋代海外
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出现了“下南洋”“淘金热”的移民潮。在当时跨国邮政和金融尚不发达之时,体现华人智慧的移民金融产物——侨批及侨批业出现了。早于中国现代银行业出现的侨批业,贴近南洋移民族群的汇款与通信需求,一百多年来,与海洋移民、华人商贸活动等融合互动,不断创新,逐步建立起华人跨国金融体系,进而协同华资银行、中资银行融入全球化的金融网络之中,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国际金融汇兑的发展历史。
为庆祝广交会创办50周年100届,回顾和总结广交会的沧桑巨变,特编写此书。以此作为向百届广交会的献礼。《百届辉煌: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00届纪念》全面回顾了广交会50年来的风雨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贡献。从广交会的视点折射出一部50年的“中国史”,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成果。
《中国口岸年鉴》(2010年版)是由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管,由中国口岸协会的叶剑主编的一部全面、翔实记录中国口岸发展状况的编年书,是一部具有基础性、史料性、专业性的工具书。本年鉴采用条目体结构,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纂,点面结合、条块结合,记载了2009年口岸各查验部门的主管部委的工作综述,逐个记载了2009年各省级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5个计划单列市口岸委或口岸办的工作综述,以及口岸各主要查验部门的工作简述和主要业务数据表格。主要内容还包括2009年新颁布实施的有关口岸工作的法规,以及口岸各类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