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给了农业以全新的定义:“农业,是一个集技术、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于一体,伴随和支撑着整个人类进化史,并随社会发展与进步越来越表现出多功能性的永恒的魅力产业。”在此基础上,围绕“未来谁来经营农业?”这一决定我国现代化发展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以我国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的演变、趋势与效率考察为基础,基于农业发展的历史视角与国际视野,充分考虑到国情特点与地区差异,系统、全面、科学、详实地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新型经营与建设主体的制度环境、模式选择与发展道路。力图回答:在当前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引导、扶持政策,才能借助于各种新型主体的成长,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目标。
农业遥感的发展是伴随着空间信息科学和农学的发展而进步的。从最开始的技术开发应用,到现在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并重。尽管现在还不能称之为学科,因为作为一门学科,需要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但在同领域科学家们扎实和富有睿智的研究中,正在一步步朝着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迈进。这从该领域技术名词的变化中可见一斑。 基于以上基本判断,我们编著了本论文集。论文集共收录了42篇论文。分别集中于农情遥感、土地和草地资源遥感、遥感灾害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和模型应用等方面。一方面,这是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及其合作伙伴近2年研究中的集中展示,另一方面,也在程度上反映了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努力和追求方向。这些研究工作既包括传统遥感技
为总结推广各地在木材储备生产基地建设方面的典型营造林模式,唐守正编著了《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营造林模式及典型案例》。本书借鉴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和速丰林工程等建设经验,汇总整编了各示范项目省区和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多年的营造林模式及典型案例,涵盖了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珍稀树种及一般树种大径材培育模式,详细介绍了各种模式的主要树种、经营类型、培育目标、采取措施等基本情况。
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大的木材制品生产国和贸易国,统筹利用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木材产业谋取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书基于木材原料进口的贸易数据,在对木材产业集聚区、主要木材进口港调研访谈基础上,研究中国木材进口市场的主要特征、弹性与风险状况,明确我国当前木材进口贸易的世界地位、总体态势及具体特征,进而分析评价了木材进口市场的弹性及风险因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