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跨境电商作为企业踏入全球市场链路更短、更便捷的一条重要途径,助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上全球化、本土化发展道路。从产品出海、品牌出海、企业组织出海到平台出海、服务出海、技术出海,中国电商企业更深程度参与了全球供应链、数据、技术等重要环节,逐渐成为塑造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技术和规则的重要力量。本书以 全球跨境电商供应链重构重塑 为主题,全面总结了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新环境、新特点和新挑战,深入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从全球化和本土化两个角度探索我国跨境电商行业 走出去 的发展路径,以期推动中国特色产业通过跨境电商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本书可供
交通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以新一代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交通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有哪些创新突破?可以给全球提供怎样的 中国方案 ? 作者基于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十年的投入,以及在无人驾驶及智能交通领域九年的探索,体系化阐述了智能交通的社会价值,综合对比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情况,系统梳理了智能交通运营商、车路协同、智能信控、自动驾驶、MaaS、地图等技术应用。同时,作者在书中全面展望未来十年如何实现人机共生,以及在碳达峰背景下交通、基建等产业如何转型,助力城市治理。全书通过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展现了智能交通的发展图景。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24)》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组织邮轮业界和学界专家,根据当前邮轮产业发展新形势编写的年度报告,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皮书系列 的重要组成。本年度 邮轮绿皮书 是该系列出版物的第11本,由总报告、专题篇、产业链发展篇、区域开发篇等四部分组成,体系完善、观点鲜明、数据翔实、内容前瞻。本报告对2023~2024年全球邮轮产业发展态势、中国邮轮经济产业链进行全面深度解析,深入研究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通过十大热点解读中国邮轮产业最新形势和趋势;专题篇主要对新质生产力与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进行专项研究;产业链发展篇关注中国邮轮产业链进展情况,重点关注我国邮轮经济创新发展路径、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以及我国本土邮轮产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等内
《医商》揭示了医美行业的底层逻辑,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问题:国际冲突、经济下行、行业整顿、疫情防控,这些事情同时发生,让许多业内人士陷入事业发展的困惑。医美行业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医疗与消费,到底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消费医疗的底层逻辑,应该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将这个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巨大的产业,迅速带上正轨?这些问题在书中作者给与了有深度的思考,给同行有建设性的指导,给大众传递医美本真的价值。
《中国港口经济运行发展报告》(港口经济蓝皮书)由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从事水运行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年度专题性研究报告。从2023年起每年出版一部。 本报告以 中国港口经济运行分析 为研究主题,全书分为总报告、重点货类篇、区域篇、市场与投资篇、专题篇和案例篇。总报告主要研究中国港口经济运行总体特征,沿海和内河港口运行特点,以及对2023年全年运行态势的展望。重点货类篇主要围绕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等重点货类,结合上下游产业发展,分析港口重点货类吞吐量的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区域篇主要围绕辽宁沿海、津冀沿海、山东沿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西南沿海等区域港口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展望。市场与投资篇重点围绕航运市场、港航企业、全国水运投资等主题,进行2022年
作为一种通用目的的关于发明方法的发明(Invention of a Method of Invention ,IMI)技术,大模型驱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不同于以互联网革命为核心内容的数字经济,能够提高知识生产率,并确保无人口红利条件下的原创知识正增长,有望提供除工业化之外的新规模经济。本书在回应国家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可解释性以及治理、产业路径、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价值创造等问题关切的基础上,建议进一步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随着智能产业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和预期逐渐明确,中国智能产业类上市公司表现突出。本书构建的 智能产业50 投资组合不仅 质优 而且 价廉 ,长期来看, 智能产业50 投资组合具备投资价值,是中国智能产业发展大潮在微观上的集中体现。本书从制造强国建设、服务贸易转型和金融强国建设三个层面讨论了智能产业发展的机遇、挑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市场保有量破千万,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30%,成为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与之配套的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大幅提升,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94.6GWh,同比增长90.7%,占全球总装机量的56.9%。当前,动力电池行业继续沿着高比能量、高安全两个方向创新发展,同时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引导下,愈加重视动力电池退役后的回收与利用,重点探索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报告(2023)》紧跟产业发展动态,聚焦政策标准发展、行业热点与技术革新,对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为广大读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2023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报告》由综述、专文、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各垂直管理局工作、政策与法规文件、附录7部分组成,汇集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两者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共同完整地记录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发展历史足迹,全面展示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成果。本书为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每年出版的重点图书之一,对于国内国际了解中国粮食政策和农业发展状况,了解中国脱贫攻坚成果,讲好中国故事,有一定的价值。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合作编写,综合了政策实践者、学术研究者及行业参与方对大健康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丰富观点,首次对新时代我国大健康产业领域政策体系与行业实践作出系统回顾,运用政策分析、案例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健康产业发展体制和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希望本书能为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科学决策与行业创新提供借鉴。
本书是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合作创作出版的连续性年度报告。报告从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了8年。本书为第9本。本书以大量数据真实记录2023年财务公司行业发展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运用大量案例生动展现全行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研判2024年行业发展的趋势。2024年报告延续以往报告以数据展示为主,宏微观环境分析为辅的写作风格,涉及了较多的财务公司行业发展的具体问题,从宏微观角度向社会展示了行业发展的全貌。在前几本研究内容与框架的基础上,2024年报告增加了党建引领相关内容,调整了框架结构。本书展示的财务公司全行业年度发展数据中,很多为首次对外公布,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资料性。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金融体系正遭受风险冲击。为有效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全球各国急需巨额资金投入,驱动经济社会向低碳、韧性转型。在此背景下,发展气候金融势在必行。《中国气候金融发展报告(2024)》是 气候经济蓝皮书 系列的最新力作,以其深邃的洞察与翔实的分析,精心绘制了中国气候金融发展的全景图谱。本报告深刻剖析了气候金融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初步测算了我国气候投融资的巨大需求与资金缺口。通过构建创新的气候金融风险指数,本报告分区域、分行业地揭示了我国气候金融风险的当前格局与未来趋势,为风险预警与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此外,全面概述了我国碳市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绿色气候基金以及ESG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精选解读了发达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能行业的成功
中国当前正处于准技术前沿的发展阶段,创新已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增长动力。然而,结构性减速的现象表明,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实现持续的赶超与跨越发展陷阱。在此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结构转型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中国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任务。在准技术前沿阶段,创新发展应被视为一个由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其目标是实现持续性的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引致的产业动态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为此,本书识别了准技术前沿阶段的关键特征,深入分析了制约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路径选择的依据及其实现途径,并论证了必要的制度性保障措施。通过这些分析,本书旨在为中国在准技术前沿阶段实现创新-产业动态化,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报告(2023)》由河南国际数字贸易研究院、全球(郑州)跨境电商研究院组织研创,是第四部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研究的年度报告。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疫情冲击还未完全褪去,世界经济面临强劲逆风,我国外贸遭遇下行压力。本书以 聚焦跨境电商长期价值 为主题,全面总结了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新环境、新特点和主要挑战,深入分析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探索实现跨境电商行业长期价值的发展路径,以期助推中国品牌高质量出海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全书深度融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的新思想、新提法、新要求,以期为新形势下打造自主可控的跨境电商产业链供应链、构建跨境电商长期价值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 全书由总报告、专题篇、案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本报告梳理学界对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理论创新,构建评价指数体系,科学测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研究数字经济热点问题,分析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产业集群、关键技术创新、新业态新模式新生态,总结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的场景和案例,盘点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强调和突
餐饮产业蓝皮书自2006年创立以来,已出版15期,今年为第16部。本书始终坚持聚焦餐饮产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深入准确地分析行业发展状态,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和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媒介。《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24)》分为总报告、地区发展篇、专题报告篇及附录四个部分。总报告对2023年中国餐饮产业的宏观运行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在后疫情时期餐饮市场迎来新消费机遇、新投资机会、新技术发展、新产业链协作等新机遇;提出了 十四五 规划餐饮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推进餐饮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需求侧改革、数字餐饮建设,融入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中华饮食文化影响力,加快绿色、生态、节约型餐饮发展,做好餐饮业民生保障工作,把餐饮业列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产业等八大发展任务。总报告则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
\\\" 本报告旨在通过梳理绿色物流理论和 外市场实践,帮助物流行业企业以系统性观念指导自身绿色物流管理实践,也为客户寻求高质量的绿色物流服务提供重要参考与建议。本报告从Why(绿色物流发展原因)、What(绿色物流的内容与理论基础)、Now(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How(绿色“减排”举措)、14家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 案例、Future(绿色物流展望)等内容进行阐述。\\\"
中医药传承创新蓝皮书"是第一部评估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最新进展的智库报告,力求记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颁布后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各个关键节点形成的客观历史轨迹,本书是系列报告的第四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医药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础保障,本书用翔实的数据诠释了中医药事业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变化,客观准确展示了不同地区的中医药发展差异,并充分总结归纳了中医药发展良好地区的经验,为各级相关部门及机构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本书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编写,旨在推动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本书概括总结了2022~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ESG的主要研究结论及趋势研判;持续完善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搭建具有权威性、前瞻性以及严谨性的ESG评价机制,系统评价了十四大行业508家中国上市公司的ESG表现;聚焦十大重点行业,在细分垂直领域,实现企业的精准定位,并摘录各行业中ESG典型实践案例,形成示范效应;创新增加 专题报告 部分,以能源电力行业从业者视角剖析行业ESG体系建设最新进展,形成立体、全面的ESG生态综合研究成果。ESG评价结果与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业绩表现关联紧密。本书希望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分析,为上市公司提高ESG实践水平和信息披露有效性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司局单位,各垂直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2023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年鉴》已完成编撰,正式出版。本书由综述、专文、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各垂直管理局工作、政策与法规文件、附录7部分组成,刊载有粮食和物资储备重要政策法规文件,收录了较为完备的行业统计资料,是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重要的基础性、资料性工具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