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国际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考试参考用书:CFP资格认证培训习题集(2013年版)》的编写以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和现代国际金融理财标准(上海)有限公司制定并颁布的CFP资格认证教学与考试大纲为依据,各模块习题数量基本上按照各模块课时占总课程量的比重均等分布,涵盖了现有考试大纲中绝大部分重要的知识点。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CFP国际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考试参考用书:CFP资格认证培训习题集(2013年版)》目的是帮助学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知识要点,在复习和备考中提供参考,但其题型、难度并不针对具体某一次CFP资格认证考试,也不涵盖所有考试试题范围。
《人人需要了解的14个经济指标(第3版)》作者有超过25年的华尔街从业经验,在书中向读者介绍的是来自华尔街的14个相当重要的经济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同步指数、就业形势、工业生产与产能利用率等。书中整合了作者作为商人、学者以及华尔街经济学家的多方面视角和观点,旨在用清晰、简练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重要的指标究竟是用来衡量什么的,以及有哪些深层次的含义,以便于读者学习专业人士的分析方法,成功地对金融市场的经济走势做出准确的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一场灾难,一场由一系列不可预知的事件合力驱动的“风暴”。诸多事件的不幸组合摧毁了金融。在《金融守护人》一书中,经济学家詹姆斯 R 巴斯、小杰勒德 卡普里奥和罗斯 列文认为,2007-2009年金融灾难的爆发并非出于偶然,整个事件犹如一次过失。 作者认为,现有的制度设计出的政策根本没有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以及民选的官员几乎不可能对金融监管作出明确、公允的评估,更不可能使监管机构切实负起责任。为监管机制的性失灵,作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引入“人民卫士”,对金融监管作出明确、和独立的评估,其的职责就是获取信息,并站在公众—而不是金融业、监管机构或政客的立场上对其作出评估。
本书包括波浪理论;波浪实战;股市实战兵法三编内容。
本书是台湾保险奇才梅汝彪从业38年来保险销售经验总结。主要包括保险理财、高额保障、资产保全、财富传承、尊严养老等部分。书中运用通俗的、拉家常式的语言,图文并茂、富有生气的表现形式,生动阐述了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细心指点了如何高效开拓高端客户的方法,对保险从业人士具有很好的学习参考价值。
陆磊的《通缩压力、金融动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善文的《展望2016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余永定的《2016中国经济将继续下行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刘世锦的《应以去产能的方式治理通缩谨防波动风险》;廖岷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基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视角》;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编制与分析》;李波的《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核心 推进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夏斌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以应对系统性风险》;管涛的《借鉴汇率并轨改革与稳定经验 进一步坚定汇改必胜信念究》。本书内容详实,可读性强。
近些年来,消费信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无疑是媒体对此火感兴趣的结果。有些人称这是处心积虑精心策划的,也有人觉得这不过是又一种时髦罢了。对相关法律和欧盟指令的阐述与讨论,不断把消费信贷的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使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消费信货史:理论与实践》认为,消费信贷处在现代生活的核心,但仍然受到多少世纪以来的禁令和羞辱所遗留下的陈腐看法的影响它对社会的动荡和缺陷应承担的责任,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不多也不少。当然,它作为社会融合一体化的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在社会中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它的作用有自身的尺度,即恰如其分,符合我们社会发展的正常步调。原因很简单,不能恰如其分,消费信贷就会自取灭亡。在家庭预算中,对信贷的利用的确发生了变化,这就像人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