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法外》是贺卫方先生集十年思索而成的随笔集。全书分有“书中景色”、“读史阅世”、“话语千叶”、“士林观望”、“逍遥无地”五辑,分别从时评思考、东西游历、少年追忆和人物学术等角度信手连谈。或从社会中来,或从历史中来,或从读书中来,或从思考中来。探讨体制转型困境,直言司法改革困局,揭示文化本质,论辩社会学术风气,传递民主自由薪火,开启公民独立思考,游历东西文化感悟,回首世事人生慨叹。文思所至,涉笔成趣。
本书收录了青年才俊邓学平律师近几年发表在各类报刊的法律杂文、随笔、书评及时评共计92篇。作者分别从不同侧面代表了作者对正义、自由、秩序等法律主题的思索。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徜徉法门、书香法意、前沿、人在法途,这些文章既有从理论层面的法理探析,热点难点问题的追踪与反思,个案的深度阐释和典型人物的法律纪实。作者文笔俊美,思想深刻。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既合适法律专业人士翻阅,也可以作为普通大众的法律普及读物。
《木腿正义(增订版)》一书共收录作者以前的31篇文章,其中上编16篇谈法律,属于带有学术性的法律杂文;下编15篇谈文学,学术性较强,也包括一些访谈文章。法律与文学、法律与社会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作者凭借其深厚的法学与文学功底,结合法律和文学个案,立足社会现实,以其一贯犀利的笔锋为我们展示了法学、文学、法律与文学不一样的图景。一如作者此前的著作,书中同样配有30多幅西洋名画的插图,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商务律师事务所是现存很成功的商业模式之一。在经历困难、威胁和改变后,律师事务所的利润实现了长期、持续的增长。法律服务比其运营的经济环境发展得更快。大多数合伙人都认为,无论如何,未来仍将如此。潘言博、丽萨·哈坎森著的《律所再造――律所革命的宣言书(汉英对照)》将解释律师事务所正站在生存的十字路口,一旦走错方向,可能发生倒闭。在论述该结论的过程中,本书剖析了商务律师事务所的内部运营,提出了很好的幕后观点。无论是想带领律师事务所冲出迷雾的合伙人,还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律师和其他法律从业者,或是启发职业生涯的法学学子,本书都是推荐阅读书籍。
作为家专业从事刑事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在10年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个体成才和团队成长的个案、经验和规则。为了对这一律所专业化发展的案例进行总结,本书作者对尚权所管理团队、合伙人、律师、教授级兼职律师、青年律师共计15人做了深入访谈,从内部管理、团队合作、律师成长、专业思维等多个侧面全方位记录了这支专业刑事辩护团队的成长和壮大历程。与此同时作者也请尚权律师分享了自己办理刑事案件的宝贵经验和对自身、当事人甚至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的案例。书中见人,见事,更见一支出类拔萃的律师团队的思想精髓。
《普通法的精神》作者强调“法律至上”理念对立法和司法的作用,阐述了传统对法律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揭示了保证个人主义思潮对法律的危害,主张从社会利益的角度实现法律秩序的和谐。这些一百年前提出来的主张,却与当前各国的立法(尤其是民事立法)思想高度吻合,对中国当下的法学研究和立法极具现实意义。
十余年来,刘仁文教授持续关注死刑问题。本书收入了作者历年来死刑研究的心得与洞见,围绕世界死刑废除的趋势、中国死刑改革的历史与进展、死刑核准权、执行方式、相关制度的建设以及震撼人心的死刑案例,深入探讨了死刑的废除在中国的梦想与现实。《死刑的温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主张,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学术的人文关怀,流露出朴素、厚重的情怀。
理查德·波斯纳是当代美国乃至世界法学界拥有声望的法学家之一,创作了大量颇富创见的作品,其中不少已在我国翻译出版,深刻影响了法律学术界甚至实务界。而苏力教授是将波斯纳的学说与思想引介给国人的始作俑者。他组织翻译了多部波斯纳的代表性著作,堪称靠前研究波斯纳学术观点的。苏力著的《波斯纳及其他(译书之后增订本)》收录了苏力教授翻译的多部波斯纳作品的译序或译后记,可以说是对波斯纳每部作品学术思想的提炼与总结。通过本书,读者可对波斯纳的学术观点形成一个较为宏观而全面的认知。
本版系作者3年间潜心写作的成果,大幅增补内容,对内容进行了重新构架、案例重新筛选、内容重新改写,更有趣、更实用、更全面。 本书从追问法律职业的现实选择和法律职业新人如何获得安身立命之本的命题入手,以作者10多年的真实律师生涯经历、职业素养修炼、社会热点案例总结为材料,涵括了法律思维、文书文法、各类文书写作和修订技巧、真实案例、写作技能测试和训练等内容,总结了法律职业人成长、尤其是法律思维与写作在实务操作当中的经验和技巧。
《法律的温度》是一个随笔集子,所收录的文章是作者作为检察长几年来在工作之余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回顾其所经手的案件,有的点评时事,有的则集中讨论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正义的悖论。作者或激扬文字,嬉笑怒骂;或娓娓叙事,生动引人;或学术辨析,入木三分;或呼唤倡导,拳拳真情。尽管属于随笔,看似点线多多,色彩纷呈,但是全书有一个鲜明的主旨一直贯穿始终,这个主旨就是强调个体权利,特别是强调基于平等理念的个体权利在司法工作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