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判解研究》系定位高水平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作品,由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主持,会长刘春田教授担任主编,北京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副理事长汪泽博士担任执行主编。 《判解研究》针对全国知识产权领域(教学部门、研究部门、实务部门)中所反映的各类重大理论问题或标志性案例,学者与法官们等进行深入讨论、解释、以及研究,每年计划出版一辑,旨在促进知识产权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良性互动,推动知识产权法律共同体健康发展;成为代表中国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与法律适用高水平成果的展现平台。 本辑推荐以下文章: 特稿:知识产权学科的性质与地位 刘春田; 热点聚焦: 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法律适用问题述论 兼谈 本田案 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判决的意蕴 林广海 秦元明 马秀荣; 涉外定牌加工侵犯商标权问题 本田公
本书为一部侧重于知识产权保护边界划分的理论与实践兼顾的知识产权法方面的个人专著。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但又承载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的使命,在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最重要的是明确知识产权保护边界,以此确认个案中被控行为是否构成知识产权侵权。本书以知识产权保护原理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实践和问题,以及当前知识产权司法政策和司法保护特点,关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型知识产权问题,对知识产权保护理论、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司法政策、新技术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内容简介
通信技术作为优选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通信领域技术创新活跃,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而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直接影响着专利申请能否授权以及很终授权的专利质量。因此,李超主编的这本《通信领域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案例剖析》精心挑选了7个通信领域有代表性的案例,详细说明撰写的过程和细节,以供申请人和专利代理从业人员在日常撰写和代理实践中参考和学习。读者对象:专利申请人、专利代理人以及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
本书为作者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工作中的经验、研究及授课内容的总结。本书分为价值评估、许可权交易、侵权损失、相关附录四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了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的定义及相关基础知识、常用的价值评估方法、知识产权开发战略、侵权损失计算和案例分析等内容。介绍了早期阶段技术价值评估中确定困难数据时所应用的扩展与预测模型。旨在为读者提供具备充分理论依据的、实用的、统筹全局的信息,使读者能更好地评估知识产权价值。
本书在前面版本基础上进行上了全面改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化学发明专利保护的概况;详细描述了化学领域各类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要求和实质审查的具体标准及做法;深入分析了某些特殊化学发明专利保护中的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预测。
本书针对种子市场中知识产权侵权这一问题,从基础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两个层次上进行了的探索,以建立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为核心,以借助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保护等其他知识产权权利保护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为目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了的开拓性研究。
知识产权当今世界经济贸易的对象之一。我国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贸易,并从80年代起相继参加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的重要国际公约以及世界贸易组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法制的完善,随着我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知识产权问题将日显突出,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也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组织翻译了产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指南”,就各国际公约而言,基本上是管理它的国际组织惟一认可的解说。因此,它们对读者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些法律文件无疑具有的参考价值。 此外,我们还将选择翻译出版有代表性的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文件。
《实用专利书系:外观设计专利实质审查标准新讲》通过对外大量相关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最近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涉及外观设计的诉讼案例,归纳和总结出了外观设计实质性授权条件的掌握尺度和判断方法,对设计空间的运用、相同和实质相同的判断标准以及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判断等规定的具体运用,给出了较为详尽的明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