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概论》系国家教育委员会在“*”规划期间,组织编写的高等院校法律专业选修课试用教材之一。由中国法学会香港法律研究会理事、武汉大学香港台湾法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法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学仁教授任主编。内容包括“一国两制”与香港行政区基本法、法律源流、司法制度、律师制度、公务员制度、刑法与刑事诉讼法、财产法、信托法、知识产权法(商标、版权、专利)、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商业组织法(个人企业、合伙、公司)、金融法、票据法、破产法、劳工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税法、环境保护法、冲突法等。全书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各项规定为依据,对原有的香港法律制度及其1997年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的和系统的阐述。本书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
这本《英美法入门——法学资料与研究方法》除了以Legal Research:Materials and Methods一书为主,介绍如何在英美法法律图书馆中寻找资料共13章外,同时亦告知初学者如何研读法律案例的各类必要知识,同时亦另有专章讨论攻读英美法的理由与方法等。一个法治国家的建立,不是一蹴即至,我们从第八章美国法律的演进及现状可知道它的轨迹,同时亦可看到英美法在美国的演进阶段及理由。英美法的法律判例或法律文件中,使用很多的拉丁字及法文,本书附录将重要词汇及外来语用英文解释列之于后,供读者参考。 《英美法入门——法学资料与研究方法》是一本工具兼法律知识的书籍,对赴英美及英联邦国家等地学法律的学子特别有指引的功能,出版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对有志于英美法学习的年轻攻读者有所帮助。
外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主要介绍世界上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不同类型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法律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阐释其立法和司法中呈现的特点与规律,继而从法律发展史的角度揭示法的本质和作用,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权利来自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权利的来源决定了,权利的地位和内容。美国当代的人权律师艾伦·德肖维茨,在《你的权利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理论——权利来自于恶行。人类对于何为正义也许永远无法达成共识,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愿看到诸如犹太人大屠杀、卢旺达种族灭绝、奴隶制、私刑、宗教裁判所之类恶行再次重演。权利正是来自于人类对过去经历的暴行磨难的反思,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人类创立和积累起权利体系来抵抗恶行的侵袭。因为人类不断犯错也不断反思,所以权利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权利是人类得享安全的惟一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点,权利也需要人类倍加珍视和维护。为权利而斗争,权利才能永存!
作者以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视角,来审视法学的学习,以“至简、实用、可读”的原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法学学科的特性、法律人的思维、职业理想,到法律人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论文的写作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导法学院新生迈入法律之门,顺利“登堂入室”。
自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发表以来,人权已成为全球公共利益的主要语言。事实上,权利已经成为每一次争论的品牌。长期以来,为土著权利而战、保护少数民族语言遗产,以及同性婚姻已经把我们的社会带入了一场全面的权利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在北美备受争议,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团体权利是否危害个人权利?当每个人都主张自己的权利时,责任怎么办?当每个成员都有权利时,家庭能否生存和繁荣?权利语言在赋予个人力量的同时削弱了社区吗?在《权利革命》中,叶礼庭直面这些争议性问题。对叶礼庭来说,相信权利就意味着相信政治,相信商议而不是对抗,相信妥协而不是暴力。
《法的门前》是美国各大学法学院比较通用的一本法律教科书。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英美法的微型百科全书。本书旨在展示美国的法律过程,不只通过描述,而且通过让读者置身于你来我往的争辩之中,而强调法律讲论的重要意义。本书模拟了美国法律过程的实际运作,打开了进入法律和社会的大门。本书所提供的法律规则、原则和案例,都是社会科学、历史和文学等知识语境中的论辩和讨论素材。本书曾在华夏出版社出版本书第8版中文本,倍受关注,多次加印。本次申报的是原作者从已经出版的9版的内容中精心选择重新编撰的精华本。由作者与本书的翻译者邓子滨重新整理,在获得作者重新授权后安排在北大出版社出版。本书更新诸多图片,也克服了原版字数过多,篇幅过大的缺陷,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本书德文原著于2012年由德国贝克出版社推出,是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诺伯特·霍斯特在古稀之年为普通大众读者撰写的一部通识小书。作品关注的主题是刑罚的目的,换言之,惩罚的意义是什么?哪些行为应当受到惩罚?对于这些问题,作者检视了与之相关的、最为重要的立场。根据作者的分析,无论是康德和黑格尔的报应主张还是功利主义者的预防论,都无法通过理性的审视。相反,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即一种以普通公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刑罚威慑理论。全书论述简明清晰,作者以一种普遍可理解的书写方式处理了一个哲学与法学之间颇具争议性与紧张关系的话题。
本书对犯罪论的主要探索成果如下:第一,基于独立刑法价值立场展开研究;第二,严格区分了犯罪论、犯罪设定论、犯罪成立论与犯罪构成理论;第三,构建了犯罪设定论;第四,重构了犯罪成立论体系;第五,将否定性、危害性、责任性犯罪成立论贯彻到共同犯罪论和罪数论中。
本习题集分中国法律史和外国法制史两部分。中国法律史部分以张晋藩主编的《中国法制史》、曾宪义教授主编的《中国法制史》为蓝本,以断代大法为基本线索,主要包括历代立法概况,并以刑事、民事、经济、行政、诉讼等各部门法律制度以及近现代以来出现的宪法性文件与宪政制度为重点内容。外国法制史部分主要依据国内外国法制史学界所编写的主流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古代东西方主要文明的法制文化,中世纪西方、伊斯兰和基督教法律制度,近现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等内容。本习题集既是法律类本科学生学习中国法律史和外国法制史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作为其他读者备考工具书。
法律逻辑是培养人们正确进行法律思维的必要手段,也是分析、理解和适用法律的重要方法。法律逻辑的基础仍是逻辑学。本着这一宗旨,本教材分两编:编基础逻辑,介绍了逻辑学有关概念、命题、推理等基本知识,以及现代逻辑的分析方法。第二编法律逻辑,该编为本书特色和创新部分。首先,明确了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然后着重介绍了法律思维的基本方式和法律逻辑的一些重要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它们的具体运用情况。该书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普通高等教育法学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 本书是在河南省高等法学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基础上修订的第二版。本教材第二版较之版,在理论结构、知识体系和注重实际运用上都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竞争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但是以赢利*化为追求目标的一些经营者会利用自由竞争的原则反过来限制竞争、消除竞争,甚至会有一些经营者看到其他经营者有竞争优势而自身不具备时,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窃取别人的竞争优势来牟利,从而破坏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当现实生活中仿冒名牌或虚假宣传随处可见的时候,当各种各样的价格同盟不仅可以达成,而且能堂而皇之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原来的竞争对手不再进行价格竞争的时候,必然促使我们反思:如果没有公平的竞争,如果没有自由的竞争,如果竞争可以非常轻易地被竞争对手通过协议的方式所限制和消除,那么市场经济将如何发展?所有关于竞争的思考会告诉经营者,在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维护竞争秩序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竞争
本教材重点阐述各项律师业务操作的步骤、方法、程序、技巧及律师开展各项业务所应当注意的问题。 “突出实用性、兼顾理论”,在理论和制度性介绍的基础上强化实训(每一章都设置有实训的内容),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教学幻灯、考试样题四套(附参考答案)。主要特点为:(1)新:反映出*的理论及立法动态和社会典型事例,体例、形式新颖。(2)实:突出实用性和实训锻炼。(3)活:文字通俗易懂而活泼。(4)全:律师理论、制度和具体的实务工作全方位包括在内。(5)简:观点简明扼要、方法简便可行。(6)精:全书内容精简、篇幅适当。
《法学概论(第3版)》在法律的选择上,一方面考虑重要的基本法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诉讼法等;另一方面考虑财经类院校的专业特色,让学生了解一些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实用的法律,如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等。教材的后是诉讼的基本程序介绍,分别介绍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程序。 在体例安排上,将基本法律作为上篇,将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法律作为下篇,后是诉讼的基本程序介绍。 本教材沿袭了多年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将大学生尤其是财经院校大学生需要掌握的我国基本法律,以及与经济有关的法律作了介绍,作为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学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
《法律基础(第3版)/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在介绍法学基本理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上,全面讨论了中国宪法、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商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国际法律制度、国际私法制度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全书内容全面,阐述得当,用语规范,文字简洁。第三版根据*法律法规对第三版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师生,法律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法律、法学有兴趣的其他读者。
一是系统修订了全部教材内容。根据本教材第三版出版以来我国法学理论和立法司法实践的新进展,我们系统地修订了全部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全面重写了第八章“刑事诉讼法”,增写了第四章第五节中的“单位犯罪”,重点改写了第三章中的“行政复议”、第四章的第六节“刑罚及其适用”、第六章的第三节“离婚”和第四节“家庭关系”、第七章的第五节“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第九章节中的“回避制度”,从而使本教材不断追踪法学理论发展、紧贴现实的社会法律生活,体现出法学理论的前沿性和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二是全面充实了*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本次修订将2009年2月以来全国人大庆其常委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颁行的主要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全面充实到新版教材中,从而体现本教材运用法律的及时性和新颖性。这些法律法规和
本书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由上、中、下三编构成。上编1至5章介绍先秦的法律思想;中编6至8章介绍秦汉至明清的法律思想;下编9至12章介绍晚清至民国初期的近代法律思想。其基本特色一是突出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法律思想,二是突出重大问题和重要材料,三是突出基本概念。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教科书,亦可供其他相关专业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