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军队在朝鲜战争(1950~1953)中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要仰仗义务兵。这些人如同“中彩”一般脱离了平民生活,接受基础的军事训练之后,其中的一部分人——比如作者吉姆·雅各布斯,就志愿前往海外服兵役。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才恍然发现自己陷入了战争泥潭,而其酷烈和危险程度并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从1951年3月到1952年6月,作者都待在一支由170人组成的独立迫击炮连队中,并参与了的临津江之战,在前线冲锋陷阵。他没有被俘虏或是被击毙,但很多战友却没有这样幸运。兵役结束后他回到了英国,但几个月后又志愿重返战场,加入了某高炮连。在此期间,他经历了1953年5月爆发的第三次钩子山之战,再次沐浴在猛烈的战火之中。很有可能只有他是经历过这两场战斗的义务兵。 在这本举重若轻的战争回忆录中,吉姆平静而生动地叙述了他从参军到
在《斯大林格勒三部曲》这套著作第三部卷二,戴维·格兰茨继续并完成了他这份拥有性的历史大作。第三卷第二部阐述了红军顺利实施的反攻——“天王星”行动。借助过去难以获得或被认为已缺失的资料,格兰茨对德军命运多舛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很后十周做出详尽描述。简言之,红军阻挡、随后击败了德军解救第6集团军的两场尝试,粉碎意大利第8、匈牙利第2集团军,重创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很终将德国第6集团军歼灭在斯大林格勒废墟中。随着50多万名将士消失于东线作战序列,希特勒的轴心国军队惊恐地发现,他们从胜利方陡然沦为失败者。戴维·M.格兰茨、乔纳森·M.豪斯著的《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3部.终局.卷2》对轴心国这场深具决定性的失败做出生动、详细的描述。对于这场战役的很后阶段,相关事件的神话远甚于先前的事件,特别是“天
宋忠平、郭世英所著的《美国来了(美国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提出了一个极为尖锐的论点,即把中美关系归结为“困杀与反困杀之争”,而且认为这一斗争将陪伴中国的崛起会持续相当长时期。《美国来了(美国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涉及面较广,上至战略层面的较量,下到双方某一件新武器的技、战术性能对比;左、右涉及两国政治、国防、经济、外交、文化各领域的抵触点,以及软、硬实力的变化等。总之,当下中国在中关关系方面所面临重要难题几乎都在他们的视界之内。他们既能提出问题,又能提出相关建议,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急切的拳拳之心和真挚的报国之情。
本书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在重点考察“9·11”事件以来南亚各国恐怖主义态势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归纳南亚恐怖主义的特点;从政治、安全、经济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南亚恐怖主义的影响;从和国际两个层面,剖析南亚恐怖主义的根源。尝试对南亚反恐合作进行全景式的探讨,既包括南亚国家之间的反恐合作,也包括美国、中国等域外大国与南亚国家的反恐合作,还论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联合国及上海合作组织与南亚反恐合作的关系。与南亚国家打造地区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积极参与和推动南亚反恐合作,努力遏制、南亚的恐怖主义。
国防采办组织机构是国防采办工作体制的核心,是理解美国国防采办的基本框架和重要基础。《美国国防采办相关组织机构研究》以美国国防部采办、技术与后勤副部长组织机构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防采办全过程运行所涉及的多要素、多领域、多方面工作为基本构成,按照聚类为章、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思路,较为全面的介绍了需求生成、研究与发展、国防采办项目、国防合同、试验鉴定、后勤与维修保障、国防采办经费、国防采办情报保障、国防采办人力资源、国防采办监督、国防采办评估咨询、核生化,以及能源、设施与环境等方面的组织管理机构,勾画出美国国防采办的体系图景,反映了美国国防采办工作的内在运行特点和规律。《美国国防采办相关组织机构研究》既可为采办管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供参考,也可作为广大国防爱好者的业余读物。
《冷战》,扣人心弦的年度非虚构作品,让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世界在毁灭边缘时的情形。?这是你看过所有间谍恐怖小说的真相:为什么美国和苏联陷入高度僵持;我们曾经离核灾难有多近;当时的们,从斯大林到,从里根到戈尔巴乔夫,心里都做何打算;情报人员如何密谋,以及东德度假者如何推动了柏林墙的倒塌。…
1950年12月到1953年7月的2年8个月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朝鲜上空与美国空军进行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然而,凭借着惊人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奇迹:驾起了进的战机,一飞冲天;进行了大规模的空战,一鸣惊人。做到了勇气与智慧的高效复合,取得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辉煌战果,获得了史诗般的胜利!本书作者经过大量的走访和翻阅资料,以热情洋溢的笔调,翔实地记录了这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刻画了一个个面目鲜活、有血有肉的志愿军空军的英雄形象,集中展现了志愿军空军为祖国和人民甘洒热血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