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从内心深处渴望中国强盛的,他通过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的确趋向了这个目标。但是,中国的复杂情况不是一个执著的人所能左右的,李鸿章的努力往往被愚昧无知的朝廷中枢与各级官僚所浪费了。幸运的是,他留下的除了若干重要的洋务企业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之外,还给20世纪的人们留下了关于近代化的记忆,这种记忆将使中国的近代化道路被深深地烙上了李鸿章的印记。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
中央特科是专为保卫共产党的组织安全很早设立的情报、保卫工作机构,对于保卫党的中央机关、获取情报、惩处叛徒、建立无线电通讯联络、巩固党的组织、推动武装斗争的发展等方面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穆欣著的《隐蔽战线统帅》主要记述我党隐蔽战线的创始人和创立、领导中央特科工作的很好贡献。
《我与李宗仁极不寻常的最后三年》为口述之集结版。“在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是1966年7月26日,我与民国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正式结婚。从那一刻起,我的命运便同李宗仁联系在一起。那年,我27岁,李宗仁76岁。”2008年11月25日胡友松在台儿庄病逝,享年69岁。临终前回忆与李宗仁难以忘却的婚恋往事。当代爱国名将李宗仁先生第三任夫人胡友松女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1月25日去世,终年69岁。胡友松生前曾经详尽回忆自己与李宗仁极不寻常的最后三年,以此献给其心目中永远最怀念的德公,深情缅怀和纪念李宗仁先生逝世40周年,谨以此隆重纪念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大捷胜利70周年。
王安石是一位锐意创新、思想超前的人物。尽管他有失误,这失误也是的,其教训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励精图治:王安石/治国良臣系列》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王安石波澜壮阔的一生、特立独行的风采和矫世变俗的气魄,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