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
筛选:
    • 性格学的基本问题(中国现象学文库 ·现象学原典译丛)
    •   ( 56 条评论 )
    • 亚历山大·普凡德尔 /2023-12-01/ 商务印书馆
    • 在现象学运动的早期,普凡德尔是重要的成员之一,其地位仅在舍勒之后。而且由于其他几位重要的现象学和心理学代表人物的病故(利普斯)、阵亡(莱纳赫)、调离(盖格尔)或弃学务农(道伯特、康拉德-马悌尤斯),普凡德尔后来实际上是慕尼黑现象学和心理学的唯一代表人物。普凡德尔在几个哲学领域的工作为世人留下了重要的思想遗产。这些思想可以按发表的顺序来排列:1.意欲现象学,2.主观心理学或人的心灵学,3.志向/心志心理学,4.逻辑学,5.性格学,6.伦理学。其中在第三项和第四项方面的主要阐释都是发表在胡塞尔主编、普凡德尔本人担任编委的《哲学与现象学年刊》上。而在性格学方面,他的《性格学的基本问题》则是于1924年发表在埃米尔 乌悌茨主编的《性格学年刊》的创刊号上。 关于普凡德尔的性格现象学,乌苏拉和埃伯哈德 阿维-拉勒

    • ¥27.4 ¥38 折扣:7.2折
    • (哲学大师)从康德出发
    •   ( 203 条评论 )
    • [英] 安德鲁·沃德 著,陈明瑶陈晓坤 译 /2017-06-0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从康德出发》一书由不同的主题构成,开篇对康德成熟的哲学进行了概述,不涉及康德任何的专业术语,有助于读者理解康德著名的、史无前例的 形而上学领域哥白尼式的革命 。本书对康德形而上学观点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评价,并阐述了康德的知识理论和道德哲学的含义。康德在这些领域的观点与他同时代的哲学家的观点息息相关,因此,通过了解康德反对者的意见,读者可以理解康德很多重要的思想。如果读者首次了解康德的作品,那么本书是读者的不二选择。

    • ¥25.9 ¥36 折扣:7.2折
    • 西学东渐研究(第三辑)
    •   ( 80 条评论 )
    •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编 /2010-01-01/ 商务印书馆
    • 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两次文化交流的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它的历史进程。一次是发生在公元1世纪到8世纪间的中印文化交流,另一次是16世纪末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在这两次文化交流中,哲学都是交流的核心部分,表现在前一次是印度佛教思想的输入,在后一次则是西方科学与哲学的东渐。这两次的西学东渐进展至今,前者已或多或少地成为历史,后者却仍在持续地进行之中。 这后一个文化交融与知识流动过程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至于我们可以说,中国的近现代思想史,基本上是由西学东渐的历史所构成的。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事件,无一不与西方思想的进入相关联。尤其是西方哲学理论的东渐,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历史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文化现象。对这个过程的

    • ¥26.6 ¥37 折扣:7.2折
    • 探根寻源-新一轮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论集
    •   ( 1 条评论 )
    • 俞宣孟何锡容 主编 /2005-05-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论文集共收录论文24篇,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阶段来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方面的*发展状况和讨论思路。全书正文内容分为“总论部分”、“理论部分”、“海外回响”、“个案分析”四个部分,“附录”内容为两篇综述。这些论文的特点是主题突出,讨论深入,是围绕中西哲学不同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力图突破过去以西方哲学为依傍的传统做法,为未来的哲学比较研究乃至哲学本身的发展寻求新的空间,体现了大胆探索、力求创新的理论热情和勇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相当的启迪意义。

    • ¥25.6 ¥32 折扣:8折
    • 《论语》的哲学诠释:比较哲学的视域
    •   ( 5 条评论 )
    • (美)安乐哲罗思文 著,余瑾 译 /2003-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按照中国传统,研习《论语》是参悟儒家之道的步。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无数的儒生即遵此而行。时至今日,这个古老的方法依然行之有效。我们坚信,它能够帮助考察者、研习者和世人改善现在的境遇。 一些读者或者可以径直开始阅读后文中的译本,在孔子及其门徒的指引下直接入道,而另外一些不熟悉这个领域的读者则可能身陷迷雾之中。西方思想家多心一种非历史、非文化的方式进行哲学化的探讨,但是,孔子与之相反,他深切地关注身边客不容缓的现实问题。因而,当代西方读者极有可能发现,《论语》中触目皆是其不知所云的人物、事件和地点。 为此,我们将在《导言》中介绍了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以期使之通俗易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一一诠释文本、背景介绍及注释中出现的所有人物、事件和地点。这种卷帙浩繁的工作对于阐明孔子

    • ¥11.5 ¥23 折扣:5折
    • 对话:哲学与宗教
    •   ( 30 条评论 )
    • 吾敬东张志平 主编 /2012-06-01/ 上海三联书店
    • 《对话(哲学与宗教)》编著者吾敬东等。《创世记》伊甸园中所叙述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的缩影,其意在指出或强调人类整体对上帝负有原罪。然而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或误读,无论这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事实上,伊甸园的故事只与犹太民族有关,而与其他民族或人类整体无关。我们应当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隐喻,一个叙述犹太民族从上帝那里得而复失家园的隐喻。其所讲述的造伊甸园并安置亚当,吩咐亚当不能吃善恶树上的果子,蛇诱惑夏娃吃禁果,夏娃和亚当经不起诱惑而吃了禁果,亚当与夏娃终受到惩罚被逐出伊甸园并受苦受难这样一个故事乃是对犹太民族进入并离走迦南,即巴勒斯坦历史的真实记录。①就性质与目的而言,伊甸园的故事、《创世记》的故事、摩西五经乃至整个一部《旧约》,无非都是犹太先知在深刻反省自己

    • ¥23.6 ¥28 折扣:8.4折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 22 条评论 )
    • 成中英 主编 /2003-07-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本体与诠释》已出版了两辑,现在第三辑也即将出版。辑定名为《本体与诠释》。第二辑定名为《本体诠释学》。本辑则定名为《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本辑原拟集中在中国经典的诠释论题的讨论,但因目前学界对诠释的本体与方法的讨论似尚未成熟,应存在着宽广的理论探索空间,因而再加强中西对本体与诠释理论的认识,必能更进一步地带动学者对目前中西诠释理论的兴趣,也更能裨益中国诠释学的深度与更大幅度的发展,自然也将促进学者对“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与“哲学诠释学”(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的比较认识及其对重建中国哲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相关性的重视。

    • ¥21.7 ¥27 折扣:8折
    • 5折特惠 正义如何实现 柏拉图与荀子正义思想的比较研究
    •   ( 31 条评论 )
    • 韩毅 /2018-04-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旨在对柏拉图与荀子的正义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这一课题至今是学界的一个空白。作者采用了功能还原的方法来比较柏拉图与荀子政治思想,这一方法有益于打通不同文明和思想传统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本书发现柏拉图与荀子之所以在正义的实现问题上踌躇于人治与法治之间,因为他们意识到法治与人治都有局限,需要相互配合。柏拉图倾向于以法为主、以人为辅,而荀子倾向于以人为主、以法为辅。

    • ¥24 ¥48 折扣:5折
    • 中西哲学的歧异与会通
    •   ( 10 条评论 )
    • 张再林 著 /2004-05-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一种现代解释学的方法,从诸如现象学、舒勒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日常语言哲学、施特劳斯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社群主义哲学、阿佩尔哲学等现代西方哲学理论成果以及由之形成的新的哲学语境出发,对中国传统哲学内在本质尝试了一种全新的和全方位的角读,以期从中发掘出掩埋在古老传统形式下的其现代特质和活的和生命,并在此基础上终为我们揭示出中西哲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旨,也即整个类哲学殊途同归之旨。

    • ¥19 ¥24 折扣:7.9折
    • 中外政治哲学研究
    •   ( 2 条评论 )
    • 王岩 主编 /2004-02-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问题是本次讨论会的中心问题。对这一问题,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学者认为政治的建构应包括七个方面:(1)政治权力及其权威的合法性认识;(2)政治制度与政策的理论原则依据;(3)政治关系形成与互动的认识依据;(4)政治行为与选择的价值依据;(5)政治观念、心态及信仰的价值依据;(6)政治道德的合法性认识;(7)政治目标的合理性论证。

    • ¥15 ¥20 折扣:7.5折
    • 东方启蒙:东西方思想的遭遇
    •   ( 164 条评论 )
    • 克拉克 /2011-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跨文化研究译丛”第三本,作者在书中追溯了东方主义者的思想史研究,检讨这种研究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地位,反思了东西方之间的遭遇所引起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解析了东方思想曾在西方科学、伦理、宗教、神秘主义和哲学领域所激起的深刻反思,以及作为“他者”智慧,对西方现代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 ¥29.5 ¥59 折扣:5折
    • 本体性否定:穿越中西方否定理论的尝试
    •   ( 46 条评论 )
    • 吴炫 著 /2008-12-01/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按照否定主义美学的看法,美是不可正面言说的,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内涵是批评的概念性语言难以准确把握的。对于大部分作家来说,一部作品表现出来的内容总是与该作品可以达到的境界有不同程度的距离,因而,文学批评只能依据从一部作品中得到的审美体验来分析该作品影响其审美的“不美”与“丑”的部分,依据文学对现实的穿越特性和穿越程度来臧否该作品所存在的文学性问题,但批评家因为语言的限制,不可能代替作家设计其理想的表现性内容应该是怎样的。

    • ¥18.2 ¥38 折扣:4.8折
    • 再问“人何以可能”——中西经典思想批判讲演录
    •   ( 50 条评论 )
    • 吴炫 著 /2008-12-01/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作为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人何以可能”在令天的物化和快感化时代重新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以文化文明为标志的“人的幸福追求”本身就包含占有和快感的内容。这个闻题放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视角下,更增加了复杂性。本书从“人的起源”、“自由和独立”、“批判与创造”这三个方面切入这一问题,在对中西方一些重大观念批判的基础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念:人是在不满足于自然性生存的冲动中开始使用工具的,中国人的自由需以亲和现实为前提,个体化理解穿过群体化理解而存在,创造性世界与既定世界不同而并立,不能导向创造的批判不是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批判,等等,从而引导读者进入“中国问题”必须有“中国式的解答”的理论思考。

    • ¥14.9 ¥31 折扣:4.8折
    • 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   ( 2 条评论 )
    • 张世英 著 /1995-05-01/ 人民出版社
    • 作者认为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 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为主导。 本书以此为纲,论述了中西哲学的发展线索和各自的一系列特征,把中西哲学的各大流派思想观点放在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的同一条历史长河中对它们作纵向的考察,并由此而集中论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哲学向何处去?二是哲学何为?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历史”与中篇“理论”就是对这两个问题的直接回答和思考,下篇“哲学与哲学家”是以主客二分天人合一为主线对中西哲学史上的重要派别和哲学家所作的具体论述和比较研究,从而对上两个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论证。作者认为,西方现当代哲学由于不满意主客二分的传统而兴起一股类似中国天人合一以及哲学与诗相结合的思潮,

    • ¥20.8 ¥26 折扣:8折
    • 回到思想的本源: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对话
    •   ( 23 条评论 )
    • 赵敦华 著 /2006-12-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回到事物本身”,是现象学的口号。对现象学而言,“事物本身”即显现于意识的对象,“回到事物本身”意味着在意识之中追寻事物的本质。这本无不当之处,但一些主要的现象学家把“意识”等同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他们没有看到,人的意识是一个思想的世界,对人的意识的研究不能自我封闭在个人意识的领域,而要向人类的思想世界开放。因此,我把现象学口号修改为“回到思想的本源”。 我所说的“本源”是一个复合词,包括“根本”和“起源”两层意思。思想世界的根本是它的构成要素——文本。文本既有思想的内涵,又是思想的载体,文本在历史中流传,出现在世世代代的人面前,供人们理解、欣赏和批判。文本既是个人主体的显现,又是历史和公众的客观对象,我们在思想世界首先要面对文本,特别是经典文本。“回到思想的本源”,就

    • ¥25 ¥50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