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原指古希腊犬儒学派的哲学家。他们提出的个人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被当时人讥为穷犬,故称。后亦泛指具有这些特点的人。面对中国现阶段知识分子的犬儒心态、社会的犬儒主义状态,作者透视犬儒文化,对犬儒主义进行分析辩解,针对中国的信仰危机、社会颓废、人类价值、教育分歧、公共说理等,针砭时弊,鼓励人们思考和反思,共同寻求解救之道。
本书是目前享誉英美和欧洲的中青年现象学家丹扎哈维关于主体性和自身性研究的力作。在本书中,作者没有将目光仅局限于现象学内部,而是试图通过多学科(分析哲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讨论将现象学置于真正的对话之中。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在追随现象学传统的同时也将其所面对的问题放置在了当代学术探讨的背景下,加入当前有关自身、意识、主体性、自身觉知等问题的讨论,使得现象学的思考得以展现其持久的生命力以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对主体性和自身性的进一步研究。
本书所收的篇著作《柏拉图的哲学》,是阿尔法拉比对柏拉图哲学的总体看法。第二篇著作《概要》是对柏拉图最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的详细解读,尽管有些解读和柏拉图的原文并不直接相干,但这也许是阿尔法拉比“得意忘言”的解释学境界使然。阿尔法拉比对柏拉图《法义》的解读,突出了世界与基督教世界在继承古希腊文化上的不同趣味。第三篇论著旨在调解人们对柏拉图这位“神圣者”和导师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最后一篇著作并非与柏拉图思想毫无关系,实际上正是对幸福的认识和追求,才把阿尔法拉比和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柏拉图经学的根本目的,也许就蕴含在阿尔法拉比所著的《获得幸福》中。
《风景与记忆》探讨了神圣或神秘的河流、森林和高山等对文化想象力的影响。有力地说明人们被自然所塑造的程度不亚于他们塑造自然的程度。本书不是把风景作为孤立和个别的现象,而是作为连续的全景,视角跨越欧洲和美洲、东方和西方,融合个人记忆和群体经历,涵盖诗歌、传说、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诸多方面,从多样的风景体验中挖掘出深层文化记忆,重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精神纽带。
本书是一部西方神秘主义简史。作为西方文化的伏流,西方神秘主义在西方历史和西方现代政治经济文化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当西方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基督教的衰落,兴起了灵知派的现代类比思潮(从浪漫派到现代的沃格林等),灵知派研究渗入现代西方学术的诸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