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 《赵朴初文集》比较全面地收集了赵朴初一生的重要著述,反映了他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活动,体现了他一生中的主要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今天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民主党派工作和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朴初文集》分上下两卷,收录了赵朴初1942年至1999年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等共297篇、100余万字,部分内容系首次公开发表。
汉文《大藏经》是汉译佛教经典与中国历代高僧大德撰写的佛教著作的总汇,卷帙浩繁,内容赡博,所涉及的领域也极其广泛,是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宝藏。本书系统又详尽地考释了中国佛教文史类典籍的源流及大略,内容分经录、教史、传记、宗系、纂集、护法、地志、杂志等八大部,共收录佛教文史类典籍二百三十部二千四百五十八卷。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 1716)在世时发表的唯一一部大部头著作。书名为谈神,实为着重阐述 几乎困扰着整个人类 的 自由与必然的大问题 或 人的自由 问题。这部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显示世界上的罪恶并未与上帝的美善冲突,尽管 存在 一些罪恶的事情,这个世界仍然是 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 。全书正文由上中下三编构成。上编的中心内容是对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这一命题的论证,并在此论证的基础上阐明上帝的善和正义。中编论证了信仰与理性、自由与上帝的预先规定的一致。下编则论证道德的恶与形体的恶,即罪与罪过。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 石窟造像(全2册)》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介绍新疆和中原北方地区的造像,下卷介绍南方和藏传佛教地区的造像。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石窟造像积淀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风貌,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与见证。本书依地域、时代、形式样态、材质等框架对石窟造像加以全面解读。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 造像经典与仪轨》 佛教艺术是整个宗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艺术属于复功用艺术,即它既具有审美功用,又具有功利功用,尤其是“精神功利性”方面。这就决定了佛教艺术不能任由匠师随心发挥,其艺术形式、效果乃至内容都会受到来自经典教义等方面的约束和规定,最常见者如佛像的“相好”原则。本书可为造像艺术之导论,从典籍出发,围绕造像,大致分为五个部分:佛教造像的承载空间、基本的造像种类、关于制造佛像的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国内学术界对奥义书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首 部专著,也是国际学术界对奥义书进行研究的部头最大的一部作品,包括第一卷“奥义书精神的历史·自然的精神”、第二卷“奥义书精神的历史·自由的精神”、第三卷“奥义书精神的历史·本真的精神”、第四卷“奥义书的观念与实践”、第五卷“奥义书思想的影响”。不仅对主要的奥义书参照梵本进行了重译,尽量根据学界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弥补旧译的不足;而且对奥义书思想与吠陀、梵书思想的源流关系,及其对印度各教、各派思想(尤其是数论、瑜伽派和佛教)的影响进行了充分、详尽的分析;并根据思想发展的自身逻辑,对本来十分含混暧昧的奥义书思想进行了细致、精确的疏理、阐释,使其呈现出清晰的发展轮廓,呈现为一个历史的有机整体;还力图阐明推动奥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