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 韦伯的对宗教社会学初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强调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发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该书中,韦伯论述了两个重要问题: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社会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包括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天职观 研究任务等章节,下篇包括尘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及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等章节。该书的独到之处,在于极为注重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意义的深究。通过对大量经验的归集与分析,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生成发育关系,并对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圣洁是基督教救赎的目标,基督徒被称为义,是为了成为圣洁。莱尔主教在本书中指出了各种对于圣洁的错误理解,并从正面阐述了圣洁的本质和成圣的道路。该书继承了奥古斯丁主义的圣洁传统,是讨论圣洁主题为经典的著作之一,当代著名神学家巴刻受其影响颇大。该书自1879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
本书出版于1728年,适逢启蒙运动肇始,理性主义对基督教展开了猛烈的抨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劳威廉揭橥敬虔生活的本质,郑重呼吁信徒殷勤操练默想和祷告,做时间和金钱的好管家,过敬虔和圣洁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信仰。概述唤醒了许多沉睡的生命,对卫斯理兄弟、怀特菲尔德、威伯福斯、慕安德烈、C.S.路易斯等属灵领袖影响深刻。在今天这个世俗化的时代,劳威廉的呼吁依然如暮鼓晨钟。
近代基督教传入中国,在与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碰撞及融合中走过曲折的道路,*终找到了基督教本色化的正确途径,即跟随时代,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客观现实。本书在汇集整理大量*手可贵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公允地分析了百年来中国基督教本色化的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理论思考,它是国内*部有关该主题的专著。
本书是一部基督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本书包含了奥古斯丁论述基督教 信、望、爱 三大神学德行的的重要论著。奥古斯丁在《论信望爱》中以既简明又全面的方式阐述了基督教基本的教义:罪、恩典、预定。奥古斯丁对这些教义的阐述对后世的基督教思想家,如马丁路德、加尔文、巴特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篇是了解奥古斯丁思想、古代基督教,乃至基督教思想史的一把钥匙。
本书是一部早期基督教的护教经典,也是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的全面交锋。异教哲学家塞尔修斯无法接受基督教道成肉身的教义,撰写了《真道》一书来驳斥基督教。奥利金对塞尔修斯的攻击做出了有力的回击。塞尔修斯声称,只有哲学思辨能到达神圣的真道,奥利金则指出,希腊哲学的逻各斯是人的智慧,而基督教的圣道是上帝的智慧,上帝完全的启示是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本书被称为早期基督教护教的之作,它之于希腊教会就像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之于西方教会。
.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奋兴布道家宋尚节主为奋战,足迹遍及中国大陆及东南亚等地,为华人教会带来的复兴,其影响力延续至今。 本书摘录整理自他四十多本失而复得的日记,许多珍贵的资料及老照片,带我们进入宋尚节那短暂却为主烧尽的一生——深夜蒙主呼召、入精神病院、抛世上的尊荣于太平洋、主领无数激励人心的奋兴会、硝烟中南下北上、饱受疾病无情的煎熬.......他生命中的软弱与失败、刚强与得胜,一一展现人前。
本书是“ 教学术”丛书之第二十八辑。本丛书由复旦大学 教研究中心主任张庆熊教授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徐以骅教授共同主持编写。本丛书列入 CSSCI核心来源集刊和AMI入库集刊。 本辑《 教学术》有四个论题:(1) 研究,(2)西方语境下的 教研究,(3)中国语境下的 教研究,(4)书评。本辑收入的文章涉及较多文化比较与西方哲学的主题。本辑收入的两篇有关奥古斯丁的文章有很高的学术质量,“自由意志”和“护佑”分别是 教神学中的核心议题,奥古斯丁的论述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至关重要。本辑还有许多文章涉及西方哲学重要论题,《莱布尼茨 哲学的理论困境及其现代启示》《论 与科学对话的哲学基础——评析杜威的 自然主义立场》都涉及西方思想 不可绕开的人物。
20世纪最纯粹的心灵 “谢谢这个世上还有你,特蕾莎妈妈,你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卑微” 本书是特蕾莎嬷嬷最全面的原创作品,她从自己多年的演讲、书信、祷告和交谈中,遴选出最深刻最精妙的部分,编辑成这一本《爱的能量》,使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领受她的教导和指引。 我们每个人都是爱的给予者,也都是爱的接受者;我们都需要在爱中学会爱,也需要在爱中学会被爱。因此,让我们跟随特蕾莎一起感悟这《爱的能量》。
《神经心理学》是神经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综合了心理学、行为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知名专家的研究成果,从大脑的历史、大脑生理学、心智、感知、情感与动机、意识和人工智力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神经心理学的起源、研究方法、情绪及心理障碍等各方面的知识,全面分析了心理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大脑的运行机制,既注重大脑生理学及其与大脑功能之间的关系,又特别强调了对研究成果的总结,使神经心理学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通俗易懂。
《荒漠甘泉(插画本)》以日记形式书写,其内文引言以《》为主,并适量引入其他著作中的句段,结合考门夫妇二人的见证和灵修生活,对某些经文展开深入的阐释,教导人们通过读经增进坚韧与信念,从而在现实人生的逆境与困难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荒漠甘泉(插画本)》虽属灵修类读物,但由于作者文思畅达,感情深挚,该书的读者已远远超出信众的范围,在其出版的近一个世纪以来历久不衰。
明末西学东渐,天主教耶稣会士翻译了不少欧洲宗教文学作品进入中国。本书提纲挈领,选取其中八种重要书籍来考释,析论其主旨以及进入中国的始末,并论及这些译著日后对清末文学的前导作用。这八种译著的译者包括利玛窦等多位传教士,文类包括圣歌,圣诗,奇迹故事集以及散文集和修辞论述等,都是欧洲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文学的代表,也是 早进入中国的西方翻译著作,对一般历史,文学史以及翻译史而言深具意义。对于有兴趣了解研究中西比较文学以及欧洲宗教文学中译史的人来说,这本书不容错过。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是C.S.路易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邀到英国广播公司发表的战时系列讲话。在这本书中,路易斯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类比、缜密的推理,阐述了“各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基督徒都共同持守的信仰”。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被公认为是路易斯最受欢迎的著作,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宗教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