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余年教育改革的洗礼,我们发现《世界教育思想文库·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2版)》比它刚出版的时候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对于标准化、问责制、私有化以及传统与进步教育方法的争论之中,她的关心主张带给我们不可替代的启示。在《世界教育思想文库·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2版)》中,诺丁斯为我们再次描画一个崭新的教育蓝图。在这个蓝图里,学校教育这样的思想为指导: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优长,这些优长应该在一个充满关心而非竞争的环境里得以培养。如果我们少谈一点责任,多讲一下关心,那么我们可以在一个教育系统内同时包容传统与进步教育的精华。这样做对所有人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有利无害。
《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红利:转型路径与实现机制》从人口红利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出发,从人口转变的视角分析了人口红利转型是人口转变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也是人口红利理论的继续和衍生,提出人口红利转型的概念。一是,通过对未来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预测,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主要的人口年龄和结构特征进行判断,明确了人口红利转型所依据的人口基础。同时,本文回答了人口红利转型的理论渊源、概念、内涵和外延等内容。二是,通过从经验事实,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等视角,全面分析了后人口转变时期不同人口特征作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探讨了人口红利转型的具体路径。三是,通过对不同人口特征下人口红利转型的路径分析,结合人口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等视角,对未来我国人口红利转型的实现机制进行探讨。
本书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调研报告、实证分析报告、典型案例和大事记六部分,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对以接诉即办改革为主要抓手的北京超大城市治理创新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提炼出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模式,并从改革的理论价值、实践举措、发展趋势、主要成果、典型案例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人口条件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基础性和战略性影响。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运用联合国人口回测和预测等数据,对2020-2050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人口条件进行分析和国际比较。第二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厘清人口条件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影响。第三篇聚焦人口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人口现代化、人口红利等影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人口条件,深入探讨阐释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人口条件、影响及对策建议。第四篇提出中国面向现代化的若干人口对策和人口发展战略。
《深入浅出统计学》具有深入浅出系列的一贯特色,提供直觉的理解方式,让统计理论的学习既有趣又自然。从应对考试到解决实际问题,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数据分析师,都能从中受益。《深入浅出统计学》涵盖的知识点包括:信息可视化、概率计算、几何分布、二项分布及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统计抽样、置信区间的构建、假设检验、卡方分布、相关与回归等等,完整涵盖AP考试范围。《深入浅出统计学》运用充满互动性的真实世界情节,教给你有关这门学科的所有基础,为这个枯燥的领域带来鲜活的乐趣,不仅让你充分掌握统计学的要义,更会告诉你如何将统计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统计学、临床试验设计课程的教材,以及医院和药企的生物统计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内容全面,与国际前沿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接轨,突出统计学的基本思想与实际应用,不仅包括了生物统计的基本概念,也系统地介绍了临床试验设计中经典以及前沿的各类统计学方法(包括频率学派和贝叶斯学派)。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新颖丰富,介绍了许多尚未普及、但在国外常见的试验设计,是生物统计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2)作者给出了自己对统计的理解、较为详细的公式推导和模拟实例,风格严谨、实践性强。 (3)首次对贝叶斯统计方法在临床试验设计中的应用作了非常详细和全面的介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贝叶斯统计和临床试验设计不可或缺的好书。
《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是一部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及农业生产发展历程的综合性统计资料工具书,收录了1949-2008年全国农业统计资料及1978-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农业统计资料。综合篇、专业篇的农作物生产情况和畜牧业生产情况及地区篇的农村基本情况、农业生产条件、种植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情况数据均与国家统计局出版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核对一致(特殊标明的除外),相应指标统计口径及统计数据调整情况均与该书标注一致;各篇渔业、农机、农垦、乡企及农村能源数据来自农业部行业主管司局;国际比较篇数据主要来自于《国际统计年鉴》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统计机构。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外出旅游休闲。旅游是指“人们到他们通常生活的环境之外的地方进行休闲、商务等,在时间上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伴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游客的满意度、游客的感知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且相关研究日趋成熟。一些学者从游客满意度定义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游客感知是旅游者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对目的地旅游过程的感知,即游客通过感官获得的对旅游地的游览对象、环境条件、服务质量等信息的心理过程,是对旅游地产品和服务认知程度的综合反映;将游客感知理解为是对旅游产品的综合评价,且会随着景区的主题独特性和感官体验的增强而提高。由此可见,游客感知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对旅游对象、旅游环境条件等信息所获得的心理认知过程,是旅游者将外部世界的旅游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更新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并容易收集到实际发生的各种数据。如何运用这些数据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并预测其未来,也愈发为人们所关注,各种预测方法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在从事教学和实际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原来的内容有些过于陈旧,希望能够奉献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给学生和其他需要应用的读者。
本书是可靠性理论及统计方面的基础教材。全书共分14章:章为概述;第2章为失效模型;第3章为系统定性分析;第4章为独立单元系统;第5章为单元重要性;第6章为相关失效;第7章为计数过程;第8章为Markov过程;第9章为维修后系统的可靠性;0章为安全系统的可靠性;1章为寿命数据分析;2章为加速寿命试验;3章为Bayesian可靠性分析;4章为可靠性数据分析。本书收集了近年来可靠性理 论、模型及统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包含大量相关示例,内容新颖,图表清晰,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可靠性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可靠性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生命与医疗》是五十年来台湾学者在中国史领域的经典著述的汇编,共分十三个专题,十四册,分别是: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制度与国家;政治与权力;思想与学术;社会变迁;经济脉动;城市与乡村;家族与社会;妇女与社会;生活与文化;礼俗与宗教;生命与医疗;美术与考古。 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黄宽重、邢义田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邓小南教授担任总主编。每一专题均由在该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台湾学者担任主编。每册书前附有总编所作的序和分册主编导言。各册导言的宗旨,在于综论台湾中国史研究在不同阶段的内外背景和发展大势,并介绍当册作者和论文的特色。有些偏重于介绍收录的论文和作者或收录的缘由,有些偏于介绍世界性史学研究的大趋势,有些又以分册主编对某一领域的看法为主轴,各俱特色。每篇文章之后,都附有简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