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和发、蒋璐主编的这本《公示语翻译教程(学生用书)》包括公示语翻译基础和公示语翻译实务两大板块。《公示语翻译教程(学生用书)》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托,重点研讨全球化语境下服务特定功能和交际目标公示语的文化语用特点与篇章翻译策略。学生用书共23课,分别对特定功能公示语的应用语境、语用特点、语言风格,翻译策略予以深入解说阐释。25个精选案例,重点展示特定功能英文公示语在原生态中的语用文化特点,再现特定文化语境;34篇拓展阅读论文,将公示语翻译的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理论探讨紧密联结为一个整体。《公示语翻译教程(学生用书)》适合翻译本科、翻译硕士,英语专业本科、硕士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使用:也适合翻译专业人员专业培训使用。
由冯志杰编著的《中国近代翻译史(晚清卷)》采用非编年体例,在简要介绍中国近代社会背景和晚清翻译活动演进的基础上,从翻译的客体、翻译的主体、历史流变和历史影响等方面,探讨了晚清翻译活动的发展演进规律,以“分层扫描的方式”将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图景展现给读者,同时探讨了晚清翻译活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历史作用,使读者对晚清翻译史有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了解。
本书主要围绕“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两大议题编写,尽可能地收录涵盖翻译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外国文化、外语教学等方面的文章,并希望广大读者能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进行反思和有所创新,不断推动外国文化研究和翻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实务经验与学术反思,针对特定的翻译实例,探讨外文作品翻译成中文之后所面对的情境、所产生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的重要意涵。作者力图从更宽广的视野来了解原作、作者与脉络之间的关系,乃至译本、译者与脉络之间的关系,尤其着重于探讨文化建制、译者所扮演的角色与译本在目的语及其文化中所产生的效应等问题。本书读者对象:高校英语系翻译专业师生、翻译理论研究者、中文系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