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论述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音节结构,包括声韵母内部的组合结构、变化和变化的功能以及它与《切韵》系统联系的规律(语音演变规则和发生机制)、乃至在方言与亲属语言音韵中的反映。研究上古音系,是为了了解汉语语音史的源头状况,为了解释上古文字和文献中各种不易理解的语音现象和与语音相关的词汇、语法现象;此外还为了进一 步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一些现象的来龙去脉。
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著作。唐孙强增字减注,成 唐玉篇 ;宋真宗年间,陈彭年在孙强本基础上修成《大广益会玉篇》;此后繁衍滋生,形成 玉篇书系 ,在汉语史、辞书史、汉字传播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界一直使用泽存堂本《大广益会玉篇》(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惜其祖本不传,而日藏宋本《大广益会玉篇》可窥其面目。吕浩先生一直致力于《玉篇》研究,以日藏本做底本,楝亭本、宋11行本、《玉篇残卷》为校本,进行了整理和校勘,并制作索引,极方便学界使用。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的语言学考察研究(编号:19YJC740002) 本书聚焦语言接触,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并辅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采用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方法,一方面从语言学角度考察汉语与周边语言的相互借用和影响;另一方面从民族学角度解析语言所折射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总之,在民族交往的历史大背景下考察语言接触,又从语言接触反观历史,宏大叙事与细节考证相结合,相得益彰。
《学说藏语2000句》选用两千句藏文非常实用,每句都有汉译文,注音,可使广大藏语爱好者迅速学会基本的藏语,并可与藏区的农牧民交流,可谓一本藏语的扫盲读本。
本文集收入丁声树先生生前论著三十余篇,分上下两卷。上卷 包括训诂、音韵、语音三部分,如《释否定词 弗 不 》《汉语音韵讲义》《古今字音对照手册》《说 匼 字音》等;下卷包括语法、方言、词典编纂三部分,如《现代汉语的主语和宾语》《河南省遂平方言记略》《方言调查词汇手册》《 现代汉语词典 编写细则的改订部分》等。
本书是专门写给手法治疗师的技术指导用书,全书分为理论基础和手法技术两大部分。理论基础部分包括关节手法技术概述、禁忌症与注意事项、治疗中的体位摆放等内容。手法技术部详细介绍了脊椎及全身主要关节部位的手法治疗理论与实践技术,每一小节按照一个或一组关节部位的功能解剖、常见病损的流行病学、病史和检查以及手法技术几个部分展开,手法部分配有大量清晰的分步图解,清晰直观、一目了然,易学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一本优质的参考用书。
选择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就像是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黄金之路,如何排除进行路上的一个个荆棘,是一项具有技术的事情。许多考生认为在具有数学基础的情况之下,只要勤奋就足够了,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点。不少勤奋的考生可以说是饱尝了精算考试的苦痛,另有一部分考生也可能顺利地拿到了精算师证书,可是他们并没有感受到精算的深刻内容,当然更没有感受到他们期望的精算赋予他们的神奇本领。该停下来反省一下了,忙碌的学子们! 本书丰富的习题试图给学习者暗示了以下排除荆棘的技术,那就是博览群书以弥补精算实务的欠缺以及某一具体精算技术应用的广泛性提示。精算是要在实务中做的,可是芸芸考生之中有几个有机会接触到精算实务呢?而我们国家的精算实务也不过只是个开端而已。博览中外精算专家的著作,文章有助于解决这一学习障
本书为裘锡圭、刘钊、陈剑等古文字、出土文献领域的学者围绕“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所作的理论阐述与研究实践。共收录20篇文章,部分文章有作者根据新材料和新研究成果所加“编按”。“古典学重建”在大量简帛古书出土后,既成为可能,也实属必需。本书所收文章可谓“古典学重建”的典范之作,既有严密精准的理论界定,又提供了古典学重建的研究范式。精义纷呈,引人入胜。目下,关于“古典学”的讨论和研究颇多,此书可供相关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汉语听力系列教材》(第二版)是专门为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编写的一套系列听力技能训练类教材,分初、中、高三级,以适合不同水平学习者的需求,掌握500—5000汉语词汇的学习者均可选择适合的级别使用。 《不错汉语听力(附光盘上共2册第2版汉语听力系列教材)》(作者许培新)是该系列教材的不错课本,共24课,适用于已在华学过两年汉语,掌握5000以上汉语词汇,或学完本系列教材中级部分的外国学生和进修生。
《成语传奇》(暂名)丛书共四册,《成语传奇之群英荟萃》系丛书册。精选成语100条,每条成语设置“成语名片”“成语密码”两个固定板块,其他根据具体成语特点设立“精彩回放”“麻辣点评”“看图猜成语”“成语链接”等板块。特点上:一方面再现成语的文史信息、运用之妙、美学价值,另一方面弥补电视的缺憾,并为以后的选手提供进阶攻略。读者体验上,力求轻松、新鲜、精彩、博识。
传统「说文学」之所以举步维艰,很难有所突破,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宗许思想太重,始终难逃许说的束缚;二是未能有效地利用古文字材料,特别是在清代金文材料已经相当丰富的情况下,仍未能意识到金文对古文字研究的意义。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局限,传统「说文学」家之六书研究日臻繁复,文字说解却很多都迂曲难通,字源学也被局限于对《说文》部首的研究。二十世纪初,在孙论让、罗振玉、王国维等学者的带动下,掀起了甲骨文、金文研究的热潮,真正意义上的古文字学纔逐渐形成。孙论让的偏旁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提出,为新文字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林义光的《文源》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诗词中国普及读物:诗词写作常识》深入浅出地解答了诗词创作中的常见问题。除介绍格律知识外,又详细解析了法度、炼字、对仗、寄托等诗词创作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指导初学者创作出神形兼备的作品。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重文的专题性著作。绪论阐述了韩道昭《五音集韵》的成书价值,重文的内涵与发展沿革,以及《五音集韵》重文的术语系统、字料来源和基本类型。正文依卷次逐条考辨《五音集韵》一百五十二个韵字头下所属的九百余例重文字形,基本囊括了韵书中的生僻、疑难和典型重文。全书材料翔实,条理清晰,考证严密,层层剖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象形文字如埃及、玛雅都只存文献研究功能,不再被使用。如此长时期的文字发展史,让汉字源流不仅有文字学的意义,更有深刻的文化意涵,值得做更深的探究。第二,汉字是具有艺术性的文字,这点独一无二。汉字书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艺术家可以用自成风格的文字书写所思所想,呈现人格风骨。这种绵延千年的书法艺术,确是汉字*独特、*微妙之处。其他文字皆无。 《成语解字》选取一百多个汉字,述其产生、演化、意义、用法以及延伸的成语故事,分为数字篇、五行篇、时间篇、天文气象篇、地理篇、植物篇、动物篇、方位篇、体貌篇、五感篇、人生篇、情感篇,呈现出汉字的悠久历史与文化特性。一个单独的字因成语有了丰富的表情,成语则因历史典故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新概念英语》教材自出版以来,就因系统的学习体系、经典的文章选材而受到了广大英语学习者的喜爱,成功地帮助了学习者掌握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使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了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要求的各项语言技能,我们组织富有多年新概念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了这套《新概念英语随课练》。该套丛书紧贴《新概念英语》教材,并增加了一些相关内容,以练习的形式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语言各项使用能力。 《新概念英语随课练》以课文为单元,采取一课一练的形式进行编写.习题的命制注重题目与课文的拓展关联性,覆盖了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全部重点语法、词汇知识,以及相关的阅读、写作、翻译知识.通过完成每课的练习,学习者能够对教材内容达到更加深入的理解,有效地衡量自己对重要知
本书是一部详解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读错和写错的字的工具书。全书按字母A到Z的顺序详细列举了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容易读错、写错、混淆、看不懂、分不清的字和词,尤其时常遇到的古生字、怪异字、派生词、陌生人名、生僻地名,再进行分门别类,逐字、逐词分解和注音,帮助读者随时纠正错误。全书既有严谨的专业知识,又有时尚的生活元素,阅读非常自然、惬意,又能轻轻松松学到知识。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你都可以把它带在身边作为工具书,随时随地翻开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主要内容包括:普通话水平大纲;普通话语音分析;普通话水平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的差异对照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