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
筛选:
    • 与预期性焦虑共舞:走出犹豫不决、回避、灾难性想法的CBT方法
    •   ( 1821 条评论 )
    • [美]莎莉·M. 温斯顿Sally M. Winston),[美]马丁·N. 塞夫Martin N. Seif) /2023-06-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预期性焦虑是指因预期会面临某种令人害怕的情境(如面试、旅行或重要的社交活动等)而出现的焦虑,往往使人犹豫不决,产生回避和灾难性想法。本书是写给受预期性焦虑问题困扰的众多读者的自助图书,由从业长达40多年的资深焦虑问题专家莎莉? ?M.温斯顿和马丁? ?N.塞夫所著。 本书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基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预期性焦虑的概念、表现和生物学基础。作者摒弃了可能会适得其反的传统的单纯技能教授,采用目前国际循证医学证据最多、应用最广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以智慧心念引发读者思维模式的质变。同时,本书还介绍了以 期待、接纳、允许 为中心的 舞蹈 五部曲(DANCE),通过让步和承诺来解除预期性焦虑的桎梏,使读者重获心灵的自由感、自主性及愉悦感。 本书不仅适合焦虑障碍、强迫症患者阅读

    • ¥29 ¥58 折扣:5折
    • 认知的重建:从内在强大到外在精进
    •   ( 4295 条评论 )
    • 吴姵莹 著,华景时代 出品 /2019-08-3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在以往我们认知不足、无法全面看待事情时,遭受了诸多不合理的评价与期待,我们承认了那些不合理,内化为严苛的 内在大人 对待无助的 内在小孩 的方式,形成固化认知,那些固化认知让我们精神内耗,致使我们变得脆弱,胆怯,情绪化。 吴姵莹在《认知的重建:从内在强大到外在精进》中带我们回顾过往,对重要事情进行解读,与自我进行对话,看见旧有否定与批判等负面自我认知的内在模式,打破固化认知,修正认知偏差,建立全新的认知。

    • ¥21.6 ¥45 折扣:4.8折
    • 别让情绪拖累你的人生
    •   ( 2014 条评论 )
    • 曾仕强 /2020-05-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情绪,这些情绪小到影响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大到足以控制着我们对生活的幸福感与期待值。因此,我们要了解情绪、接受情绪,并适度地调节情绪,才能更好地的生活,更好的与他人和谐相处。本书中,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善于剖析中国人心性特点的曾仕强教授将结合生活中真实生动的案例,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刻地解读了中国人的心性对情绪的影响,并从反应、意识、信念等方面对症阐释了正确管理情绪的方法,极具趣味性与知识性。

    • ¥23.9 ¥49.8 折扣:4.8折
    • 知心书·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
    •   ( 5556 条评论 )
    • 弗雷德里克.方热 /2016-05-01/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严苛的自我要求有时候能使人进步,有时又会给人压力,如何解决这种矛盾?这种强迫我们行为的自我批评之声,如何掌控它?如何摆脱它? 这本书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写就,法国著名心理咨询师弗雷德里克 方热凭借自己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针对 自我苛求 这一人性痼疾,结合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独创了行之有效的心理自助方法,一定能够将你从 自我苛求 中解脱出来,使你获得更富创造力和幸福感的生命体验!

    • ¥18.2 ¥38 折扣:4.8折
    • 心育文库6——认知心理学
    •   ( 160 条评论 )
    • 邵志芳 等著 /2012-10-01/ 开明出版社
    • 心理学从一开始就把认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知觉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皮亚杰对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乔姆斯基对于语言的研究、信息加工理论的计算机隐喻、认知与情绪的关系的研究等都是人们对认知过程浓厚兴趣的体现。可以说,从认知的角度考察心理现象,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特征。正因为如此,认知心理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心理学领域的 门重要分支。 但是,人的大脑结构无比复杂,人的心智也是*难探究的。认知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人类如何知晓事实、记忆观点和思考问题,所以,学习认知心理学也就有了极大的挑战性。而本书出现在 新世纪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文库 众多图书之中,就是想告诉读者,无论你从事的是心理学的基础研究,还是在做心理健康咨询,都必须接受挑战 了解

    • ¥29.4 ¥36 折扣:8.2折
    • 认知神经科学导论
    •   ( 1724 条评论 )
    • 沈政方方杨炯炯 等编著 /2010-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认知神经科学导论》由三部分共十二章组成。部分(第1、2章)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概念、方法学原理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第3~7章)是《认知神经科学导论》的主要内容,分别讨论了知觉、注意、学习记忆、语言思维和社会情感等认知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第三部分(第8~12章)分别讨论了成瘾行为、测谎、精神疾病和脑与心理发展障碍等问题的当代研究进展,它是第二部分内容的延伸与扩展,使认知神经科学基础知识更贴近社会生活和疾病等重要问题。 《认知神经科学导论》的特点在于它的系统性、前沿性和广泛性。系统性是指其对基本心理过程的认知神经科学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前沿性在于它吸收了认知神经科学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引用了较多2008-2009年的文献资料;广泛性指它蕴涵的多方面的内容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 ¥28 ¥38 折扣:7.4折
    • 思维的精进:聪明人如何避开智力陷阱(大危机时代,摩根大通力荐的思维创新与转型书!《事实》作者盛赞)
    •   ( 1605 条评论 )
    • (英)大卫·罗布森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1-01-05/ 湖南科技出版社
    • 聪明人更擅于学习,更容易成功?更容易获得幸福?NO! 某位得过两次诺奖的化学家真诚地相信维生素补充剂可以治疗癌症;柯南?道尔白天写福尔摩斯,晚上却沉迷于通灵术;NASA工程师忘了把英制换算成公制,致使卫星坠毁。 本书汇集心理学、神经科学、哲学和人类学领域*尖端研究,提出聪明人也许更擅于记忆和推理,但在做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比一般人还容易犯傻错误。事实上,聪明人偏见盲点更多。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也常导致他们过于依赖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应对变化。这一切,都是因为陷入了不同形式的智力陷阱。 为了突破思维局限,避开这些陷阱,作者大卫?罗布森给出了训练思维和智慧的一系列可行方法。借由这些认知反思模式,本书将帮 你在当下这个复杂世界里,建立起避免偏见和谬误的认知框架,进而更有效地学习,更精准地思

    • ¥27.5 ¥55 折扣:5折
    • 关于人生,莎士比亚的神回复
    •   ( 11052 条评论 )
    • 林楸燕 倪志昇 /2020-01-01/ 台海出版社
    • 对普罗大众而言,莎士比亚的作品无疑就是经典,它包含爱情、亲情、人际关系等多个主题,呈现出七情六欲的各种面向,能让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所共鸣。 本书从莎剧名作中精选出105个金句,分为人生、爱情、人际关系、成长、挑战5个主题,从心理学层面给予全新解读,让各个领域的读者都能一窥莎士比亚文学亲民的一面。 本书亦可被视为经典的入门,即使你沒有读过莎士比亚,也能借由本书与文学产生共感。当你想整理人生、找到重新出发的勇气时,不妨倾听莎士比亚。

    • ¥24.9 ¥49.8 折扣:5折
    • 心智解读(智能是心智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集成)
    •   ( 635 条评论 )
    • 唐孝威 /2012-1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在行为层面和生理层面上,常把通过他人的各种外部表现来了解其心智活动的过程称为心智解读。了解他人的心智活动,如想法、愿望、情感等,是人类社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因此心智解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心智解读的新途径,即通过分析他人的脑激活的实验数据推测其心智活动。唐孝威编著的《心智解读》是意识与脑科学丛书之一,《心智解读》介绍心智解读的研究近况,着重介绍分析脑激活的实验数据推测他人心智活动的技术。

    • ¥26 ¥52 折扣:5折
    • 心理学与人性的弱点【心理学与生活系列】【全新升级版】
    •   ( 106 条评论 )
    • 徐佳九 /2019-09-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人性的弱点是与生俱来的,当虚荣、嫉妒、攀比、贪婪、自私、自卑等弱点显现出来时,人们便会因此情绪不佳,终日为烦恼所困,甚至患上心理疾病。 然而,人性中的种种弱点是可以克服的。学会从心理学的视角关注人的整个内心世界,探寻人性中更深层的真实,正视自身存在的弱点和缺陷,并主动地寻求改变,就能拥有健康的身心,赢得他人的喜爱。

    • ¥16.1 ¥46 折扣:3.5折
    • 侧效应:大脑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
    •   ( 80 条评论 )
    • [加]洛林·J.伊莱亚斯Lorin J.Elias) /2023-07-30/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旨在帮助我们了解左右脑的差异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观点、倾向和态度的,即解读人类大脑功能的偏侧化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从而方便我们利用这些信息为自己服务。本书所探索的是群体水平的“侧偏好”和群体趋势的“侧效应”,而不是针对个人的诊断或分析。为此,本书逐一呈现了我们身体中的侧偏好,例如,我们惯用手的侧偏好、摆造型拍照的侧偏好等。通过讨论不同的侧偏好,并将其与我们的认知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探索大脑功能的侧效应如何影响人类的习惯、思想和行为。

    • ¥26.3 ¥59 折扣:4.5折
    • 新知文库136·万有感官 听觉塑造心智
    •   ( 1199 条评论 )
    • [美]塞思·霍罗威茨 著,蒋雨蒙 译 /2020-1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各种各样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和听觉对人类有着潜移默化却极其重要的影响。作者从生理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阐释了声音和听觉是如何影响大脑的进化、发展和日常功能的。书中从我们习以为常的听觉现象入手:为什么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让人极其不适?为什么我们经常在火车上或汽车上睡着?真的有什么音乐会让人觉得恶心吗?为什么城里人在乡下睡不好觉,反之亦然?为什么充满游客的威尼斯城如此安静?在这些有趣的探索中,作者逐步揭示出听觉这一普遍存在却又常被忽视的感觉是如何操纵我们的思考、消费、睡眠和感觉方式,进而发挥出塑造心智的强大力量。

    • ¥24 ¥48 折扣:5折
    • 认清自己,世界也会为你让路:自察力训练手册
    •   ( 497 条评论 )
    • 乔丽芳 /2016-11-10/ 新世界出版社
    • 人作为立体而完整的整体,成功、失败、心态变化的实际原因错综复杂,有外因,有内因,有时代大趋势,有现实格局之必然,有运气,有性格 励志并不简单,成功并不触手可及,心态的调整也没有 *钥匙 。事实上,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具备客观认知自我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自察能力,持续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区分厘清目标,还原事情的真相,从而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败、烦躁与茫然。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体悟、自省、洞察心态、探究原因的平台,通过较为复杂的真实案例,创造了一个个代入式的互动学习环境,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形成完善的闭环,提供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调整、如何进行自我培养、自我培养的路径与方法三方面权威解读。

    • ¥20.2 ¥42 折扣:4.8折
    • TA让我活得明明白白
    •   ( 108 条评论 )
    • 邓秋霖徐平利 /2017-02-01/ 江西人民出版社
    • TA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Analysis)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 伯恩(Eric Berne)创立的一种人格论。TA强调的是一种自我状态,离开了自我状态,TA就不存在。即是说TA是从本我出发,先了解自己,然后再与世界沟通。《TA让我活得明明白白》一书用通俗的语言重点介绍了TA技术这一心理学流派的由来、理论特色,从新的角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及应秉承的健康心态,传播 我好 你好 的沟通理念。本书共18章,全面阐述TA技术的同时,从不同角度讲述正确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心与心的交流;又通过插入案例,帮助读者了解TA技术的含义及实践中掌握TA的意义。作者用诙谐直白的语言为一般读者讲述心理学奥义,适合所有有心理困惑或有更高心理层次追求的阅读者。

    • ¥13.4 ¥28 折扣:4.8折
    • *熟悉的陌生人:自我认知和潜能发现之旅
    •   ( 4 条评论 )
    • [美]提摩西·威尔逊(Timothy D. Wilson) 著 /2015-03-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认识你自己”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如今依然有用。内省是了解自我的途径吗?我们费尽心力,正如现代心理学重新定义的那样,在颇具启发性的潜意识之旅中,提摩西 威尔逊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判断、感觉和动机构成的潜藏的内心世界。 我们为何不了解自己——我们的潜能、感觉或动机?因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脱离适应性潜意识的、似是而非的自我叙事。威尔逊指出,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感觉如何,可以关注一下我们正在做什么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本书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比弗洛伊德式潜意识更强有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普遍化的潜意识,并据此对了解自我的方式进行了创新性思考。阅读本书,我们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自我之谜,还能借助实用的心理学方法开发自我的无限潜能,从而在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之间

    • ¥22.5 ¥45 折扣:5折
    • 最熟悉的陌生人:自我认知和潜能发现之旅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32 条评论 )
    • 提摩西·威尔逊 /2014-01-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认识你自己”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如今依然有用。内省是了解自我的很好途径吗?我们费尽心力,究竟想发现什么?正如现代心理学重新定义的那样,在颇具启发性的潜意识之旅中,提摩西?威尔逊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判断、感觉和动机构成的潜藏的内心世界。 我们为何不了解自己――我们的潜能、感觉或动机?因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脱离适应性潜意识的、似是而非的自我叙事。威尔逊指出,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感觉如何,可以关注一下我们正在做什么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最熟悉的陌生人:自我认知和潜能发现之旅》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比弗洛伊德式潜意识更强有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普遍化的潜意识,并据此对了解自我的方式进行了创新性思考。阅读《最熟悉的陌生人:自我认知和潜能发现之旅》,我们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自

    • ¥29 ¥45 折扣:6.4折
    • 脑与认知科学概论
    •   ( 120 条评论 )
    • 王志良 著 /2011-08-01/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脑与认知科学概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系列教材)》是一本介绍脑与认知科学相关知识的教科书。全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脑与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系统地论述了人工大脑、认知计算的相关知识。该书立足于科学前沿,体现了脑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生理学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特点,在设计和构思上力争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框架,使读者对脑科学与认知科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期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脑与认知科学概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系列教材)》可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或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需要学习和了解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相关知识的科研人员及读

    • ¥27.8 ¥32 折扣:8.7折
    • 我的人生本可以 一张逆转人生的魔力支票
    •   ( 150 条评论 )
    • 杨洋 /2018-04-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本书引导读者认识到自我内心力量的重要意义和强大潜力,帮助读者学习如何积极表达自我、树立自信、正视自我、提升自我、挑战自我、选择自我和付出自我。在了解上述知识并完成相应训练之后,读者将会逐步建立真正强大的内心,获得独立、积极坚定的人格,以及更加美好的生活视角和践行轨迹。本书属于大众类心理读物,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角色的读者阅读。

    • ¥27.3 ¥42 折扣:6.5折
    • 第一印象心理学:你都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你
    •   ( 6593 条评论 )
    • [美]安·德玛瑞斯、[美]瓦莱丽·怀特、 [美]莱斯莉·奥尔德曼 /2017-06-15/ 新世界出版社
    • 本书分为三部分: *部分是关于*印象的心理分析:*印象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向对方寻求的是什么,*印象为何如此重要; 第二部分概述了*印象的七个基本要素,把 *印象 分解成亲和力、表达关注、客观性话题、展现自我、谈话节奏、人生观和性别魅力这七个基本要素,并且帮助读者认识自己在每个要素中的表现; 第三部分则告诉你如何把你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真正地去改变你形成*印象的方式。 书中的每个要点都会辅以具体的案例作为说明,目的不是为了告诉读者什么是 正确 的,而是告诉读者怎样去展现真实的自我,怎样认识自己眼中的自己与他人眼中的自己。

    • ¥26.2 ¥38 折扣:6.9折
    • 重塑自我心理学
    •   ( 112 条评论 )
    • 张伊宁 /2017-03-23/ 新世界出版社
    • 本书为心理学相关的趣味读本,围绕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种种心理现象,分别从情绪管理、竞争合作、恋爱婚姻、社交营销、创业投资等领域出发,总结出人们具有共性的心理特质和常见规律,涉及晕轮效应、酸葡萄效应等诸多有趣的心理学定律。全书融论述于生动案例,并在每节后配有相关测试,帮助读者更加了解自己。

    • ¥23.6 ¥32.8 折扣:7.2折
    • 心理的模拟——认知心理学
    •   ( 219 条评论 )
    • 贾林祥 编著 /2009-03-01/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在2006年10月于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的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郭本禹老师邀我写他主编的“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中的《认知心理学》一书,我欣然接受了邀请。会后,我即着手搜集和阅读资料。 但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08年3月我才动笔。此时,我才发现要完成这项任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直接“革命者”,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并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研究途径和研究取向。20世纪70年代占主导性地位的是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曾与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并肩齐驱的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得以复兴,并开始在心理学中占据上风;生态论认知心理学实际上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20

    • ¥13.9 ¥29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