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S.T.E.P.课程由美国知名心理学家邓克梅尔和马凯以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创立,该课程的宗旨是避免体罚及以冲突的方式管教孩子,让父母更有技巧,更为有效地与孩子相处,培养高情商、乐于合作和独立自主的孩子。该课程以跻身西方父母培训课程之一,39年来深刻影响了西方的儿童教育理念。 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阿德勒指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孩子的责任感、合作能力、自信心要从儿童期培育。这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三岁看到老”。阿德勒以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方法指导父母们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本书从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系统介绍了多动症的研究概况、产生机制、评估与诊断、干预与矫正,以及多动症共患病以及成人多动症。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教育心理学领域内的主要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方法,反映了当前有关的新理论与新进展。它鼓励教师去思考学生如何发展和学习;鼓励教师在教学之前和教学过程中做出决策;鼓励教师思考如何证明学生正在进行学习、正在迈向成功。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到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意识的教师”。本书内容体系完整,事例科学、实用,可读性强,使读者阅读过程中如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本令人称道的经典教材。本书可供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学者和研究者使用,同时适用于各类教育工作者。
《当代中国名家文库·教育与心理发展:教育为的是学生发展》从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角度,对“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智力(认知)及其发展的研究”、“脑认知与学生发展”、“创造性”、“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教育的心理学研究”等重要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在提出思维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创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的系统框架。《当代中国名家文库·教育与心理发展:教育为的是学生发展》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丰富的实证资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对心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与实验的今天,在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的时候,有人提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学家,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因此,作为付出了心血、汗水和辛勤劳动的作者和我,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这就是:请广大的教育同人和家长抽出时间用心读一读这本书,“自觉地有所得”;读完之后,如果确实有所启发,最好结合自己的实际试着潜心地做一做,在做中学得解决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优化家教效果深层次问题的技能和艺术,逐步向一个或半个心理学家位移。
《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原书第2版)》是由斯滕伯格与威廉姆斯两位知名心理学家共同撰写的,他们在给读者呈现出系统、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的同时,整合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多元和辩证的视角来审视、诠释教育心理学,给读者奉献了一部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极具参考价值的力作,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刻地思考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原书第2版)》适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
本书由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汇集了全国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实证研究中自主开发或者本土化的82份教育心理测评工具,是对中国本土教育心理测评工具的一次集中展示和分享,为广大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测评工具分为学习动机与学业情绪、认知方式与学习策略、创新与创造力、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与教学专长和家庭环境与亲子关系共七大类,每份测评工具均从理论背景或依据、内容简介、实施或使用方法、计分方法与解释、信度与效度、应用价值与简要评价、参考文献等方面详细介绍,并附有完整的测评工具或者样题,读者可以直接使用或者在修改后使用。 本书可供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研究者以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作为工具书使用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和谐变奏》主要内容简介:我一直与教育有缘,因家境贫寒,自小学毕业后,即就读师范,因为当时师范不仅免交学费,而且吃饭也不要钱。初中阶段,读的是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高中阶段——中等师范学校;大学——高等师范学校。在各级师范学校都要学习教育课程,主要的是教育学与心理学。大学期间,我就写了一些有关教育的特别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文章发表。大学毕业后,又被分配到高等师范当教师,担任心理学的教学工作,但在上世纪80年代前,特别是“十年浩劫”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而且其教学工作也总是断断续续,很不正常,甚至还有一段时间被迫完全停顿下来。
本书是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一部重要论著,作者从三个方面构建自己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其一是学校心理咨询,作者着重阐述了什么是学校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准备、实施、内容、原则,以及心理测量、 心理治疗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对于中国学校建设心理咨询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其二是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和探讨,指导学生如何形成健康的认知、如何培养积极的情感、如何锻炼坚强的意志、如何建立和谐的关系、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习。作者通过对46个学生,,卜分关心且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其三为学习心理研究,作者论述了当代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与兴趣、意志与学习、合作学习与团体心理学,以及张载、王夫之、毛泽东等人的学习心理思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