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部分作者呈现了精神分析的督导视角。作者用了四个章节来讨论咨询的基本设置:时间、地点、费用和关系。这些对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的治疗都是基本而重要的。她同时还强调咨询师与来访者面对面工作时的感受、观察、移情和反移情。这些对精神分析新手是非常重要的议题。她还呈现了对一个个案长程的督导,是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来访者的个案。对新的咨询师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了解来访者与咨询师互动的例子:边缘性人格障碍来访者如何迅速地从一端变到另一端,咨询师如何在督导的帮助下保持稳定性。在书的第二和第三部分,作者呈现了咨询新手的很多个案。我知道中国对咨询师的培训体系与美国完全不同,但我意识到不同的体系可以同样起作用。对咨询新手来说获得督导是很大的帮助。这些咨询新手很勇敢地呈现了自己的个案。我相信其他
本书是一位民主德国心理治疗医师对民主德国民众心理故事的记述,也是作者本人的在民主德国的生活和情感史。作者详尽地分析了民主德国压力性体制对民众造成的心理后果,产生的社会角色代偿行为,转折期民主德国民众的心理,以及两德统一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他的分析建立在数千个病人心理治疗的基础上。作者强调,转型期的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物质的富足、环境的宽松,更重要的是“心理革命”,并提倡一种鼓励健康生活的“治疗文化”。
本书是一位民主德国心理治疗医师对民主德国民众心理故事的记述,也是作者本人的在民主德国的生活和情感史。作者详尽地分析了民主德国压力性体制对民众造成的心理后果,产生的社会角色代偿行为,转折期民主德国民众的心理,以及两德统一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他的分析建立在数千个病人心理治疗的基础上。作者强调,转型期的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物质的富足、环境的宽松,更重要的是“心理革命”,并提倡一种鼓励健康生活的“治疗文化”。
听故事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故事传播着知识,也丰富着我们的想象力;故事改造了人们的心灵,也重塑着生活的世界。创作故事是一个意义深刻且影响久远的经验,它能直接与潜意识对话,建立信任,点拨读者;故事给读者打开一个想象的空间,或能引起读者思索,或能引导读者自己得出某一个结论。 《故事咨询师:心理辅导的隐喻操作》包含了丰富的隐喻心理知识,也记录了大量动人心魄的爱与善意的辅导故事。这些故事能拂去寻常生活中的微尘,让我们在故事里认识自己,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我们可以借由阅读《故事咨询师:心理辅导的隐喻操作》,在故事里找到生命的良方,获得一对隐形的翅膀。唤醒和听故事的本能,我们的生活将更具活力与创造力!
小组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简捷、高效的手段,对受灾为员实施小组辅导,更适合我国国情。但目前尚未出版灾后小组辅导的指导用书,希望本书粗浅的探讨能给予同行一点启发,藉此抛砖引玉,缓解目前灾区心理援助技术的不足。 本书是关于介绍“灾后心理援助小组工作”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心理援助的行为守则、心理援助的情绪管理、危机事件压力报告法、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识别及应对、抗震救灾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小组辅导在灾后心理援助中的应用等内容。
作者结合自己学习心理咨询和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的经验,与读者分享她在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过程中的经历。同时,作为一名督导老师,她借由此书教授咨询师在成长的路上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积累和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