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理性》是桑塔亚纳代表作《理性的生活》之一。在本书中,桑塔耶纳将艺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既探讨了美的定义及本质等形而上问题,又具体详尽有时则是矛盾地阐释了审美与艺术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既将艺术的创造活动与人的深层生物学需求及社会经验的累积联系到一起,又将艺术的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联系到一起;认为艺术是理性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改变生活的环境,促进人的理想的实现,增加人的知识、愉悦和安慰。
与艺术的关系,是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李世武著的《焦虑与艺术治疗研究》在与外前沿研究成果积极对话的基础上,在多学科互动的视角下,探索回应这一问题的新路径,提出了“焦虑与艺术治疗”的理论假设。以此理论假设为前提,本书研究了焦虑的社会属性与仪式属性,然后在巫者与信众的交互关系中,讨论了出神、积极想象、艺术构建、移情等话题。
《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的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的生活故事多元且丰富,他们利用简短的案例说明,举了很多治疗应用的书信、邀请函、参考资料、证书、预测、宣言等实例。身为读者,我们可以在很多介入方法当中有所选择,因为我们是在一片已经用心耕耘、灌溉、锄草的新园地采收果实。这么多的实例值得我们一读再读,仔细研究,以获得收获。的确,读者一旦发现这片土地对他们的生活与工作而言是多么肥沃,我相信他们会流连忘返的。 海报:
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10多年的改革历程。《学术论丛·路径依赖与治理选择: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总结了中国具有的代表性的社区建设经验和问题。内容包括:国家权力与社区空间、社区行政与治理转型、社区党组织的治理功能、社区公共政策的合作机制:以安全服务为例等。
《躺椅和舞台(心理治疗中的语言与行动)》凝聚了罗伯特·兰迪教授在戏剧治疗领域近20年研究和实践中所获得的思想精华和宝贵经验。他将萨满(Shaman)等人类社会的古老传统和现代心理学贯穿起来,地梳理了各种心理治疗流派中与行动性心理治疗相关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为戏剧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找到了源泉,奠定了基础。针对戏剧治疗的流派:莫雷诺开创的心理剧(Psychodrama)、兰迪本人创立的角色法(RoleMethod)和大卫·约翰逊创立的发展转型法(DevelopmentalTraformation),兰迪教授通过实际案例,形象地展示了每种方法的治疗过程,明确了其中的基本概念,并从情绪与距离、虚拟与现实、言语与非言语的表达、行动与反思、指导性与非指导性、移情和反移情等多个两极性的维度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区分出彼此的特色,找到了它们共同的目标,即通过一种整
本书介绍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符号治疗”技术。书中作者结合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以及大量的实际操作案例,通过自己多年临床治疗实践,不单将符号治疗运用在个体咨询中,也整合在企业EAP课程和专业咨询师培训课程中。而这一切,都是想绕过人的意识层面,与冰山下的神秘地带——潜意思接轨,探索人最原始的情结凝聚,达到最初的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