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围绕康熙御纂《周易折中》系列著作的部。《周易本义》是宋代学者朱熹的一部易学名著,是浩瀚易著的经典之作。本书是通过《周易本义》解说《周易》的著作,是每位国学爱好者的案头推荐书。
《易图明辨》全书共分十卷,卷一辨“河图”、“洛书”,卷二辨五行、九宫,卷三辨《周易参同契》,先天、太极,卷四辨龙图、《易数钩陷图》,卷五辨《启蒙》图书,卷六、七辨先天古易,卷八辨后天之学,卷九辨封变,卷十辨象数流弊。《易图明辨》颇受黄宗羲的启发与影响,末二卷列这二项等于论及当时的易学理论,从此我们可以看出,胡渭撰著此书的目的,是要追溯易图说学的历史源流。胡渭在《易图明辨》卷二也指出了他是以这些图出现的时间先生为序依次进行辩驳的。胡渭在此时收集了大量前贤和时人的有关《易》图的著作,他在《易图明辨》中大量征引前贤和时人的著作,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另外,在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期间,胡渭也有机会阅读到徐乾学搜集的大量珍本文献。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根本,被称为儒家六经之首,是对后世影响最深、最广、的古经。《易经》最初是一部占筮之书,它“决嫌疑,定犹豫”。“易”是“简易”的意思,是说筮法比卜法简易。“易”也是“变易”的意思。据说周文王被囚羑里,演练伏羲八卦成六十四卦,周公做爻辞,孔子做十翼。孔子评价《易经》:“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先得之报。”《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载物”曾激励着无数的志士仁人。《易经》是哲学家观察世界的智慧之源;《易经》是中医阴阳平衡理论的基石;《易经》是道家毕生修炼的功课;《易经》是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其“否极泰来”包含着事物变化的奥秘;乃至于现代计算机就是建立在周易使用的二进制基础之上的!本书次序,依照正义、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