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以 为君亲政、贤明之道 为出发点所编写的一部巨著,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陈书(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册)》共三十六卷,较为全面地记载了从陈霸先建国到陈叔宝时被隋所更时期的历史,是现存的关于陈朝历史的比较原始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除政治、军事外,《陈书(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册)》在哲学史、文学史、宗教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都保存了一些资料。
《华阳国志》(一名《华阳国记》)十二卷,由晋常璩编撰,所记地理范围当为晋世梁、益、宁三州之地,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及四川、云南和贵州一带。所记时间断限: 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 凡一千余年。 此书内容包括卷一巴志,卷二汉中志,卷三蜀志,卷四南中志,卷五公孙述、刘二牧志,卷六刘先主志,卷七刘后主志,卷八da同志,卷九李特、雄、寿、势志,卷十先贤士女总赞、广汉士女、汉中士女,卷十一后贤志,卷十二序志、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目録等,前有李 叙、吕da防序。《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zui早、比较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其所创立的方志编纂体例对后世方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自刊印以来,有众多的刻本和抄本问世,版刻传抄体系非常复杂。现存zui早的足刻本是明嘉靖四十二年四川铜梁人张jia胤知蒲州时所刻,现存国家
《山海经》内容丰富、风貌奇特,堪称 天下*书 。全书仅三万一千字,是一部讲述远古时期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等方面内容的上古佳作,展示了上古的山川河流、神祇神兽、奇花异草、金石矿物、异国部落、祭祀及神仙方术 为您呈现一幅瑰丽的千古画卷。 同时,《图解山海经》搜集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收藏到的珍贵古版《山海经》插图,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奇幻、*瑰丽的想象之作。本书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诸多邦国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此书不仅会引起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对于所有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士,它提供的灵感也是无穷无尽,非常适合家庭收藏。
《山海经》是一部经典古代世界地理博物志,有《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与《海内经》一卷,共18卷,并有《山海经图》。其中多神仙异兽,方术祀典。瑰丽多采,让人能够忘却自身而与天地同乐。陶渊明读后,挥笔写下《读 山海经 》诗十三首,感叹道:"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鲁迅先生一生挚爱,《故事新编》中的《奔月》《补天》皆取材于本书。 本次出版以南宋淳熙刻本为底本,考以清光绪十二年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涵芬楼影印明正统十年刻本、清乾隆刻本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完整收入陕西省古籍整理专家张艳云老师白话全译《山海经》;生僻字随文注音;完整收入清代吴任成金阊书业堂藏版《山海经图》五卷与日本江户时代《怪奇鸟兽图卷》全彩甄选鸟兽图;校录刘歆"上《山海
? 《东京梦华录注》是作为研究北宋汴梁的重要资料而收入《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的。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鄧之诚先生的《东京梦华录注》,到目前为止,是这部书的注本,它提供了不少可以和原著相互印证的参考资料,因此,《选刊》决定采用鄧注本。在印行前,除对鄧注的个别条目作了删除以外,其它皆未改动。
《春秋穀梁传译注》针对《春秋穀梁传》的不足,在注释中以《左传》的史实解经,并据以评议传文中某些臆断之说。译文信而达,为今人阅读提供了方便。贯穿了作者多年来研究《春秋穀梁传》的见解与心得,是一本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具的译注本。
王万澍、王国牧编撰,赖谋深校注的《湖南阳秋(湖湘文库)》十六卷,清代学者王万澍撰。书中采录正史有涉湖南者,仿朱熹《通鉴纲目》义例,汇为一编。起自汉,止于隋。王万澍病殁后,其子王国牧取父亲所遗隋以后史料,依原书体例,续成《湖南阳秋续编》十三卷(以下称续编)。起自唐,止于元。此次二书收入《湖湘文库》,合称《湖南阳秋》。
《王应麟著作集成:诗考·诗地理考》介绍王应麟博学多才,著作宏富,其学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清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于困学纪闻提要,称“应麟博洽多闻,在宋代罕其伦比”,实际则不仅仅是宋代,在我国学术发展史上,王应麟堪称流学者。如梁启超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即称“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为清代考证学先导”。
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初旧抄足本明季南略,原为张崟(慕骞)先生所发现,关于是书及其作者的情况,张先生在计六奇与明季南北略一支文中已作了论述,此文已附在新点校出版的明季北略中。现就明季南略的点校工作做些简要的说明。 此书难脱稿于康熙十年(一六七0年),但因清初的文禁;一直未能付梓。直至嘉庆、道光年间,文纲稍弛,才有北京琉璃厂半松居士木活字本刊行,共十八卷。尔后,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上海图书集成印刷局刊行石印巾箱本;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刊行铅印本,有“万有文库”及“国学基本丛书”尔种名称。一九五八年,商务本又有重印。以上通行诸本,文字与内容基本一致,难作十八卷,但均非完帙,仅以篇数计,能行本南略删除四十二篇近二万字。张先生曾以杭大藏抄本十六卷作底本进行点校,惜未及完成,即于
吴江的文化底蕴深厚,是前人留给今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让全社会认识它,就必须进行开发和挖掘,使之发扬光大。 《道光吴江县志汇编》由《吴江县志续稿》、《震泽县志续稿》和《松陵见闻录》合辑而成。三志均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 1850)。吴江市档案局将三本志稿点校合刊出版,是整理旧方志的成果,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继承。
《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广东以及与广东在历史上、地理上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岭南地域)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并从历代有关岭南之名著中选择若干为读者所需的典籍,编校注释,选粹重印。个别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译著,亦在选辑之列。 《岭南文库》书目为350种左右,计划在五至七年内将主要门类的重点书目基本出齐,以后陆续补充,使之逐渐成为一套较为齐全的地域性百科文库,并作为一份有价值的文化积累,在祖国文化宝库中占一席之地。
该书是世界上*部广泛系统地探索和记载岩溶地貌的地理学巨著。作者徐霞客自22岁开始出游,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十四省,开创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地观察、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详细记录了徐霞客毕生大部分行迹所至、观察所得。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文学游记,同时也是历史实录,其旅游之专、行程之长、篇幅之巨和内容之丰富是无与伦比的,被誉为 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