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在战国时一直是口耳相传的。据唐朝人的说法,最初传授《谷梁传》的,是一个名叫谷梁俶的人,他一名赤,字元始,说是曾受经于孔子的弟子子夏。但据后人考证,《谷梁传》中曾引“谷梁子曰”,竟然自己称引自己,书中还有引用公羊子的话并加以辩驳的情况,因此有人认为成为要较《公羊传》为晚。
《唯余笔墨情犹在 赵孟頫传》是一部以宋元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主人公的传记小说。 这部作品新见迭出,予人以多方面的启迪。作者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一位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屹立潮头的艺术巨擘的鲜明形象,同时也通过大量与赵孟頫相关的重要的文学、艺术、文化活动的追述,解读了中国文学艺术史与文化史上鲜为人知的关键细节,值得关注艺术思想发展历程的读者细细品味研读,从中得到启示。
......
本书收录了晚清官员翁同爵的家书,按照“致父母函”、“致翁同龢函”、“致翁曾翰函”进行分类,并分别按照时间先后排列。并对年代等进行了撰考。本书对于研究常熟翁氏家族、晚清政治格局都有一定的帮助。
《春秋公羊传》也同《春秋左氏传》一样,是阐释《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传授源流,按汉朝人的说法,是先由孔子的学生子夏传给公羊高,公羊高伟给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都是口耳相传。到西汉景帝时,公羊寿才与其弟子齐人胡毋子都写在竹帛上。《公羊传》是极力主张大一统的,主张君臣等级观。《公羊传》采取问答的方式,在汉语修辞学、词汇学、语法学上也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张之洞少有神童之美誉,然而大器晚成,年逾不惑才被慈禧钦点外放山西巡抚,人生从此开挂,日渐步入 ,特别是任职湖广总督十八年间,他纵横捭阖,开矿产,造 ,办工业,修铁路……生生将湖北和武汉改造成了初具现代特征的省份和城市。而他所办的新式学堂和留学计划, 是成为孕育革命志士的摇篮。 在晚清那个群魔乱舞的大时代里,有人抱着盛世大清的旧梦不肯醒来;有人随时代而颠簸,步履蹒跚;有人 万丈,誓要粉碎旧世界……相比起守旧派,张之洞窥到了大势所趋,然而相比起维新派、革命派,这一晚清重臣又在清朗的潮流里不能自已地迷失……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 经典的哲理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诗句,作为诗人,陆游以几近完人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的文学 。在风雨飘摇的南宋,他初心不改,一生矢志不渝地为恢复中原、统一中国而歌,爱国主义成为他诗歌的主旋律。作为名臣,陆游无论就任何处,都能情系百姓,始终把百姓放在 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常人,面对跌宕起伏的人生,他细致入微地体味生活,拈酒烹茶,赏花观景,把诗寓于了生活。他一曲《钗头凤》谱写了千古爱情悲歌,足以让普天下的有情人动容失色。作为父亲,他不仅用字字珠玑的诗教育子女,还言传身教,孜孜不倦。 本书 限度地还原了陆游的一生,再现了诗人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