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旸及其《乐书》简介 《乐书》二百卷,北宋陈旸撰。陈旸字晋之,生卒年不详,今福建闽清人,宋哲宗绍圣年间中制科,官至礼部侍郎,事迹见《宋史》本传。《乐书》的编写,始于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 1085),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进献徽宗,前后40余年。《乐书》内容丰富,体例分明,图文并茂,篇章达1124条,图540余幅;征引丰富,考证细密,辨论精审,保存了不少现已散失的音乐资料。王世襄先生称《乐书》为 中国现存历史上较早出现的音乐百科著作 。 《乐书》的前95卷为儒家经典训义,后105卷为《乐图论》。卷1至卷95采摘《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文献中有关音乐的论述加以训义;卷96至卷188以雅、胡、俗分类论述律吕、乐器、歌、舞、杂乐;卷189至卷200为吉
《榕村全书》是清初重臣、一代名儒李光地的文集汇编。全书共分十册,收录了李光地著述二十二种、共一百六十三卷,包括《周易通论》、《周易观彖》、《尚书解义》、《诗所》、《四书解义》、《春秋?余》、《朱子礼纂》、《古乐经传》、《榕村语录》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
《重校古本地理雪心赋(套装上下册)/四库未收子部珍本汇刊》为古籍整理类图书影印版。子部是我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大类。专列诸子百家及农林、中医、艺术、谱录等书。本次整理发掘了学界重视的多种佚本及新版本,以稿本或抄本为主,整理出了50多部前所未见的珍本典籍,陆续公开出版。《重校古本地理雪心赋(套装上下册)/四库未收子部珍本汇刊》的公开发行,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的资料,俾使学术界通过这批学术资料能够开拓出新的研究思路,掌握新的研究方法。
《说文解字》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中文必借的工具书。东汉许慎撰。原书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又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解说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后经北宋徐铉校定,将每篇分为上下二卷,共三十卷,收九千四百三十一字,重文一千二百七十九字,解说十二万二千六百九十九字。即为当前通行本。
《秘传仙授奇门(套装共2册)》包括:《秘传仙授奇门(上册)》、《秘传仙授奇门(下册)》共2册。《秘传仙授奇门(套装共2册)》由湖海居士辑,郑同校订。《秘传仙授奇门(套装共2册)》关键词:丛书、中国、宋代。《秘传仙授奇门(套装共2册)》由九洲财鑫印刷有限公司印刷。《秘传仙授奇门(套装共2册)》为二○一七年一月第1版,二○一七年一月第1次印刷。
《清经解》,即《皇清经解》,又名《学海堂经解》,始刻于道光八年(1828)八月,两广总督阮元命学生严杰任总编。道光六年(1829)九月,阮元调任云贵总督,刊刻事交付广东督粮道夏修恕接办,严杰仍任总辑。道光九年(1829)九月,全书刻毕,共收七十三家,一百八十三种著作,凡一千四百卷。咸丰七年(1857)九月,英军攻粤,书版毁失过半。咸丰十年(1860),两广总督劳崇光等人捐资,补刻数百卷,增刻冯登府著作七种,计八卷,即 咸丰庚申补刊本 。同治九年(1870),广东巡抚李福泰刊许鸿磐《尚书札记》四卷,附诸《皇清经解》之后,是为 庚午续刊本 。 《清经解续编》,即《皇清经解续编》,又名《南箐书院经解》,光绪十二年(1886),江苏学政王先谦仿《皇清经解》体例,搜集清代乾嘉以后经学著作及乾嘉之前为《皇清经解》所遗漏者,辑
旧刊《王文成公全书》的基础上,进行繁简转化,编辑整理而成,同时结合并吸取近年来*收集整理的王阳明文稿、资料及研究成果,亦参考比对了其他版本的王阳明文集。 《全集》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补录、年谱、附录等八部分,同时收录有王阳明门人弟子、同僚、友人及历代文人学者所撰写的有关王阳明本人及著作的文章。这些文字或生动再现了王阳明其人其事,或饱含对恩师的孺慕之情,或严谨中肯地评价了王阳明著作及思想的起转传承,对于研究王氏学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将此类文章编辑整理,置于各卷章节之首,以供读者参照阅读。这也是此次编辑出版不同于以往版本的*特色。
全书的特点很明显。 一是收录齐全,内容丰富。全集除收录魏源著作《诗古微》、《书古微》、《古微堂四书》、《老子本义》、《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净土四经》及其诗文集等19种之外,还收录了魏源负责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和《淮北票盐志略》以及有关魏源的传记资料、大事年表、行踪图等,可谓片言无遗。? 二是底本精当,编校精审。因为本书原先安排的大多数点校者已不在世,不少书稿是尚未完成或因用人不当而完成得不好的 夹生饭 。我们或重新请人校点,或编辑自己校点,然后再请专家审读,就这样通过反复推敲,核对底本,来保证编校质量的精审。因此,全集确实凝聚着校点者、审校者和编辑众人的心力,可说是几代学人殚精竭虑的心血结晶。? 三是体例严谨,版式疏朗,印制精良。这套书的编辑,有一个体例
浩瀚如海的中华典籍是世界文明*博大宏丰的宝藏之一。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世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文献典籍,其中规模*、收录卷目多、影响力为深远的当首推被称为(千年巨制、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丛书,始编修于清乾隆三十八年,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历时十四载;共收录上起夏商周三代,下迄清朝乾隆年间历代典籍三千四百六十余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二十七卷,计约九亿字。乾隆沿袭唐玄宗前规,选取经、史、子.、集四个库房中的(四库)两字,并增加(全)字,合成(四库全书)以示继往开来。(经)意谓儒家经典,也是群籍之首;(史)涵盖了从上古到乾隆年问的正史典籍;(子)采撷诸子百家的各类书籍;(集)则为诗文汇萃。(经史子集)汇集了中国古代的所有汉文典籍,囊括了中国哲学、历史、文艺、社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蒙学读物更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蒙书,上至周秦两汉,下讫民国初年,期间长达数千年之久。在这漫长的数千年时间里,蒙学相传相袭,其书逐渐增多,内容也随之更加完善,到汉唐年间基本趋于成熟。从此,启蒙教育普及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吸取知识营养、增强才智、规范道德行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思想基础。 蒙学就是启蒙教育。它对中国道德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的发展,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颇受日本、朝鲜、俄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重视。蒙学读物大多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形式整齐多样,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诵读。因此,自问世以来颇受欢迎,家喻户晓,
本书分为四册,收有颜氏家训、温公家训、袁氏世范、朱子家训、许汝霖家训、庭训格言、圣谕广训、郑板桥家书、曾国藩家训、张之洞家训以及历代家训精华选编等,上自汉代下至清末,皆以名人名训为主旨,由此便可通晓历代家训之大概。考虑到有的家训篇幅较长,仅选其中精华部分,为便于读者朋友阅读,本书对所有家训均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并配以精美的图片,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宋朝赵匡胤曾经说过,读书是为了“广见闻,增智虑”。《中华家训》正好起到这样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扩大青少年读者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本书是众多家庭教育读物中的上乘之作。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全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共33篇。庄子在本书中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 道法自然 的观点,提倡 自然无为 的人生观,主张保持个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本书添加版画图和注释、译文,选取权威版本精心校对,延请专家精心翻译,双色宣纸印刷,是读者不可多得的珍藏版本
国学百部系列(总定价 2688 )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丛书,目前已有百部,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温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 16 开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此套书共分为三辑,*辑1048元,第二辑1100元,第三辑540元 购买*辑、第二辑、第三辑请点击: 国学经典*辑(40种) 国学经典第二辑(40种) 国学经典(第三辑)
“慈”是指长者对晚辈的抚爱;“孝”是指晚辈对长辈的赡养和尊敬。“慈”与“孝”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道德标准和家庭教育的基础。只要家庭存在,“慈孝”这一基本的人伦道德便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古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慈爱纯粹出于一种无私的天性,“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于心……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淮南子·缪称训》)。孟子日:“丈夫(男孩)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滕文公下》)。但是,古人同时强调,父母对子女应爱之有道,如果一味地溺爱,便不是真正的爱子女,而是害子女了。司马光说:“天爱之,当教之以成人,爱之而使陷于危辱乱亡,乌在其能爱子也?”“爱而不教,适所以害之也
国学百部系列(总定价2688)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丛书,目前已有百部,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温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此套丛书共分为三辑,*辑1048元,第二辑1100元,第三辑540元 购买*辑、第二辑、第三辑请点击: 国学经典*辑(40种) 国学经典第二辑(40种) 国学经典(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