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 中卷有书信八篇,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此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在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了门人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阳明的教育思想。 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 四句教 (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而使王学体系更趋齐备。 更贴心的是,此线装本在书前配有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对这四部书高度推崇,认为是“六经之阶梯”,对四部书分别作了注释,并作为一套书同时刊行,称为“四子”。《大学》、《中庸》的注释《论语》、《孟子》的注释称“集注”,后人合称之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此书从元代开始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参考书,影响中国历史及中国思想文化极为深远。《四书章句集注(共4册)(精)》(作者朱熹)为整理排印,版式疏朗悦目,极便阅读和收藏。
焦循晚年重要学术著作。焦氏认为《孟子》一书阐发易学的 通变神化之道 及易学 感而遂通之性 ,遂以疏解赵岐 章句 为主,博采经史传注,参考清初顾炎武、毛奇龄、王引之等有关《孟子》六十余家,稽考编撰而成。阮元称该书 多下己意,合孔孟相传之正指 。
《大学》是儒家经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论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方的教科书,书中强调 诚意 正心 对当代人思维提升、行为处事有教育和启迪作用。宋代朱熹将《大学》进行了注释和补充,编成《大学章句》。 此次影印出版的《宋本大学章句》为线装形式,共一函一册。据国家图书馆藏宋淳祐十二年刻本,全彩高仿真技术,原大尺寸影印。原书板框高25厘米,宽17.5厘米,一卷,半页八行,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此宋刻本传世极罕,曾藏于铁琴铜剑楼,书上钤有 虞山瞿紹基藏書之印 菰裏瞿鏞 鐵琴銅劍樓 诸印。42筒子页。
王肃校注的《景宋蜀本孔子家语》是一部記載孔 子及其弟子言行故事的先秦文献,流轉數百年之後, 由十二世孫孔安國重编,四十四篇。孔序云:《孔子 家語》者,皆當時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諮 訪、交相對問言語者,既而諸弟子各自記其所問焉, 與《論語》、《孝經》并時,弟子取其正實而切事者 ,别出為《論語》,其餘則都集錄,名之曰《孔子家 語》。凡所論辨,流判較歸,實自夫子本旨也;屬文 下辭,往往頗有浮說、煩而不要者,亦犹七十二子, 各共叙述,首尾加之潤色,其材或有優劣,故使之然 也。《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舊唐 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 志》,皆*錄於經部(含六藝略)論語類,每叙於《 論語》之後,實經部之要典也(《孔氏家語》宋刊本 毛晋跋語)。
方勇教授潜心庄子学研究近三十年,在《庄子》文献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观点。作者非常重视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历经八年的时间,先后搜集到先秦至民国时期《庄子》白文本及其校勘、注释、研究著作302部,于2011年12月出版《子藏 庄子卷》;《庄子书目提要》一稿就是作者借鉴前人和当今学界所取得的成果,为每部书所做的提要。其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考述著者生平事迹,二是概述著作的基本内容,三是探究版本流变情况,揭示各版本的传承、价值和特点。其对两千年来的庄学著作版本的清晰疏理和考辨,对思想的精要概括和准确评析,为当代学人研究《庄子》提供全面的版本信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代炎黄子孙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而书籍,正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本套同学线装藏书收录厂《周易》《论语》《史记》等四十部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国学经典,希望读者在感悟人生智慧的同时,与诸子百家交流思想,与历朝历代文学大师对活,畅游国学艺术殿堂。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这是中国历史上*部著名的传世 家训 ,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四书五经》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无愧为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分卷介绍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论语译注(共3册)(精)》(作者杨伯峻)是对《论语》二十篇作的现代汉语翻译及注释,译文准确流畅,注释深入浅出,博采众家之长,又有自己的折衷和独到见解。为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现在中华书局出版的繁体字本基础上制作线装本。书前有“导言”和“例言”。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即孟轲,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孔设的门人,是继孔予之后儒家学派有权威的人物,后世以孔孟并称。
《四书五经(线装、一函)(套装共10册)》是儒家的九部经典著作,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和《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五经。四书五经内容丰富深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谓大人之学,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被视为儒家学说的入门读物,位列四书之首。《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重在阐述调和折中的人生哲学。[中]谓恪守中道,不偏不倚;「庸』即平常。『中庸』就是常守中道之意。二书经唐代古文学家韩愈及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极力推崇,地位得到提升。《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着作。《孟子》主要记载
此書曾是明代前期藩王晉府藏本,書中鈐有『晉府書畫之印气『敬德堂圖書印气『子子孫孫永寶用』等印O明代藏書家唐順之後人唐辰(字良士》也曾收藏此書,書中鈐有『唐辰气『昆陵唐良士藏書』藏書印。後又迭經季振宜、徐乾學等名家遞藏,再入天祿琳琅,經乾隆御覽。書中鈐有『季振宜印气『滄葦气『乾學之印气『健菴气『崑山徐氏家臧气『乾隆御覽之寶气『八徵耄念之寶气『太上皇帝之寶气『五福五代堂古稀天予寶气『天祿繼鑑』等印記可證。此書從天祿琳琅散出後,幾經周折,成為周叔嫂先生的架上之寶。故又鈐有『周暹气『曾在周叔瘦處』等印記。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如此条多的著名藏書家,均默認此本為相臺本,在無確證否定之前,姑從舊說,仍以元本視之。
崇贤馆藏书以安徽泾县宣纸为材料,徽墨印刷,保证千年不褪色、不腐蚀、久折不断;全部宋式手工装帧,以锦丝为绳,庄重典雅,坚韧耐久,便于翻阅;花绫封面,耿绢包角,广胶粘页,雅致精美,平滑牢固,是值得珍藏的宣纸精品,藏书涵盖经、史、子、集四库精华及历代碑刻书画真迹,既囊括经天纬地之道,又揽集修身齐家之学,全部繁体竖排,极具古书风韵,堪称“中华传世珍本藏书”,具有增值保值特性,如今已成为各地藏家的新宠。目前已形成“家无线装,绝非藏家;书无崇贤,妄称尊者”的流行趋势。
《周易》是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是我国古老、有权威、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代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