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集(套装上下册)》中慢词居十之七八,且词调多为独创的 新声 ,可以说,柳永发展了词的体制,对慢词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体现。在内容上,柳永词作多抒羁行役之情,多描写歌妓生活,亦有对当时社会的繁盛的体。《乐章集(套装上下册)》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韵律谐婉,在当时及后世都广泛流传。
自屈原曰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至《神农本草经》言 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再到钟会称菊花 神仙食也 ,至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再到苏轼 黄州菊花误 一事被贬黄州团练使。菊花从药用、食用功能到菊花审美内涵的定型以及古人咏菊的嗜爱,处处流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博雅经典:菊谱》选取六部有代表性的、流传范围较广的、文献价值较高的菊谱加以校注,即宋代刘蒙菊谱、史正志菊谱、范成大菊谱,明代高濂菊谱、黄省曾菊谱、周履靖菊谱。每篇菊谱前有注译者的提要,介绍作者、内容、版本等情况。《博雅经典:菊谱》对这些经典著作进行校勘、注解、翻译,并配以相关图片,《四库全书总目》中关于各种菊谱的提要亦附每节后。 宋代菊谱以记载花品为主,明代菊谱以种艺之法为主。本书既谈逸闻趣事,又录菊花品种、
本书以图文相辅相成的形式,实录了完颜麟庆所至所闻的各地山川、古迹、风土、民俗、风俗、河防、水利、盐务等具体情况,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
他的画基本上是写实性的,但这种写实又不是对景描摹,而是从物象中得到某种领悟,激起创作欲望后,再把自己感同身受的情结,凝聚强化到以线、墨、色构成的形象上。笔和墨便由着这种主观性、精神性,为超群的“意”所驱使,在纸上左右驰骋,上下铺排,穿插点染,刚柔相济,胸有成竹,落笔成章。这种写意往往是一气呵成,从而达成一种整体性、气势连贯的画面效果,并能凸显出物象的神采和精妙之处。因此,我们品味他的画作时,便总能得到一种视觉上的畅快淋漓之感和精神上的浓炽鼓舞力。 傅梅影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中国写意画家,我以为主要是得益于他的坚韧品格,题材对位,对传统和造化的尊重和热爱。还有,就是他的聪颖和天赋。 现在傅梅影先生始人八旬,并不老。他的艺术生命正进入另一个旺盛期,他依然每日伏案,默默
本书收录字形的材料依据包括实物文献用字和传世字书收字两大类。实物文献用字主要包括简牍字形、石刻字形和纸质字形。 简牍字形主要出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以及《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四号)、《流沙坠简》等所收录的魏晋简牍。 石刻字形是本书收字的主体部分,以《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二册到第三十六册)和《新中国出上墓志汇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石刻拓片为基础,兼查《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中相关拓片部分。 纸质字形包括了魏晋残纸和魏晋南北朝传世书帖中的楷书部分。
《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精选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绘画名家及其名作,以馆藏书画珍品为源本,以册页的形式出版,呈现了较完善的中国古代绘画代表性流派和个人风格体系。李弘主编的、董其昌绘画的《山水册页(2)》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画卷信息,逼真再现了难得一见的原作风貌,读者能更准确欣赏到这些绘画的独有的用笔特征和微妙的墨色韵味;另外,设计上采用正面全图,背面局部放大的形式,以满足广大收藏和艺术爱好者欣赏、临摹的需求。《山水册页(2)》为丛书之一。
本书以图文相辅相成的形式,实录了完颜麟庆所至所闻的各地山川、古迹、风土、民俗、风俗、河防、水利、盐务等具体情况,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
《海内奇观》一书是晚明热衷于游览探奇社会风气的产物。该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先以文字介绍山川构成及景点历史文化底藴,再配以一百三十余幅单面、双面或多页面式等插图,来形象地刻画全国风景名胜。杨氏自幼即喜爱山水,“尝宏搜天下山川图说,汇为一帙”,“传之同好”。与一般的游记不同,是书图文对照,更便于读者了解山川名胜,既满足文人雅士卧游之需,又方便市井凡夫妇孺领略山水风景,可以说是当时雅俗共赏、图文并茂的导游图册。
《米芾集》这本书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诗文集、附录补遗、历代书目著录、作者论证资料、历代集评和翁方纲所撰米芾全谱。全书由米芾撰,张玉亮、辜艳红点校。平装,310页,120千字。本书框架结构合理,文字质量优秀,点校者参考了米芾集主要刻本作了汇校,是一部质量合格的古籍整理著作。
邓之诚,字,文如,号明斋、五石斋,祖籍江苏江宁,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生。幼年入私塾,酷爱读书,随父赴云南任所,习六代史。曾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法文科、云南两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滇报社编辑,1910年任昆明*中学史地教员。武昌起义后,仍兼报社工作,宣传革命。1917年应北京大学之聘,任教授。赴北京后,被*国史编纂处任命为国史纂辑员。1921年起,专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又先后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和燕京大学史学教授。1930年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并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史学教授,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被封闭,与洪煨莲等同被日本军逮捕入狱,翌年获释。1946年燕京大学复校,仍回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并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专任明清史研究导师,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弘一大师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人物。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李叔同出家后除了书法以外其他诸艺皆广。其实不然,从大师弟子留存下来及近年一些收藏家拿出来的部分绘书作品来看,李叔同出家后的绘画艺术依然笔墨精深,造庇护极高,是一座艺术高峰,只是不像书法那样较多流传于民间,藏在深山无人识罢了。 据专家考试,其绘画创作的时间大体在1929年至1933年间,时大师常在上虞白马湖或法界寺及慈溪居住。目前健在的弘一弟子张人希在鉴定了该作品后表示,弘一大师那坚实的西洋画基础,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在此画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中国佛教题材美术史上也堪称精品。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书史会要·续书史会要(繁体竖排版)》九卷,补遣一卷,陶宗仪撰。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黄岩人。近代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论此书甚详,曰:“是编起自三皇,迄于元季,摭采至为繁富,文笔筒当,间加评论,褒贬颇得其平。……其于元、辽、金、外域书家,亦为著录,且详及其国特有文字,亦颇足资考证。”《绩书史会要》一卷,作者朱谋垩。朱氏字隐之,号八桂,明宗室。该书仿《书史会要》史会要体例而作,补有明一代书家423人,颇为完备,评语亦简明可观。余绍宋评曰:“是编续陶书而作,采辑明代书家亦颇周详。惟九成于诸家得失直抒己见,隐之则多托于评者之言,评者为谁遂无可考。或因事属本朝,时代较近,有所顾忌而然也。”此次整理,《中国艺术文献丛刊:书史会要·续书史会要(繁体竖排版)》以上海书
中國宋代金石學著作。共30卷。著錄了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收藏的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銅器 839件。《博古圖》集中了宋代所藏青銅 器的精華。每類器物都有總說,有摹繪圖、銘文拓本及釋文,並記有器物尺寸、重量與容量。有些還附記出土地點、顏色和收藏家姓名。
《辛丑消夏记》五卷,清代吴荣光鉴赏书画的精心之作。辛丑爲道光二十一年,时伯荣已放归田里,闭户养疴,因采历年赏鉴所得,略仿高士奇《江村销夏録》之例,详记款识,一一录出而成。全书首录《定武兰亭》并以唐宋诸本证其真,续记五代至明书画真迹百余件。吴氏于是书不仅详记书画作品尺寸,楷释图记,且具录题跋,并间出识语,其学养眼光令人称赏。作者吴荣光,字伯荣,号荷屋、可庵,或署拜经老人、白云山人。广东南海县佛山镇(今属广州市)人。伯荣工书,由欧阳询入手,旁涉苏轼。康有为评曰:“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能画,山水宗吴镇,花卉得恽寿平意。好收藏,精鉴赏。历年所积碑帖数十箱、图书数万册。著作有《吾学录》、《绿伽楠馆诗稿》、《筠清馆金石文字》、《帖镜》、《辛丑消夏记》等。《辛丑销
《近三百年学人翰墨(晚清卷1)》编著者许宏泉。《近三百年学人翰墨》丛书批包括五本,分别是清初卷一、清中卷一、晚清卷一、晚清卷二、民国卷一。该套丛书记录了吴伟业、袁枚、姚鼐等数百位名家的文化艺术创作,以及作者许宏泉对这些名家的解析等。此外,书中还收录了这些文化名家的书法、诗画代表作,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读者理解。许宏泉称希望这套丛书能成为中国近三百年文化史的普及读本,他表示,收录其中的很多文化名家如果按照以往的主流学术史来选定,可能属于“边缘人物”,通过对他们文化艺术成就的研究,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
邓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四川綿州人,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傳世*述有《巴西鄧先生文集》一卷,詩集《素履齋稿》二卷,均為後人收集而成。 本次點校《邓文原集(精)/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文集部分以上海圖書館所藏鮑廷博知不足齋輯校稿本為底本,以國家圖書館所藏明弘治以前抄本、國家圖書館所藏傅增湘校跋的偽造鮑氏抄本、文淵閣穴四庫全書》本為校本,以重慶圖書館所藏陸香圃三間草堂抄本、國家圖書館藏清抄本為參校本。詩集部分以國家圖書館藏鮑廷博輯校稿本為底本,以重慶圖書館所藏陸香圃三間草堂抄本、顧氏秀野草堂康熙三十三年刊行《元詩選二集》之《素履齋稿》、南京圖書館所藏丁丙跋《元人十二家集》本為主要校本,以文淵閣四庫全書《元詩選二集》之《素履齋稿》為參校本.此外,輯有佚詩佚文多首,為現行*完備的鄧氏詩文集單
《王羲之书法全集 楷书卷》 王羲之(公元三○三!一三八一年)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被奉为“书圣气他的作品被列为”神品气历来为人们所珍藏,并用作临池范本,从而陶冶、造就出一代代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徙居会稽山阴,官东晋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气”王会稽气《晋书》卷八十有传。相传王羲之少时学卫夫人书,后见前代名家书迹,博采众长,草书师张芝,正书学钟繇,遍习蔡邕、梁鹄等书,精研笔势,损增古法,一变汉魏书风,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书,犹当雁行。 本书还包括:《王羲之书法全集 草书卷》《王羲之书法全集 行书卷上》《王羲之书法全集 行书卷下》